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基質配比下米老排組培苗移植效果

      2020-08-06 14:57劉振湘李榮生鄒文濤裘珍飛余紐楊錦昌
      熱帶作物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組培苗

      劉振湘 李榮生 鄒文濤 裘珍飛 余紐 楊錦昌

      摘 ?要:為探討基質配比對組培苗移植效果的影響,以黃心土和泥炭土為基質,按照體積比設置5種基質配比處理,即T1(100%黃心土)、T2(80%黃心土+20%泥炭土)、T3(60%黃心土+40%泥炭土)、T4(40%黃心土+60%泥炭土)和T5(20%黃心土+80%泥炭土),分析不同基質處理對米老排組培苗移植成活率、生長量和苗木質量指數的影響效應。結果表明:T1和T3處理有利于提高米老排組培苗移植后成活率,移植1個月的苗木成活率以T1最高(83.33%),T3次之(81.11%);隨著泥炭土比例的增加,米老排組培苗的株高、葉片數、地徑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并在T3時達到峰值,移植6個月的株高、葉數與地徑分別為30.93 cm、8.1片和5.04 mm,均極顯著高于其他4個處理(P<0.01),分別是T1的2.11、1.82和1.67倍;6個月的苗木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大小均為:T3>T4>T5>T2>T1,T3的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分別為T1的8.51和5.56倍;T3的苗木質量指數達到了1.13,顯著高于T5、T2和T1(P<0.05)。60%黃心土+40%泥炭的混合基質是米老排組培苗移植的理想育苗基質。

      關鍵詞:米老排;組培苗;育苗基質;移植效果;苗木質量指數

      中圖分類號:S722.3+7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ery substrates on the transplant survival rate, growth indicator and seedling quality index of M. laosensis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was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five different nursery substrates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ratio of two nursery substrates (yellow soil and peat soil). T1 (100% yellow soil) and T3 (60% yellow soil+40% peat soil) we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urvival of M. laosensis seedling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transplanted for 1 month was the highest (83.33% for T1, and 81.11% for T3). Plant height, leaf number and ground diameter of M. laosensis seedling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peat soil,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at T3.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the seedlings transplanted after 6 months for T3 were 30.93 cm, 8.1 and 5.04 mm,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four treatments (P<0.01). Th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dry weight of M. laosensis seedlings transplanted after 6 months were T3 > T4 > T5 > T2 > T1, and the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dry weight for T3 were 8.51 and 5.56 times of those of T1. Furthermore, the seedling quality index of T3 reached 1.1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5, T2 and T1 (P<0.05). Therefore, the mixture nursery substrates with 60% yellow soil and 40% peat soil were the ideal nursery substrates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M. laosensis.

      Keywords: Mytilaria laosensis;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nursery substrates; effect of transplantation; seedling quality index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0.04.004

      目前我國已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業(yè)性采伐,木材生產由過去的大量消耗天然林迅速轉變?yōu)樗偕S產人工林,從而使天然林得到保護[1]。而人工林經營不僅要增加木材產量,還要提高木材質量,倡導培育大徑級優(yōu)質材,提升基于材質的木材經濟效益。因此,隨著人工林的發(fā)展以及林木育種和無性繁殖技術的進步,生產上對高質量苗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2-3]。苗木是人工林造林的重要物質基礎,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移植后的成活與生長發(fā)育,優(yōu)質苗木對自然災害抵抗力強,造林的成活率高,減少補植投資。苗木的培育與移植,是人工林造林的前提與關鍵[4]。育苗基質是為苗木成活和生長發(fā)育提供養(yǎng)分和水分的基礎,是影響苗木成活和生長的重要條件,也是決定苗木質量的關鍵因素,不同的育苗基質及配比對苗木生長影響較大[5-6]。

      單一的泥炭土孔隙度過大,不利于水分和養(yǎng)分的保存,純黃心土的透氣性較差,它們作為育苗基質均存在一定的缺陷[7]。郭俊杰等[8]研究發(fā)現,一定比例的黃心土和輕基質的混合基質,其容重、持水量、有機質含量等各項理化指標適中,有利于西南樺的生長。魏丹等[9]研究發(fā)現,對尖葉杜英育苗效果較好的基質配比是黃心土∶泥炭土=1∶4,對山杜英育苗效果較好的基質配比是黃心土∶泥炭土=1∶1。洪勇[10]研究表明,千年桐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質配方為泥炭66%+黃心土34%。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又名殼菜果、三角楓等,為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常綠闊葉大喬木。天然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云南3省及越南、老撾等國,是我國南亞熱帶地區(qū)優(yōu)良的速生豐產用材樹種[11]。其樹干通直,材質較好,色澤美觀,適于制作家具、膠合板等,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混交造林、生物防火等方面作用明顯[12]。目前,隨著米老排在南亞熱帶地區(qū)的推廣應用,優(yōu)質苗木的繁育已成為了發(fā)展高質量米老排人工林的前提,也是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

