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輝
摘 要:高校學生已經(jīng)逐漸成熟,擁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在管理方面,不能再采用傳統(tǒng)的說教和死板的管理制度,這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產(chǎn)生更多的管理問題。高校老師中,有側重于授課的老師,也有側重于管理的老師,所有老師都一定程度上承擔了管理工作。沒有脫離教育的教學,也沒有脫離教學的教育。學生管理工作,是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不斷提高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zhì),完善管理制度,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動性,自主管理,老師引導輔助,將會收獲更好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現(xiàn)狀分析;發(fā)展
1 引言
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高校學生擁有了更多獨立的思想,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和個性化越來越明顯,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方式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也正是因為學生的多樣化,絕對不能繼續(xù)實行毫無差別的統(tǒng)一化管理,單一死板的管理模式不但會壓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活力,還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反叛心理,嚴重的會破壞校園的和諧氛圍。一旦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沒有協(xié)調(diào)好,教育管理工作將舉步維艱。如何找到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的平衡,采用一套更好的管理方式,是需要長期研究探討的問題。
2 學生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
2.1 學生的個性鮮明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不能要求所有學生整齊劃一,用陳舊的思想去培養(yǎng)和管教學生不但脫離了時代,也收效甚微?!敖虝恕笔菫榱伺囵B(yǎng)出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如果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揮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就不能壓制學生的個性。為了要讓每個學生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潛力,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針對每一個個性鮮明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礎上,學生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和豐富,高校需要更多專業(yè)的管理人員。
2.2 學生管理團隊不穩(wěn)定
目前高校的管理團隊主要是輔導員和班主任以及其他相關院系領導,部分高校管理團隊的老師可能是剛工作的新老師,輔導員工作只是一個過渡,大部分老師還是會選擇轉到授課的教師團隊中。再加上,學生管理的工作內(nèi)容瑣碎,壓力大,待遇一般,管理崗位的老師流動性比較大。頻繁地更換管理老師,不但淡化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也增加了學生和老師磨合了解的精力成本。學生和老師都是需要時間相互適應和配合的。管理團隊的不穩(wěn)定,整體素質(zhì)都有待提高,都是當下學生管理工作面對的問題。
2.3 學生組織管理作用不大
高校的院系、專業(yè)、班級之間設有很多的學生組織和班級委員,組織設立之初,一方面是想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加強對自身的管理。大部分院校,班委和學生組織對管理工作都涉及較少,多是聽從老師的安排,不但沒有發(fā)揮出學生組織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讓學生內(nèi)部產(chǎn)生了一些思想分歧。學生之間溝通是更加自由和輕松的,學生組織和班委也應該以服務學生為主,不接受學生的想法,一味地聽從老師想法做事,不但沒有提高工作效率,還是造成了學生和老師管理工作的脫節(jié)。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方式,就連學生組織本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沒有組織綱領和活動目的,很多時候形同虛設。
2.4 管理制度比較傳統(tǒng)
高校在過去的管理上,更重視學生的安全管理和學業(yè)管理。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就是控制學生外出的時間,控制陌生人的進出,各院校給予的門禁制度不同,負責學生安全問題的宿管和保安一般文化程度較低,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夠合理,導致學生和部分管理人員存在矛盾。學習管理上多是通過考試,因為課程內(nèi)容較多,某些學生的自覺性不夠,往往會脫離任課教師的管理,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非常需要一個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的管理制度。
3 學生管理工作的發(fā)展
3.1 樹立以學生為主的管理模式
高校學生即將步入社會,不能再用保姆式的說教方式進行管理,必須以學生為本,加強學生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尋找到學生個人的天賦和興趣。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要先從思想上改變,老師把更多管理權交到學生手中,學生也增強自己的主人翁意識,把豐富校園生活,建設和諧校園的責任放到學生自己身上,老師可以作為引導者。
3.2 提升管理者的整體素質(zhì)
我國高校的學生管理制度起步較晚,承擔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在方法和理論上都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管理者不夠?qū)I(yè),就需要學校和相關部門提高重視,通過開展管理工作講座,實地進行指導,培訓等等方式,不斷提升在職老師的整體管理素質(zhì)。設立職能清晰的學生管理部門,將學生管理工作科學地進行劃分,引進更多管理方向的人才,將專業(yè)的知識理論融入到實際學生管理工作中,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不斷總結改進,打造出合格的專業(yè)的管理隊伍。
3.3 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學生組織是橋梁,對老師和普通學生之間的溝通起著重要的作用。除了老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和學生平等交流外,通過學生組織去管理學生,是一種更為輕松和科學的方式。要發(fā)揮出學生組織的作用,就要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的基礎上,對學生組織的進行正確的領導,所有校園活動的策劃開展必須是正面向上,積極樂觀的,組織成員的挑選也必須公正公開。通過學生組織,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更多建議。
4 結語
作為教育歷史悠久的華夏民族,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找到一套順應學生發(fā)展的管理模式。結合學生實際,以學生為本,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者的綜合素質(zhì),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都是管理工作中值得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英瑛.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9, 017(009):208-209.
[2] 吳長昊. 淺談高校班級建設管理的現(xiàn)狀及完善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