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夏日,熬燉一鍋高湯,在許多注重養(yǎng)生的食客眼中,是一種不錯的消暑方式。夏季正值各式各樣的鮮蔬、瓜果、生鮮輪番上市,如舍棄煎炒烹炸的重口味烹調(diào)方式,用清水來煲燉這些食材,便可烹出一鍋鍋有著不同滋味且功效有別的鮮美湯品。若再搭上幾種能夠有助于提增食療效果的配材,就能讓湯品的養(yǎng)身功效更增一籌。
炎熱的夏季,人們較為傾向于飲用一些有消暑作用的湯品來為身體降溫。為了讓消暑的湯品所具有的食療功效更為凸出,一些能夠入菜的藥材就派上了用場。
夏季煮湯意在借助飲入的湯品幫人體排出“熱氣”,以起到消暑的功效。對此,中醫(yī)師建議,煮湯時添加一些有助于排汗利尿的藥材,如將蘆根、白茅根、車前草等混合一起,搭配具有清火功效的冬瓜同燉。燉煮的湯水色澤清亮、滋味鮮甜,用它當(dāng)作配餐的湯品或飯前飯后的湯飲,皆很合適。
另外,在夏季煮湯時,想要讓湯品能兼具健脾、去濕、利水等食療功效,可試著在煮湯時用白扁豆或薏仁搭配一些時令鮮蔬,這類湯品的口味既不重口,且飲入后又可開胃,并能夠幫助人體排出一些濕氣。
夏天,人體處于外熱內(nèi)寒狀態(tài),就像夏天的井,外面熱里面的水則涼。此時可以適當(dāng)吃點生姜。姜既可與肉類、魚鮮搭配燉湯,也可與荷葉、竹葉等鮮葉來搭配一起燉煮,還可用于制作一款適宜夏季飲用的養(yǎng)身湯。
制作時先取一些姜片,配搭赤小豆、薏米、芡實、茯苓、銀耳及百合一起加水同燉即可。燉好的湯水,只需加少許蜂蜜調(diào)味便可飲用,品飲入腹,可有助于散熱發(fā)汗、清火、祛濕。
在夏天,人常會感覺乏力、疲倦,且容易出汗、口渴,其實這是受到暑濕的影響,也就是由于毛孔大開,人體內(nèi)的氣泄掉了,進(jìn)而導(dǎo)致“三分虛”的癥狀產(chǎn)生。中醫(yī)師建議,燉湯加入一些藥材,如選用黨參、麥冬及五味子來搭配,燉煮成湯水來服用,這樣做能有效緩解口干,尤其是在高熱大汗之后飲用,可起到緩解疲乏的作用。
夏季時令鮮蔬瓜果的種類繁多,顏色也五彩繽紛,用之燉煮成湯既賞心悅目,也兼具不同的食療功效。
帶有酸甜滋味的鮮蔬瓜果,因有開胃健脾的效用,在夏季尤為受到人們的青睞。以番茄為例,除了可生食來解渴之外,也能作為主材來燉煮成營養(yǎng)湯品。經(jīng)過慢火燉煮的番茄湯,湯汁會呈現(xiàn)出漂亮的朱砂紅色,看上去很養(yǎng)眼。除了湯色誘人之外,番茄中含有的豐富維生素有助于提增人體的免疫力,番茄內(nèi)含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可以起到保護(hù)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的作用,可算是一種天然的“防曬劑”。在入夏后喝一些用番茄燉煮的湯水,有開胃、消食等作用。
受高溫氣候的影響,夏季肝火往往比較旺盛。此時選擇一些有清火功效的果蔬煮湯是很合適的,如絲瓜、西葫蘆、黃瓜、冬瓜、佛手瓜、白蘿卜等。以白蘿卜為例,在用它來燉湯時,還可添加一些配料來提增湯品的食療功效,含有豐富纖維素、蛋白質(zhì)及多種礦物質(zhì)的牛蒡就是不錯的配料。將白蘿卜與牛蒡相搭燉湯,會起到健脾開胃及清火潤腸的功效。若是想要讓湯品的口感濃郁一些,還可以在燉湯時加入一些馬鈴薯,在增加湯品濃稠度的同時,還可為湯品多添一種“提增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另有一些自帶甜味的瓜果,同樣是適宜拿來煮制“夏湯”的良材。譬如帶有橙色果肉的木瓜,其不但可以直接拿來作為煮湯的容器,也可取瓜肉來與其他食材搭配同燉,制成消暑的“甜果湯”。如果是喜好清淡一些的口味,制湯前,可先把木瓜果肉切成小塊狀,并用少許椰奶、椰汁來調(diào)和制成湯底,經(jīng)由慢火燉煮,等果肉變得軟爛后便關(guān)火盛出。品嘗前撒入一些干玫瑰花干來增香,或是擠入一些檸檬汁來提味。這道做起來簡單的甜湯,在日常飲用不僅有促進(jìn)胃口的作用,還有不錯的消暑功效,在夏季午后作為解饞的飲品,尤為合適。
除了瓜肉之外,一些瓜皮也是烹煮湯品的佳材。以夏季常食的西瓜為例,在取食瓜肉后,瓜皮保留下來作為煮湯的材料。制作時先將西瓜皮表面的一層硬皮削除,留下細(xì)嫩的青白色皮肉。將其切成小塊狀后,拌與雞蛋一起烹成湯品來食用,能起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濕的效果。夏季燉煮一些消暑豆湯時,也可把西瓜皮加入其中,如把它與綠豆、赤小豆搭配同燉,既解暑熱,還有消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