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建筑都寄托了建造者的夢想和希望。建筑的故事縱向追溯了人類建筑3000年,從原始人寄居洞穴躲避野獸襲擊開始,到21世紀英國建筑師修筑草磚房以求與自然和諧共處結尾,而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huán),暗含了建筑史與人類史相伴隨的命運。每座傳世建筑背后不同尋常的故事,作者帶領大家一起俯瞰建筑流派的演化、時代變遷。
作者探訪了32間面積不足40平方米、裝修費用低廉卻獨具個性的“小而美”工作室,其中包括陶藝工坊、咖啡館、銀飾品店等,介紹了它們的設計風格、裝修過程及理念,也講述了這些工作室主人們自己的故事。無論工作空間采取何種風格設計,只要從實際狀況出發(fā),能滿足工作內(nèi)容的需求,契合自己的個性與審美,就是理想的工作空間。
全書以空間、光緣、地景和場所等12個和建筑密體驗密切相關的主題為框架,精選72座極具代表性的建筑杰作,涵蓋全球各種建筑風格。兩位作者均為執(zhí)業(yè)建筑師,同時又都在歐美知名高校從事建筑理論的研究和教學。他們從自身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出發(fā),堅信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建筑。
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團火焰,危險又炫目。一些人熄滅它,一些人忽略它,而她們將其視作燈塔。70年后,89歲的薇薇安用一封長信,給一個名叫安吉拉的女權主義者講述自己這一生的經(jīng)歷。終其一生,她都沒有成為那個時代所希望她成為的“淑女”,但這個世界多了一個真實的薇薇安·莫里斯,她循著內(nèi)心的火焰度過了一生。
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20年,幫助了全球數(shù)以億計的女性、兒童之后,聯(lián)席主席梅琳達·蓋茨首次來到臺前,講述她所目睹的無數(shù)底層女性的困境及抗爭;分享她對男女不平等根源的深度思考,發(fā)展和投資女性的實踐經(jīng)驗,以及那些致力于改善女性生存環(huán)境的理想主義者,正如何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
24歲那年,桃子被東京奧運所吸引,拋下了婚事、離開了故鄉(xiāng),一個人前往陌生的東京。來到東京后,桃子努力工作、結婚成家,又經(jīng)歷了兒女獨立,丈夫早逝,一眨眼竟是匆匆五十年。在日復一日的獨居生活中,原本認為年老等于失去、等于忍耐寂寞的桃子,開始了解到一個人才能體會的樂趣。在遲暮之年里,她感受到了全然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