      白磊等[13]和裘珍飛等[14]分別開展了米老排扦插和組培研究,突破了米老排的無性快繁技術;閆彩霞等[15]、張陽鋒等[16]和劉福妹等[17]相繼開展了實生苗養(yǎng)分管理研究,并確定了苗期最佳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最近,黎少瑋等[18]對米老排實生苗移植最佳基質配比進行了研究,發(fā)現容器苗在V黃心土∶V輕基質=5∶5中生長最優(yōu);裘珍飛等[19]對影響組培瓶苗生長因素進行了分析,初步確定了米老排組培苗移植的最佳基質類型。綜上所述,與實生苗相比,米老排組培苗的繁育研究尚屬初始階段;現有的組培苗研究主要集中于移植基質和移植季節(jié)方面,其培育觀測時間偏短,尚未達到苗木出圃的標準,且基質配比和養(yǎng)分管理等研究有待于加強。鑒于組培苗的生長特性和抗逆性以及造林效果均與實生苗存在一定差異[20-21],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米老排優(yōu)良單株無性系組培苗為移植材料,選擇黃心土和泥炭土2種基質,探究不同基質配比對6個月組培苗生長的影響,以期確定米老排組培苗移植的最佳基質配比,旨在為完善米老排組培苗繁育技術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于2017年5月在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的苗圃進行。移植材料為已煉苗的米老排組培瓶苗,選擇株高3~4 cm組培苗。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3次重復,每處理小區(qū)30株,共450株組培苗。

      1.2.2 ?基質配比 ?選擇黃心土和泥炭土2種基質,按照體積比設置5種基質配比處理:T1(100%黃心土)、T2(80%黃心土+20%泥炭土)、T3(60%黃心土+40%泥炭土)、T4(40%黃心土+60%泥炭土)和T5(20%黃心土+80%泥炭土)。將各處理的基質分別裝入營養(yǎng)袋中(裝滿基質的體積為530 mL)?;|物理性質的測定參照黎少瑋等[18]的方法,化學性質的測定參照秦愛麗等[5]的方法。各基質的物理特性與化學特性見表1和表2。

      1.2.3 ?土壤消毒 ?裝袋入穴后,同一重復內的泡沫育苗盤(15穴/個,共30個)在育苗架上進行隨機排列。瓶苗移植前,提前2 d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對裝有基質營養(yǎng)袋的苗床進行消毒,將基質澆勻淋透。

      1.2.4 ?移植和澆水 ?待營養(yǎng)袋底部不滴水時,用黃泥漿沾濕根部的苗木移入袋中。移苗后,每天白天專人每隔2 h進行澆水,以保證基質表面濕潤為原則。

      1.2.5 ?試驗觀測 ?第0.5個月和第1個月時,測量苗木高度,并統(tǒng)計苗木保存情況和葉片數;第6個月時,統(tǒng)計苗木的株高、地徑、葉片數及根莖葉的干重和鮮重。測量株高、地徑和葉片數為全部觀測;測量根莖葉的鮮重與干重時,每小區(qū)選取4株苗進行測定。

      1.3 ?計算公式

      苗木質量指數(QI)根據以下公式計算[22]:

      式中,TDW為苗木總干質量 ,H為株高(cm),D為地徑(mm),ADW為地上干質量(g),UDW為地下干質量(g)。

      1.4 ?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24.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基質配比對米老排組培苗移植成活率的影響

      米老排組培苗在移植0.5個月時,T1、T2、T3的成活率顯著高于T4和T5(P<0.05);而在移植1個月后,成活率以T1(83.33%)最高,T3(81.11%)次之(圖1)。因此,100%的黃心土和60%黃心土+40%泥炭土的混合基質,較利于米老排組培苗移植后的成活。

      2.2 ?不同基質配比對米老排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移苗0.5個月后,T2的株高顯著高于其他4個處理,T1的葉片數顯著多于T5(P<0.05);移苗1個月后,株高和葉片數均以T3最高,與其他4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而在移苗6個月后,T3的株高與地徑均極顯著高于其他4個處理(P<0.01),T1的株高、地徑、葉片數均最低(表3)??偟膩砜?,米老排苗木的生長量隨輕基質比例的增加呈現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60%黃心土+40%泥炭土為最適合米老排組培苗生長的基質配比。

