杜朝平
每次印度北部陸上邊界的沖突,都會激起南邊海上的層層漣漪。2017年洞朗事件如此,此次加勒萬河谷事件亦然。當邊界局勢趨緩時,印度海軍便挑起抗衡的大梁,在印度洋上頻繁出動艦艇,目標指向馬六甲海峽等戰(zhàn)略通道。
邊境沖突會導致海上戰(zhàn)爭嗎?國人在問,印度學者在鼓動,美國等不嫌事大的國家則邊看熱鬧邊在印度背后攛掇。印度海軍的確在借機增強作戰(zhàn)實力,強化戰(zhàn)略水道管控,同時緊拉美日澳等盟友為自己壯膽。雄心需要強大實力支撐,挾他國之威長本國之志,到頭來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加勒萬河谷事件中,印度海軍沒有閑著,但最引人關注之處,不是它空運數十艘“重型大馬力鐵殼快艇”至班公湖,以對抗解放軍的班公湖巡邏艇部隊,也不是調P-8I“海神”海上巡邏機到陸地上使用,而是它在印度洋的異常舉動。
據《印度教徒報》《印度時報》等媒體披露,就在全世界盯著印度北部邊界局勢時,印度海軍卻兵分兩路,一路向西,一路向東,在印度洋排兵布陣。
向西,印度海軍派出多艘艦艇前往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地區(qū),同時向南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海域部署兵力,阿聯(lián)酋和法國則為其提供補給基地。
印度海軍打出的旗號是,響應法德等西方國家的號召,加入歐洲國家倡議的“波斯灣護航聯(lián)盟”(美國主導的叫“波斯灣聯(lián)盟”,為平衡對美和對伊關系,印度沒有加入),以“維護海上安全”。
對此次遠航,印度海軍極為重視,派出了其最先進的號稱“印度神盾”的“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以及“塔爾瓦”級隱身護衛(wèi)艦等艦艇,“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在排兵表上,可謂陣容較大。
向東,印度海軍迅速向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地區(qū)部署多艘艦艇,同時出動P-8I“海神”海上巡邏機等飛機開展偵察,以“提防中國潛艇滲入”。
無論是向西還是向東,從印度海軍的出兵地區(qū)看,很容易得出結論:印度此舉就是沖著全球重要的海運通道去的,顯然是欲與陸上局勢相接應,展示印度海軍從海上發(fā)起攻勢的能力。
波斯灣地區(qū)盛產石油,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通往印度洋的唯一通道,是全球的能源命脈;位于非洲東南部海上的馬達加斯加,是超大型油輪繞過好望角航行的必經之路。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橫亙在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門戶之處,而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戰(zhàn)略水道,是東亞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海上生命線”。在陸上邊界爭端隱患未除之際,印度海軍將炮口對準石油航線,意味深長。
可以說,印度做夢都在想開辟“第二戰(zhàn)場”。早在2004年,印度國防部發(fā)布的海軍作戰(zhàn)指針就強調,印度處在“一個能對印度洋海上運輸和安全發(fā)揮重要影響的地位,印度海軍控制戰(zhàn)略要點就能對國際競爭中的討價還價發(fā)揮作用,必要時候,使用軍事力量依然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印度前外交秘書拉吉夫·西克里也曾指出:“印度海軍在印度洋更強大的存在,可以增加中國的海上脆弱性,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中國在陸地、空中和太空對印度所擁有的優(yōu)勢?!毖韵轮?,一旦中印在印度北部邊境發(fā)生沖突或戰(zhàn)爭,印度如果不擅長高寒山地作戰(zhàn),就很可能另辟蹊徑,在印度洋上采取行動,迫使中方面臨陸地和海上“兩線作戰(zhàn)”,顧此失彼。
美國海軍研究所近日就向印度傳話,稱只要在馬六甲海峽停泊一堆艦艇,這個交通要道就會被封死,其他任何做法都沒這樣來得干脆利落。
此番邊界事件后,印度國防部立即重新審視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前哨角色,決定通過部署戰(zhàn)斗機、作戰(zhàn)艦艇等,來增強控制馬六甲海峽西口的能力。美國也不時為印度支招,美國海軍研究所近日就向印度傳話,稱只要在馬六甲海峽停泊一堆艦艇,這個交通要道就會被封死,其他任何做法都沒這樣來得干脆利落。
在印度眼中,印度洋是其天然的“戰(zhàn)略后院”,歐美大國都予以默認,只有中國不理睬。是故,印度歷來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正常活動充滿警惕,處處設防。
2018年4月,中國海軍第29批護航編隊經印度洋赴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印度海軍一路跟蹤監(jiān)視,并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fā)文:“熱烈歡迎中國第29批護航編隊來到印度洋。航行愉快!”
