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齊 朱彥陶 蔣浩文 李笑 嚴純雪
摘 要: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地將IE思想與方法應用于大學生自學效率的提高,通過時間研究、方法研究、疲勞研究、現(xiàn)場管理方法、心理因素研究這五個方面對提高大學生自學效率進行研究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建議,為大學生以及教育相關方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yè)工程;學習效率;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自主學習
基金項目:2019年江南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IE思想在提高大學生學習效率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344Y)。
1 研究背景
隨著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但高等教育的質量卻出現(xiàn)了下滑的現(xiàn)象。隨著大學生增負政策的提出和實施,大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對大學生的自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時間研究
從現(xiàn)場觀測的時間轉成標準時間需要對觀測時間進行評比求得正常作業(yè)時間,對正常作業(yè)時間進行寬放,求得標準時間。
由此可得學科1、2、3的標準時間分別為:1.25h、2.50h、3.95h。
學科3用時最長,為學習瓶頸,瓶頸時間為3.95h,由于瓶頸時間決定了我們的學習速度,為了提高我們綜合的學習效率,我們必須盡可能的通過合理分配時間、安排學習順序等方式對學科3進行改善。
所以可以改善方法有:合理分配時間;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要做好規(guī)劃,建立知識結構主干;把握時間規(guī)律,根據我們的調查,高校學生單次學習時長為30-45分鐘時的學習效率最高,一天中晚上的學習效率最高,按艾賓浩斯記憶規(guī)律進行復習,可以提高記憶率,減少因遺忘而反復進行初次記憶所浪費的時間。
3 方法研究
3.1 務學過程的流程分析
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觀察,我們總結出較為一個比較典型的“務學過程”,即:入座—擺放學習工具—安排學習內容—學習—放松—整理學習工具—離開。
具體的改進措施如下:
1)簡化。
在單次務學時間較短時,選用更近的學習場所,比如在務學時間不到1h的情況下,降低場所條件要求,選擇更近的學習場所或就地學習;在路程較遠時,應當尋找近處的可替代的學習場所或對交通進行規(guī)劃以縮短時間。規(guī)劃交通時,還可購置更快捷的交通工具。尋找替代場所時,可以挑選路程合理的、可利用的學習場所。
應當在務學過程開始之前對學習工具進行清點,避免遺漏;應當吸取現(xiàn)場管理的思想,對學習工具進行合理的擺放。
學習50分鐘后應小憩5~10分鐘,學習2-3個小時后要休息30分鐘,由于人具有懶惰的傾向,為放松時間設置上限值,就是每次放松時間≤0.2*每次學習時間。使用健康的放松方式,根據自身情況,主動地對放松方式進行探索、選擇,以提高放松的效率。
2)合并。
可以在抵達學習場所的路程中進行思考,將“抵達學習場所”與“安排學習內容”合并。
3)變更。
學習是真正產生價值的核心流程。這一流程一般存在如下三個降低效率的問題:
注意力偏移、無效學習、學習進度停滯。我們分別對這三種問題提出如下的改進建議:
注意力偏移。對于學習遇到困難的問題,應當樹立越挫越勇的積極思想,更堅定地將注意力集中于這一困難;發(fā)現(xiàn)學習本身鍛煉思維、提升成就感、超越自我的樂趣,將學習與其他有趣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也可變換學習方式;最好在學習之前將其他事務處理好或安排好外部事務,盡量不要在學習過程中處理其他事務。學習過程中需要遠離誘惑,避免注意力的流失,避免由于誘惑產生的無效的“被動放松”。
對于無效的學習,學習者要準確地了解學習的要求,包括考核要求及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把握學習的目的,杜絕無意義的虛假學習。
學習進度停滯方面,可以采取先易后難的方法,暫時繞過困難,最后統(tǒng)一處理;也可以通過將困難進行分解、主動轉換思維等方式尋找更快的解決困難的方法。與學習內容無關的困難,可以直接尋求外部援助。
3.2 對學習過程的建議
學習的“動作研究”,便是對學習過程的研究。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可將學習過程分為8個階段,我們分別對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提出以下建議:
1)動機階段,將本次學習的目標任務具體化、清晰化,穩(wěn)定心態(tài)、集中精神、樹立信心,都有利于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領會階段,可以采取對重點知識進行突出顯示、聯(lián)想、使用個性化符號等方式加深掌握,加強刺激,而且,本身提煉重點的過程也能很有效地加深學習者印象。
3)獲得階段,我們要注意形成知識體系、注重知識分類和知識聯(lián)系,這會很有效地大大提高我們的記憶水平。
4)保持階段,學生把獲得的信息“儲存”在記憶系統(tǒng)中。在對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時,除進行簡單的重溫外,應用知識和區(qū)別相似知識,應當作為其核心環(huán)節(jié)。
5)回憶階段,可以加深記憶的印象、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掌握知識,更是在應用知識時所必須經歷的環(huán)節(jié)。要建立知識的線索,這種線索不僅便于記憶,對于加快知識提取的速度也至關重要。
6)概括階段,需要學習者善于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盡可能多的具體情形,經常進行體會、概括總結,從而把握學習內容的本質,真正做到掌握。
操作階段,進行足夠的題目、案例練習,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對題目的選擇,做題的計劃、精做與粗做,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更重要的是,要達到真正高層次的掌握,還應當注重案例、實際情況的應用。
反饋階段,檢驗的方式包括做題目、回憶、咨詢教師或專家,通過客觀的事物對學習者的主觀學習進行檢驗,要學會善用多種方式,以及積極對待。
4 疲勞研究
大學生的學習倦怠反映了大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指的是由于學習壓力或缺乏學習興趣而對學習感到厭倦的消極態(tài)度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