      2.3 ?不同基質配比對米老排組培苗生物量的影響

      移苗6個月后,地上干重以T3最高,T1最低,前者是后者的8.51倍(表4)。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為:T3>T4>T5>T2>T1(圖2)。T3的地下干重顯著高于T1和T2;T3的地上干重、總干重和苗木質量指數均顯著高于T1、T2和T5(P<0.05)。由此可以看出,隨著輕基質比例的增加,米老排苗木單株的生物量與苗木質量指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3(60%黃心土+40%泥炭土)時達最大值。

      2.4 ?米老排容器苗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相關性分析

      米老排組培苗在移植6個月后其生長指標間極顯著相關(P<0.01)。地上鮮重、地下鮮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之間的相關性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表5)。說明其地上莖、葉的生長發(fā)育和地下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同步相關。

      3 ?討論

      本次移植試驗是以米老排的組培苗作為試驗材料,隨著輕基質比例的增加,米老排的各項指標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結果與黎少瑋等[18]實生苗移植試驗結果總體趨勢是基本一致的。但組培苗適宜的輕基質比例較實生苗的低,可能是因為組培苗移植前在瓶中生活環(huán)境恒定,基本處于異養(yǎng)狀態(tài),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與實生苗不同[23],且組培苗的內源激素水平與實生苗也有一定差異所致[24]。

      在金縷梅科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中,均出現不定芽生長緩慢的現象,米老排組培苗的株高生長也偏慢,這對規(guī)?;a帶來影響[14]。而T3(60%黃心土+40%泥炭土)的米老排株高,在2周之內增加了1.83倍,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生物量也有了較大增長,這對之后苗木的生長及造林均有重要意義。

      株高、地徑、生物量與苗木質量指數等均是反映苗木質量的主要指標,而育苗基質為影響苗木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黃心土的保水性強,泥炭土的透氣性好,隨著輕基質比例的增加,米老排組培苗的株高、地徑、葉片數、生物量、苗木質量指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3(60%黃心土+40%泥炭土)時達最大值,在T1(100%黃心土)時最低。米老排適宜在pH為5.0~6.5之間的酸性土壤中生長[25],而各配比基質的pH均符合米老排生長的需要??赡苁且驗門1純黃心土總孔隙較低,通氣性較差,以及養(yǎng)分含量不足等導致苗木生長較差,而隨著純黃心土中輕基質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基質的理化性質,為米老排生長提供了更適宜的水肥條件。但輕基質的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隨著輕基質比例的進一步增大,米老排單株苗木的生物量在T3達最大值之后開始下降,可能因為基質中輕基質比例過大,基質失水也較快,以及基質的養(yǎng)分含量過高,對苗木產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26]。培育基質的物理結構與養(yǎng)分含量,均對苗木生物量的積累起著重要作用。

      T1(100%黃心土)的生長量與生物量均最低,而移植成活率較高,說明不同基質配比對米老排苗木的成活率、生長量和生物量的影響規(guī)律不同,這與鐘秋平等[27]的研究結果類似。T3(60%黃心土+40%泥炭土)的移植成活率也較高,80%以上的苗木移植成活率,可以滿足米老排苗木出圃的需要。綜合來看,60%黃心土與40%泥炭土的混合基質,適宜作為米老排組培苗的育苗基質。

      參考文獻

      [1] 陳水合. 再論我國木材加工業(yè)與林業(yè)生態(tài)發(fā)展的關系[J]. 國際木業(yè), 2018, 48(4): 22-24.

      [2] 陳幸良, 巨 ?茜, 林昆侖. 中國人工林發(fā)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 世界林業(yè)研究, 2014, 27(6): 54-59.

      [3] 康向陽. 關于無性系林業(yè)若干問題的認識和建議——以楊樹為例[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7, 39(9): 1-7.

      [4] 童虹宇, 周小雪, 汪云葉, 等. 北碚榕試管苗優(yōu)質苗木的培育[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 44(2): 53-58.

      [5] 秦愛麗, 郭泉水, 簡尊吉, 等. 不同育苗基質對圃地崖柏出苗率和苗木生長的影響[J]. 林業(yè)科學, 2015, 51(9): 9-17.

      [6] 陳 ?陽, 林永勝, 周先治, 等. 不同育苗基質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5, 36(12): 2149-2154.

