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彩
一、試驗?zāi)康?/p>
對于不同成分含量的玉米除草劑進行除草效果試驗,觀察除草劑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二、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藥劑
試驗藥劑為煙嘧莠去津、氯吡·煙·莠去津和硝磺草酮。
(二)試驗條件
試驗田東西長25 m,西北寬16 m,面積400 m2。每處理間設(shè)隔離區(qū)寬1 m,四周設(shè)隔離區(qū)。
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中上等,澆灌條件良好。前茬種植小麥,每667 m2產(chǎn)量550 kg,小麥于6月11日收割。玉米于6月16日播種,品種為登海685。試驗為東西行向,等行距種植,株距25 cm,行距60 cm,每667 m2種植4167株,播種時每667 m2隨種施史丹利復(fù)合肥30 kg,氮磷鉀各15%。試驗于7月6日實施。玉米葉片數(shù)為4~5葉期,噴藥時溫度為30~33 ℃。雨過2 d,土壤含水量在18%左右。葉片低于5片葉的雜草占12%,超過5片葉的雜草占88%。試驗工具用電動噴霧器均勻噴灑,1個處理清理1次工具,無交叉混雜噴灑。
(三)試驗設(shè)計
試驗設(shè)3個處理,采取隨機排列,不設(shè)重復(fù)。
處理1:硝磺·莠去津,含量為硝磺草酮2.3%、莠去津22.7%。試驗按廠家每667 m2施用量計算使用,分別為90 g/667 m2、60 g/667 m2、250 mL/667 m2。
處理2:煙嘧·莠去津,含量為煙嘧磺隆3.5%、莠去津47%。
處理3:氯吡·煙·莠去津,含量為氯吡嘧磺隆1.9%、煙嘧磺隆3.5%、莠去津22.6%。
三、結(jié)果與分析
(一)噴施后7 d觀察(7月13日)結(jié)果
1.處理1(硝磺·莠去津)。馬唐、自生麥苗、狗尾草、牛筋草、香附子,葉片黃色,葉尖干枯。茴麻、田旋花、刺兒菜、反枝莧,葉色干黃色,接近枯死。4片葉以下闊葉草已死亡。玉米沒出現(xiàn)藥害,玉米長勢良好。
2.處理2(煙嘧·莠去津)。馬唐、牛筋草、狗尾草、香附子,葉片淺黃色,田旋花、刺兒菜、茴麻、反枝莧,葉片葉色微黃發(fā)白,4葉以下雜草葉片枯萎已死。未見玉米有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
3.處理3(氯吡·煙·莠去津)。香附子葉片自下至上青黃色,葉片干枯,馬唐、牛筋草、狗尾草,自生麥苗,葉片黃色。茴蔴、田旋花、刺兒菜、反枝莧,葉色深黃,4葉以下雜草枯黃死亡。沒有玉米苗出現(xiàn)藥害現(xiàn)象。
(二)噴施14 d(7月20日)調(diào)查結(jié)果
1.處理1(硝磺·莠去津)。馬唐、自生麥苗、狗尾草、香附子、牛筋草,地面以上莖葉全部枯黃死亡。反枝莧、茴蔴、田旋花、刺兒菜,葉片全部枯黃死亡,田間極少有青草。玉米生長正常無藥害。
2.處理2(煙嘧·莠去津)。自生麥苗已全部干枯死亡,香附子上部葉片枯黃,莖、根已經(jīng)腐爛,4葉以下雜草全部干枯死亡,牛筋草細小分枝已枯萎死亡,下部仍然有主莖青白色,茴蔴、反枝莧、刺兒菜,已死亡。田旋花地面以上莖葉全部干枯,玉米正常無害。
3.處理3(氯吡·煙·莠去津)。自生麥苗已全部干枯死亡,香附子上部葉片枯黃,莖、根已經(jīng)腐爛,4葉以下雜草全部干枯死亡,牛筋草細小分枝已經(jīng)枯萎死亡,下部仍然有主莖青白色,茴蔴、反枝莧、刺兒菜,已死亡。田旋花地面以上莖葉全部干枯,玉米植株正常無害。香附子全部死亡,自生麥苗、狗尾草、牛筋草,已經(jīng)大部分死亡,4葉以下雜草全部干枯死亡,茴蔴、反枝莧、刺兒菜,已死亡。田旋花地面以上莖葉全部干枯,玉米植株生長正常。
(三)噴施21 d(7月27日)調(diào)查結(jié)果
1.處理1(硝磺·莠去津)。馬唐、牛筋草、香附子、田旋花有新芽出現(xiàn),其余雜草全部死亡。
2.處理2(煙嘧·莠去津)。馬唐葉色綠色,牛筋草有新芽出現(xiàn),香附子部分已死亡,闊葉雜草已死亡。
3.處理3(氯吡·煙·莠去津)。香附子已死亡。馬唐、牛筋草大部分死亡,大株有新芽萌發(fā),闊葉雜草已死亡。
四、結(jié)論
處理1除草效果快,部分單子葉雜草有復(fù)活現(xiàn)象,復(fù)活后的雜草生長緩慢,對玉米生長影響不大;處理2除草速度較慢,除馬唐除草效果大株反彈復(fù)活外,其他雜草全部死亡;處理3對香附子殺滅效果特效,對玉米生長無影響,闊葉雜草全部殺滅,對大株馬唐、牛筋草有抑制生長的效果。
綜上所述,農(nóng)戶在選購使用除草劑時,要根據(jù)田間雜草種群生長情況,選擇針對性較強的玉米除草劑,才能低成本高效能地殺除玉米田間雜草,取得玉米高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