推文還稱,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從北部的孟加拉灣到南部的印度洋再到東非海峽,印度海軍50艘艦艇每天24小時全天候守衛(wèi),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以印度洋主人自居,此話雖然霸氣,但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總面積7491萬平方千米,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1.1%,印度海軍現(xiàn)有實力,遠不足以掌控這個它所謂的“戰(zhàn)略后院”。
印度的立國目標就是奔著“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去的,當然首先得把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這也是印度一直在做的。印度長期奉行印度版的“先軍政治”,從常規(guī)武器到核武器,從各種中近程導彈到洲際導彈,從護衛(wèi)艦、驅逐艦到航空母艦、戰(zhàn)略核潛艇等等,印度都在不遺余力地尋求,廣鋪攤子進行研制,如果自己造不出來就買,買不到租也行。
經過數十年的不斷投入,印度軍事實力得到長足發(fā)展,成為南亞地區(qū)名副其實的軍事霸主。誠然,印度軍事實力的增強是可見的,但顯然沖昏了部分印度人的頭腦,他們不僅堅信印度已經是世界大國,而且認為印度的軍事實力也位居世界前列,雖不敢和美軍比,但在亞洲得排第一了。
印度歷來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但容不得細究、深究?!队《葧r報》在7月14日就刊文指出,印度海軍目前擁有140艘各型艦艇,加上巨大的地理優(yōu)勢,在印度洋的整體實力已經超過中國和巴基斯坦,能夠應對任何海上挑戰(zhàn)。
不過該報也承認,印度海軍的主戰(zhàn)艦艇實在有限,能夠數得出來的只有1艘航母、10艘導彈驅逐艦、14艘導彈護衛(wèi)艦、11艘輕型護衛(wèi)艦,以及15艘常規(guī)潛艇和2艘核潛艇。2艘核潛艇中包括從俄羅斯租借的1艘“阿庫拉”級核潛艇,印度海軍以印度教戰(zhàn)神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查克拉”號。這些是印度海軍全部的主戰(zhàn)艦艇家底,與中小國家比較有優(yōu)勢,與大國比仍然遜色。
近年來印度海軍制定了一系列發(fā)展規(guī)劃,包括計劃建造24艘潛艇,其中包括6艘核潛艇,使未來潛艇數量保持在25艘上下水平;到2030年建成3艘航母及40艘中型以上的導彈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并用國產艦載機替換目前使用的米格-29K……
印度第二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建了十多年了,服役時間一再推遲,現(xiàn)在定在2021年2月交付。印度本土航母的建造速度之慢,讓美國都看不下去了。新美國安全中心不久前發(fā)布報告勸印度,別老想著用“艦對艦和機對機”的模式應對中國在印度洋不斷增加的存在,還是投資更多的潛艇劃算。
印度在裝備采購方面的口號是“不差錢”,它既想要航母,也要潛艇,所以第三艘航母的名字都取好了—“維沙爾”號,滿載排水量6.5萬噸。
本國實力不夠,就拉盟友來湊。印度新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海事政策專家辛格6月29日撰文指出,加勒萬河谷沖突給印中關系刻上了一道深深的裂縫,如果事態(tài)升級,一場位于實際控制線附近的沖突可能會延伸到印度洋。