      [7] 衛(wèi) ?星, 李貴雨, 呂 ?琳. 農林廢棄物育苗基質的保水保肥效應[J]. 林業(yè)科學, 2015, 51(12): 26-34.

      [8] 郭俊杰, 林開勤, 趙志剛, 等. 珍貴樹種西南樺漂浮育苗研究:Ⅰ.基質選擇[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6, 36(11): 9-13.

      [9] 魏 ?丹, 唐洪輝, 趙 ?慶, 等. 尖葉杜英等4種景觀樹種輕基質容器育苗實驗[J]. 中國農學通報, 2017, 33(7): 54-63.

      [10] 洪 ?勇. 不同配比基質對千年桐容器苗生長的影響[J]. 林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 2019, 35(1): 89-93.

      [1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50-52.

      [12] 梁善慶, 羅建舉.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07, 27(5): 97-100, 116.

      [13] 白 ?磊, 李榮生, 尹光天, 等. 米老排扦插生根因子及優(yōu)化[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6, 33(3): 543-550.

      [14] 裘珍飛, 曾炳山, 李湘陽, 等. 米老排的組織培養(yǎng)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學報, 2013, 49(10): 1077-1081.

      [15] 閆彩霞, 楊錦昌, 尹光天, 等. 供氮方式及水平對米老排苗期生長動態(tài)的影響[J].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5, 43(5): 11-16.

      [16] 張陽鋒, 楊錦昌, 尹光天, 等. 供磷水平對米老排苗木生長及養(yǎng)分狀況的影響[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16, 24(6): 603-608.

      [17] 劉福妹, 韋菊玲, 龐圣江, 等. 不同氮素水平對米老排苗期生長節(jié)律的影響[J].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18, 47(6): 90- 94.

      [18] 黎少瑋, 尹光天, 楊錦昌, 等. 育苗基質對米老排容器苗生長及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18, 26(5): 497-505.

      [19] 裘珍飛, 曾炳山, 楊錦昌. 米老排組培苗移植及其影響因素[J]. 林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 2017, 33(3): 39-43.

      [20] 黃枝英, 吳振強, 陳漢鑫, 等. “漳紅”番木瓜組培苗與實生苗田間種植性狀比較試驗[J]. 中國南方果樹, 2008, 37(6): 37-39.

      [21] 蘇 ?彬, 馮立新, 蘇付保, 等. 西南樺實生苗與組培苗造林對比試驗初報[J]. 農業(yè)與技術, 2016, 36(16): 197, 219.

      [22] Dickson A, Leaf A L, Hosner J F. Seedling quality-soil fertility relationships of white spruce, and red and white pine in nurseries[J]. The Forestry Chronicle, 1960, 36(3): 237-241.

      [23] 劉建美. 桉樹組培瓶苗移植管理技術總結[J].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06(3): 144-146, 154.

      [24] 陳博雯, 劉海龍, 陳曉明, 等. 油茶組培苗移栽后前3個月內源激素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12, 41(4): 29-34.

      [25] 張干榮. 米老排的栽培技術與開發(fā)應用[J]. 防護林科技, 2016(7): 97-98.

      [26] 胡嘉偉, 劉 ?勇, 馬履一, 等. 園林廢棄物堆肥替代油松容器苗基質材料的研究[J].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39(5): 81-86.

      [27] 鐘秋平, 蔡子良, 王 ?森, 等. 油茶容器育苗基質配方的研究[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 31(10): 26-31.

      猜你喜歡
      組培苗
      藍莓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的研究
      探討桉樹輕型基質網袋組培苗育苗技術
      不同基質配比對尾巨桉組培苗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
      水果黃瓜組培苗的煉苗移栽技術
      磷脅迫對不同基因型魔芋組培苗生長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金娃娃萱草組培苗耐鹽性研究
      不同LED光源對碧玉蘭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響
      鐵皮石斛組培苗生根條件優(yōu)化研究
      磁處理對菊花組培苗增殖及生理生化的影響
      汾西县| 汤原县| 平舆县| 恭城| 兴和县| 陆丰市| 北辰区| 宜春市| 尼勒克县| 当涂县| 延川县| 额济纳旗| 普兰店市| 长汀县| 澄江县| 灵寿县| 武邑县| 安远县| 惠东县| 沙雅县| 木里| 嵩明县| 白沙| 永州市| 广汉市| 钦州市| 象州县| 永福县| 望城县| 来安县| 阜新市| 锡林郭勒盟| 林州市| 瑞金市| 云南省| 南澳县| 隆德县| 鄢陵县| 佛学| 石阡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