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
血性即勇氣,于個人,于國家和民族,都特別重要。
血性是鍛造英雄個人和優(yōu)秀民族的基本品質,擔當是責任的承接和使命的托舉。擔當和血性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擔當,血性只是“小勇”,如果沒有血性,擔當只是“負擔”,只有血性和擔當相結合,才能誕生時代的英雄和英雄的時代。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血性和擔當的基因。
回顧中國歷史,正是血性與擔當的精神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雕刻了中華文化的風骨,讓歷代優(yōu)秀軍人展現出頂天立地的勇士雄風。
秦國是當時的虎狼之師,以其勇猛無比的血性掃平了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國。
漢武帝時,果斷開拓西域,打通東西貿易走廊,開創(chuàng)一代尚武風氣,為后世注入了一脈不散的魂。
唐朝時以霸道滅敵國,以王道收其心,建立起以唐帝國為中心的大東亞國際秩序。
宋朝時修文偃武,以金錢換和平,以貿易換穩(wěn)定,是中華民族血性衰落的開始。元蒙雖然兇悍,但只識彎弓射大雕,暴秦老病復發(fā),踉蹌退出考場。
明朝有小血性卻無大擔當,是一個路過世界帝國桂冠而不取的王朝。
晚清時不思進取,腐敗成性,看不清世界大勢,一再喪失改革良機。
中華民國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抗戰(zhàn)時一敗再敗,喪失大片國土。
在中國危亡的關鍵時刻,正是中國共產黨點燃了全民血性,不負歷史擔當,帶領全國人民率先向日本軍國主義宣戰(zhàn),深入敵后,砥柱中流,實現中華民族鳳凰涅槃。
如果說今天的中國是一座高入云霄的大廈,那么,支撐這座大廈的第一根柱樁,是以上甘嶺的中國軍人們?yōu)榇淼哪且淮袊?,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打下的!
從長征到抗美援朝到兩彈一星,到大慶油田到紅旗渠,貫穿于新中國歷史中的民族精神,都是一樣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旋律的和鳴!
新中國成立后,不畏強敵,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嚴,書寫了夢幻般的英雄史詩。
當今時代,真正的大國決戰(zhàn),是靈魂之戰(zhàn),是精神之戰(zhàn),是血性的比拼。
網絡世界對目前的秩序進行全面的影響,這個時候信仰已經上升為戰(zhàn)略武器,英雄、血性就成為民族力量,也是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的資本。
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雅維利說:“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于造槍炮,而在于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使命。甲午一代、抗戰(zhàn)一代、建國一代、改革開放的一代,像接力棒一樣,把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傳遞到我們的手上。我們責無旁貸,只有竭盡心力,打贏新時代的“心”戰(zhàn)爭,為先輩們的中國夢守護,為今天的中國夢護航,為后人的中國夢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