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2020年是歐洲新能源汽車的轉(zhuǎn)折點!”德國《經(jīng)濟周刊》13日報道,德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網(wǎng)站Statista最近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德、法、英等8個主要歐洲國家7月份新能源汽車的注冊量已超9.95萬輛,同比增長214%。與此同時,在對新能源汽車尤為重要的美國和中國市場,在新冠疫情期間情況似乎并不理想。普華永道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電動車新登記量下降22%,美國則下降33%。德國《經(jīng)濟周刊》指出,如果中美不能保持前幾年的良好勢頭,新能源市場可能會被歐洲超越。
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德國多年來一直被批評新能源車普及和推廣速度過慢。不過德國車市格局今年來卻呈現(xiàn)“大轉(zhuǎn)變”趨勢。7月德國共注冊314938輛新乘用車。其中汽油車注冊量下降20.3%,占總注冊數(shù)的49.0%;柴油車同比減少18.6%,份額為28.4%;新能源汽車的新注冊同比增加289%。當月德國新能源車市場份額達11.4%,創(chuàng)歷史新高。
歐洲多國新能源汽車注冊量也在迅猛增加。法國、英國7月的新能源汽車注冊銷量分別為1.70萬輛和1.56萬輛,同比增長298%和286%,新能源車市占率分別為9.48%和8.93%。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占率最高的是挪威,7月份達到68.42%,是目前歐洲唯一超過50%的國家。Statista的數(shù)據(jù)還顯示,今年1到6月,歐洲國家純電動車銷售最好的三款車分別是:雷諾ZOE以3.65萬輛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3以3.32萬輛排第二,大眾e-Golf以1.76萬輛列第三。
德國《商報》分析稱,歐洲新能源汽車在疫情中能逆勢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歐盟今年開始執(zhí)行史上最嚴格的汽車碳排放標準。根據(jù)歐盟法規(guī),2021年、2025年及2030年乘用車碳排放量目標分別達到95克/公里、80.8克/公里、59.4克/公里。2020年作為過渡期,95%的新車需達到95克/公里的碳排放要求。目前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困難較大,其去年每輛汽車的排放標準都超過120克/公里。
為了達到目標,歐盟及其成員國正在推行一系列獎懲措施。對超出碳排放標準的汽車制造商,每輛車超出部分罰款95歐元/克。同時,歐洲各國還對購置新能源車實施減免購置稅、注冊稅、所有權(quán)稅、企業(yè)稅等補貼。德國新設立“環(huán)境獎金”,對售價4萬歐元以下的電動車補貼由每輛4000歐元提高至6000歐元,混合動力車型由3000歐元提高至4500歐元;新增4萬歐元以上的電動車補貼5000歐元,混合動力車型補貼4000歐元。
雖然中美新能源汽車登記量有所下滑,但兩國的新能源浪潮仍頗具活力。8月8日,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小鵬汽車正式向美國證監(jiān)會提交IPO文件,擬于紐交所上市。在7月底,理想汽車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在疫情期間股價大幅上漲的美國特斯拉公司8月11日發(fā)布公告稱,已批準以分紅的形式對其普通股進行1:5的拆分,使員工和投資者更容易擁有特斯拉的股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