在中國大部分貨物和能源運輸途經的東印度洋,印度海軍是主導性力量,但印度在馬六甲海域以東幾乎沒有任何存在,除非它在太平洋沿岸與美國、日本等國協(xié)同行動,否則就不能指望在“自己的后院”以逸待勞地對付中國海軍。
印度這樣期望著,美國等國就趁機向印度頻送秋波,出動艦機在中國周邊游弋,與印度一唱一和。印度跟著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共同發(fā)聲,并推動與相關國家的多邊軍事合作。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報道稱,6月中旬,在中美、中印關系緊張之際,美國的轟炸機特遣隊一直在印太戰(zhàn)區(qū)的眾多區(qū)域持續(xù)巡邏,包括B-1B和B-52戰(zhàn)略轟炸機與日方的聯(lián)合空中軍演。
從6月下旬到7月中旬,美國海軍“羅斯福”“尼米茲”“里根”號3艘航母在西太平洋聚首,其中“尼米茲”和“里根”號兩度進入南海進行所謂“高端雙航母演練”,對華施壓的意圖明顯。
從6月下旬到7月中旬,美國海軍“羅斯?!薄澳崦灼潯薄袄锔碧?艘航母在西太平洋聚首,其中“尼米茲”和“里根”號兩度進入南海進行所謂“高端雙航母演練”,對華施壓的意圖明顯。在印度看來,這可是美國在為它撐腰啊。但縱然沒有中印邊界事件,美國的戰(zhàn)略轟炸機和航母都會來,這是美國的戰(zhàn)略本性決定了的。
從2017年萌芽的“印太戰(zhàn)略”到2020年6月中提出“太平洋威懾倡議”,美軍已然把主要矛頭對準中國,且在美國國內裁減航母呼聲大漲的背景下,雙航母演練也是秀給國會那幫人看的,對印度的人情只是順手的。
美國一直在推動印太地區(qū)的安全網絡化,即以多邊軍事合作為手段,把盟國、盟友和伙伴國家都納入其中。美方認為,多個這樣的多邊合作機制疊加,就能構建起由美國主導的地區(qū)安全網絡。
基于戰(zhàn)略需要,美國積極拉攏印度,而印度的回應又反過來促進了美國倡導的多邊合作。最新的舉動是,印度強化與澳大利亞的關系,并擬邀澳加入“馬拉巴爾”聯(lián)合軍演,坐實“四方安全對話”的軍事性質。
印度總理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于6月4日舉行視頻峰會,決定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并簽署《后勤支援協(xié)議》,啟動外長和防長“2+2”談判機制。加勒萬河谷事件后,印度便發(fā)聲將邀請澳大利亞參加今年的“馬拉巴爾”演習,如果成行,演習將首次聚齊印美日澳“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
“馬拉巴爾”原是印美之間的雙邊演習,日本在2017年加入,使之成為三邊演習。隨后“四方安全對話”重啟,澳大利亞希望參加該演習,但印度基于多方考慮沒有答應。因北部邊界事件,印度眼下找到了讓澳加入的借口。
這只是表象,背后還是美國的大力推動。今年的“馬拉巴爾”軍演定于年底在孟加拉灣舉行。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印度這項決定正值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顯得特別有象征意義,將向中國發(fā)出一個重要信息,即“四方安全對話”所有成員首次在軍事層面進行這樣的合作。
然而,印度進行這樣的合作,包括把自己綁上美國戰(zhàn)車,是要支付不菲成本的。為應對邊界事件,印度日前緊急向俄羅斯采購蘇-30戰(zhàn)機等裝備,這在以前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現(xiàn)在美國立即翻臉,站出來阻止印度:如果再買俄制武器,對不起,我就要制裁你!
上了賊船,想下來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