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遼寧省旱地農林研究所,遼寧 朝陽 122000)
大棗營養(yǎng)豐富,經(jīng)濟價值高,適應性強,是原產于我國的重要經(jīng)濟林樹種。遼西地區(qū)是遼寧省大棗主要栽培區(qū),主栽品種為大平頂棗,但其總體生產水平較低,特別是花果期管理技術欠缺,致使產量低,質量差。為此,筆者對影響遼西地區(qū)大平頂棗花期和幼果期的管理措施進行研究,提出大平頂棗花果期管理關鍵技術,以利于提高大棗產量、質量和經(jīng)濟收益,推動遼西地區(qū)大棗產業(yè)基地建設。
試驗地設在遼寧省旱地農林研究所二十家子經(jīng)濟林試驗基地。位于遼寧西部朝陽縣二十家子鎮(zhèn),屬于低山丘陵區(qū)域,典型的半干旱地區(qū)。年均氣溫8.4 ℃,最高氣溫40.9 ℃,最低氣溫-31.1 ℃;年均無霜期159 d;年日照時間2 861.7 h;年均降水量450 mm左右,降雨大部分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土地資源豐富,氣候適宜,適合栽培大棗。朝陽縣現(xiàn)有大棗面積2.7萬余hm2,大平頂棗約占大棗總面積的60%以上。
2.1.1 噴水、噴微量肥
在大平頂棗的花期對葉片和花進行噴水、噴施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噴施等量的水+ 0.1%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對照(不噴)4個處理,每處理小區(qū)5株,4次重復,隨機排列。6月上旬開始噴施,共噴3次,間隔7 d。6月下旬每株樹選擇10個代表性側枝調查開花數(shù),7月10日調查其坐果率。
2.1.2 噴施赤霉素
在大平頂棗花期選擇晴朗無風的早上或晚上噴施赤霉素(920),質量濃度為20 mg·L-1,隔行噴施,以不噴為對照。6月上旬開始,共噴2次,每次間隔10 d。9月20日各選擇20株標準樹調查生長量和產量。
2.1.3 摘 心
對大平頂棗進行花期新梢摘心,隔行處理,以不摘心為對照。5月下旬開始摘心,大平頂棗花前摘除新萌發(fā)的發(fā)育枝和發(fā)育枝下部2~3個基枝的嫩梢;在初花期去除發(fā)育枝上部和初花的結果枝嫩梢;盛花期對未進行摘心的新結果枝全部摘除嫩梢。9月20日各選50株標準樹調查結果數(shù)和產量。
在大平頂棗坐果期,進行葉面噴施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0.5%磷酸二氫鉀+0.3%尿素混合水溶液、噴等量清水(對照)3個處理,每處理小區(qū)5株,4次重復,順序排列。6月下旬開始噴施,共噴3次,每次間隔10 d。9月20日調查結果數(shù)和產量。
3.1.1 花期噴水、噴微量元素肥
棗樹花粉需要在較高的濕度條件下萌發(fā),遼西大部分地區(qū)棗樹花期經(jīng)常干旱少雨,不利于授粉受精,致使大棗坐果率低,產量減少。噴水有利于花粉萌發(fā),補充微量元素,增強棗樹的光合作用、坐果等,提高大棗坐果率。研究結果表明,在遼西地區(qū)花期噴水、噴微量元素肥、噴水+微量元素肥均能提高大平頂棗的坐果率,分別比對照提高25.1%、58.9%和60.8%,以花期噴水+微量元素肥坐果率最高,達到84.3%。
3.1.2 花期噴施赤霉素
在大平頂棗花期噴施赤霉素能夠促進細胞生長和伸長,改變雌、雄花的比例,誘導單性結實,促進坐果。試驗結果表明,大平頂棗園花期噴施2次赤霉素的單位面積產量比對照(不噴)提高53.1%,生長量比對照略有增加(表1)。
表1 大平頂棗花期噴赤霉素效果
3.1.3 花期摘心技術
花期摘心可以調節(jié)大平頂棗營養(yǎng)生長與結果的關系,控制營養(yǎng)生長。試驗結果表明,大平頂棗采取花期摘心技術,平均每株產量達到24.4 kg,比對照提高130.2%。
在大平頂棗幼果膨大期進行葉面噴施氮、磷、鉀復合肥,能夠快速補充樹體開花坐果消耗的養(yǎng)分,可有效減少生理落果,能顯著提高大平頂棗產量。試驗結果表明,在大平頂棗坐果期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0.3%尿素水溶液,其單株產量達到24.2 kg,比對照提高31.5%;噴施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的單株產量達到21.3 kg,比對照提高15.8%(表2)。
表2 果期葉面噴肥對大平頂棗產量的影響
遼西地區(qū)氣候比較干旱,通過花期和坐果期實施花果管理關鍵技術,大平頂棗坐果率平均提高60%,產量提高30%~53%,取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大平頂棗花期噴水+微量元素肥提高坐果率60.8%;花期噴2次赤霉素的單位面積產量提高53.1%;花期采取摘心技術,株產提高130.2%。坐果期噴施0.5%磷酸二氫鉀+0.3%尿素溶液,平均單株產量提高31.5%。
經(jīng)營管理水平較高,大棗樹勢強壯,花期噴施赤霉素后效果更好;管理水平差,棗樹樹勢較弱,噴施赤霉素效果不明顯;但花期遭遇低溫,噴灑赤霉素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