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蕓
摘要: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正是對幼兒發(fā)展權的保護。小班幼兒的教育目標應該主要依靠一日生活的游戲化來實現(xiàn)。3歲幼兒想像的無意性和思維的“擬人化”特點使他們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在生活自由游戲中的學習與進步,把生活化的游戲融入到小班孩子的教育中,規(guī)則便能讓孩子輕松接受。
關鍵詞:幼兒;游戲;生活常規(guī)
中圖分類號:G61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2-0255-01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幼兒園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正是對幼兒發(fā)展權的保護。小班幼兒的教育目標應該主要依靠一日生活中的游戲來實現(xiàn)。新學期開始,面對新入園的孩子,已做好各種應對準備,他們自我意識強,對老師提出的規(guī)則不能很好地接受,依照多年經(jīng)驗,我嘗試運用幼兒喜歡的形象、角色和生活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guī),收到了良好效果。
情景描述一 入園第三天
上午,孩子們依然哭鬧不休,浩浩一直跟在我身邊哭個不停,拿出積木他不玩,讓他看書也不看。我到飲水間,浩浩還是不停地喊著找媽媽,我情急之下說“我就是媽媽,找我好吧”。這一說,浩浩真的停下來,瞪著眼睛看了看我似乎有了安全感,我順手摸摸他的頭,“我當你的媽媽行嗎”?他沒說話還是看著我,“叫我媽媽吧”,這時涵涵正走過來,聽見我們的談話,她便大聲喊了起來“媽媽”,我一愣,趕緊答應“哎,好寶寶”,浩浩也受涵涵的影響偎在我懷中不哭了。事過之后,我在想,小班孩子對自己的媽媽有種特別的依戀感和親近感,媽媽的形象在此時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于是我開始想辦法嘗試用媽媽的形象感染孩子,用媽媽的口吻與孩子們進行交流互動。
談話時:“每個小朋友家中都有自己的媽媽,王老師是小朋友幼兒園里的媽媽,我也會像你們的媽媽一樣愛護、關心你們,王媽媽會講很多好聽的故事,會玩好多好玩的游戲,還會好多好多的新本領呢,你們想跟媽媽學本領嗎……”午睡前:“媽媽給寶寶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媽媽再給寶寶唱個催眠曲,寶寶就會睡著了,還會做個好夢呢”。
散步時:“今天媽媽帶著出門,要一個跟好一個,千萬不能走丟。寶寶們在散步的路途中可要睜大眼睛,等會兒把你看到的告訴媽媽……”這樣孩子們就能很好的記住老師要求,從而很好的做到,同時把依戀情感轉移到老師身上,產(chǎn)生親近的感覺,為建立規(guī)則意識打下基礎。
情景描述二 入園一周
快8點半了,又聽見門口一陣哭聲,奶奶抱著佳一糾纏著走進教室,“佳一來了,老師抱抱吧,奶奶抱不動你”,奶奶放下佳一說,“周末這兩天佳一在家總是哭個不停,直到昨天下午,他才說在幼兒園玩小兔乖乖游戲時,有個叫帥帥的小朋友當大灰狼嚇唬她,她不敢上幼兒園,老師給問問孩子是不是這樣子”。我回應奶奶一定問清怎么回事。等上午孩子們安靜下來,我叫來佳一和帥帥問個究竟,果然是帥帥當大灰狼嚇唬人,并且說小朋友媽媽不來了。我便讓帥帥給佳一說對不起,帥帥很乖地笑笑說:“我不是大灰狼了,我當小兔哥哥,和你一起玩好嗎?”佳一笑了,我也笑了,這小家伙,還真行,一下又變成兔哥哥了。
因為這件事,想到動物卡通是每個孩子喜歡的形象,讓孩子跟著動物的形象來學學、做做,對孩子養(yǎng)成好的常規(guī)也一定有效果。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借“動物”的形象,引導幼兒建立常規(guī)。點名時,用神秘的語氣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點名要用一種新方法,當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你可以說‘到,還可以學你喜歡的小動物叫聲,然后再告訴大家你喜歡玩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誰”。我們教幼兒在活動室走路,要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上下樓梯時要像小烏龜一樣,慢慢的;上課時要像長頸鹿一樣,脖子伸得長長的;吃飯時要像大老虎一樣,嘴巴張得大大的……用動物的形象吸引孩子的興趣,引起孩子的追隨感,良好的常規(guī)也在無意間形成了。
游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愛的活動。3歲幼兒想像的無意性和思維的“擬人化”特點使他們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游戲中,孩子們很快養(yǎng)成基本的生活常規(guī),入園兩周多的孩子們已經(jīng)基本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從哭鬧不休到高興游戲;從喝水、洗手活動又擠又搶到整齊排隊;從脫鞋后亂放到會給鞋子排排隊;從單獨玩耍到與好朋友同游戲……看著這些新來的天使一天天的進步,我喜在心頭,感動在心里。迎接他們的將是健康、精彩的每一天。
案例評析
以上實例都融入了游戲的因素,是生活教育中隨機的游戲。
幼兒剛剛入園,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個大轉折,第一次離開父母一定會因不適應而哭鬧,而抓住他們對“媽媽”的依戀特點,用“媽媽形象”為緩解幼兒情緒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創(chuàng)意的點名活動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想象、表達的機會;在小動物系列游戲中,他們可以更好地發(fā)展動作,認知事物,保持愉快緒和進行模仿學習。這寫方法使幼兒在園的情緒更加愉快,良好習慣的形成也變得更加輕松。
實施教育,觀察先行。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游戲進行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引導,幫助幼兒獲得發(fā)展。生活化游戲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把生活化的游戲融入到小班孩子的教育中,只有這樣,規(guī)則才能讓孩子們輕松接受。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們應更加提倡生活化的游戲教育,追求游戲與生活的自然結合。這種結合會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生活,在生活中快樂地游戲。生活化游戲同時也是我們幼兒園課程內(nèi)容的一部分,即課程的生活化。要求我們關注幼兒自己的生活,關注幼兒感興趣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充實的生活,更親切、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