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
最近,看了一本《罪犯懺悔錄》,書中的“主人公”們談及自己走向墮落和犯罪時,都會冒出同一句話,“自己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主人公”們的命運結局著實讓人扼腕嘆息,也使人聯(lián)想到了“省”與“醒”的關系。
“省”是反省、檢查,是一種自我反思、自我檢點、自我完善的自覺行動;“醒”是清醒、明白,是一種清白的精神狀態(tài),也是一種應有的處世態(tài)度和人生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省”與“醒”是有密切關聯(lián)的,“省”是“醒”的前提與保障,“醒”是“省”的促成與結果。一個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在關鍵事情、關鍵時刻不糊涂,堅守做人的底線,養(yǎng)就不良誘惑的抵御之功,時刻防止思想滑坡、行為走歪。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人,忽略了“省”與“醒”的關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說話做事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對己不克制、對人不友善、對事不用心、對物不珍惜,不注意言行的檢點,結果是不僅不受歡迎,而且四處碰壁。
俗話說:“天上的繁星數(shù)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比祟愖罾щy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了解自我。孔子、孟子、荀子等先賢圣哲們特別強調,人要保持清醒,并做到思想有所長進,必須“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君子必自反也”,要經常開展“自反”“參省”“內省”“自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人要了解與完善自己,就要經?!罢甄R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弄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搞明白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和“怎么去”,不斷地認清“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順應時代發(fā)展、合乎社會期待。
其實,一個人只要真心地向好向善向上,就會自覺地重視“省”與“醒”的關系,用自省的方法來保持頭腦的清醒,注意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梳理、對照、總結,開展思維按摩,自覺地檢查反省,糾偏改錯,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實現(xiàn)自我鞭策、自我警醒、自我修行。
只是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自省還有一個寬與窄、高與低、嚴與松、對與錯的標準和方向問題。真正的自省,是要參高看遠、比先競優(yōu),在寬中“省”胸懷,在高中“省”水平,在遠中“省”視野,在先中“省”差距,在優(yōu)中“省”距離,給自己找茬,給自己嘲笑,給自己剖析,給自己修理,把自己整理成最好的自己。
一個人沒有清醒的頭腦,再正的姿勢也會走歪;沒有謹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會跌倒。一個人要留下人生穩(wěn)健的足跡,就必須以“省”促“醒”,讓自省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把自省當作鏡子和良藥,將自己的不足找出來,將自身的毛病醫(yī)治好,做到頭腦清醒、思想健康、行為穩(wěn)健。
(圖片/ 張維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