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目的 對于COVID-19的住院患者,呼吸康復的目的是改善呼吸癥狀,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預防及改善功能障礙,江堤致殘率,最大程度的保留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指導;高原趙正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傳染病,會對患者造呼吸功能、軀體和心理功成能障礙。呼吸康復對于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患者和治愈患者的恢復至關重要.
1、資料
1.1一般資料
至2019年12月份新型冠狀肺炎爆發(fā)以來,引起全國各個地區(qū)的高度重視,我科于2020年1月25日至3月15日共收治新型冠狀肺炎患者23人次,其中確診病例20例、疑似3例、男性患者占17例。女性占6例。危重癥7例、輕型16例。
2.方法
2.1 對于輕型普通型患者住院期間的呼吸康復指導意見
輕型患者的臨床癥狀輕微、可有發(fā)熱、乏力、咳嗽等癥狀[1]。確診患者在隔離期間會有憤怒、恐懼、焦慮、抑郁、失眠等或因對疾病的恐懼而不配合、放棄治療等心理問題,呼吸康復能夠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狀態(tài)。
因我院坐落于川西部高原地區(qū)、有些患者漢語交流困難。所以我科對此類患者做出了相應的措施、制定雙語二維碼宣傳手冊及視頻、指導患者進行健肺操運動。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和治療流程。
指導患者飯后1小時開始運動。適量運動、運動時間在15至45分鐘/次。運動形式:床邊行走、廣場舞、健肺操、廣播體操等。運動終止標磚:一但出現(xiàn):如出現(xiàn)、胸悶、憋氣、頭暈、頭痛、心悸、大汗等囑患者不適宜活動。對于咳嗽不易咳出痰液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每天3次的震動排痰治療護理。痰液可出后應用衛(wèi)生紙包裹丟棄在黃色垃圾袋由醫(yī)護人員統(tǒng)一處理,避免造成病毒傳播。
2.2 重型、危重癥型患者的康復指導
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康復介入前必須先對患者全身整體功能狀態(tài)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尤其是意識認知狀態(tài)、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肌肉骨骼系統(tǒng),對于符合呼吸康復介入標準的患者應盡早開始治療,對于不符合康復介入標準的患者應每天進行復評,直至滿足介入標準,康復過程中如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則應及時向主管醫(yī)生匯報,明確原因,重新評估安全性?;诎踩裕ㄗh對重癥、危重癥患者康復治療在床上或者床邊活動,康復干預措施涵蓋三個大方面:
2.2.1體位管理:在生理狀況允許情況下、逐步增加模擬抗重力體位直至患者能保持直立體位,如床頭抬高60°C靠坐位,體位性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3次。指導患者每30分鐘更換一次方向,軟枕置于患者肩部、髂部、膝部、雙臂向上抬起,每30分鐘改變肢體擺放位置,如遇瘦弱,肥胖患者應加厚海綿墊,加寬大枕使壓減小,緩解局部壓力,預防皮膚受傷。俯臥位目的是:由于俯臥位通氣能夠降低胸腔內的壓力梯度,可以促進氣道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內的重力依賴區(qū)導致肺液體移動等,所以可以明顯的改善急性呼吸窘迫、氧合狀態(tài)、俯臥位通氣可以明顯降低病死率。
2.2.2早期活動:注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防止患者連接管脫落,全程檢測生命體征。力度不佳的患者可減少用力的程度、維持時間或活動范圍,完成動作即可。持續(xù)時間不超過30分鐘,以不引起疲勞加重為限。活動形式:床上翻身和活動、從床上坐起、移動、做登自行車式運動,坐在椅子上、站立和原地踏步、依次順序逐步進行。
2.2.3呼吸管理:可指導患者做縮唇式呼吸。它可以防止氣道狹窄,控制大多數(shù)但并非全部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以此被列入大多數(shù)肺康復方案中。腹式呼吸:主要鍛煉膈肌,吸氣時、最大限度的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的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吸氣和呼氣的比例1:2或1:3。
3.評估
3.1禁忌癥如患者出現(xiàn):a、靜態(tài)心率>100次/分,b、血壓<90/60mmHg、>140/90mmHg或血壓波動超過基線20mmHg,并伴有明顯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c.血氧飽和度≤95%。d.合并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
3.2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應立即停止上述康復治療,重新評估并調整治療方案。
a.出現(xiàn)明顯疲勞,休息后不能緩解,出現(xiàn)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劇烈咳嗽、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心悸、大汗、站立不穩(wěn)等。
b.當患者合并有肺動脈高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靜脈血栓、不穩(wěn)定的骨折等疾病則應與??漆t(yī)生咨詢相關注意事項后再開始呼吸康復治療。
c.高齡患者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體質較差,對康復訓練的耐受能力較差,康復治療前應進行綜合評估,康復訓練應從小劑量開始,循序漸進,避免出現(xiàn)訓練損傷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2]。
3.3評價方法及指標
患者于入院時行肺功能測定及血氣分析。取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動脈氧分壓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進行分析。同時觀察患者的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結論: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對呼吸功能、軀體和心理功能有一定障礙??祻椭笇τ谂R床治療過程中的患者和治愈患者的恢復至關重要,維持患者軀體功能的同時促進其心理重建、重塑活動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衛(wèi)健委員,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醫(y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
2、國家衛(wèi)健委印發(f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復方案提出輕重出院后區(qū)別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