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剛(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青鳥
中國每年約有2 600萬人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燒燙傷,約占總人口的2%。炎炎夏日,氣溫升高,加上生活熱源、電器應用等危險因素增多,導致燒燙傷事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
燒燙傷最易受累的人體器官是皮膚,皮膚是身體重要的器官,一旦受到燒燙傷的傷害,不但會失去原有的功能,還會釋出有害的化學物質,而且壞死的組織更是細菌繁殖的溫床,甚至成為全身感染的門戶,嚴重者可致死。
燒燙傷常見原因有哪些?大致分類有如下幾種。
1. 熱液燙傷
如沸水、熱湯、熱油、熱茶、洗澡水等,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的情況下。
2. 火焰燒傷
如火災,煤氣、天然氣、瓦斯爆炸,使用易燃液體不當,交通事故、加熱器引燃等。常見戶外燒傷,比如不當使用以酒精、汽油充當燃料的烤爐,把燈籠放進帳篷,在睡袋上吸煙,用汽油或煤油點火等。
3. 化學灼傷
皮膚直接接觸腐蝕性化學品,如硫酸、鹽酸、硝酸、石灰和氨等強酸、強堿,以及磷、苯、酚、硝酸銀等物質?;瘜W性灼傷多發(fā)生于暴露的頭、頸、胸部,常造成顏面及眼部的嚴重傷害。
4. 接觸性灼傷
接觸性灼傷是由于直接接觸熱的鐵、塑料、玻璃或者燃燒的煤。這種燒傷范圍局限,但是深度較深。最常見的還有野外露營圍著篝火跳舞不小心摔倒接觸燃燒的木炭、桑拿時觸碰到熱石頭等情況。
5. 電灼傷
如接觸高壓電、電源插頭等所引起。高壓電灼傷會引起肌肉壞死,分解出來的肌球蛋白會導致急性腎臟衰竭。電灼傷是嚴重的急癥,通常需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治療,嚴重受傷的肢體有截肢的可能。
決定燒燙傷嚴重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是燒燙傷的面積和深度。
常見的燒燙傷處理誤區(qū)
1.燒燙傷處用冰塊冷敷。
2.燒燙傷后,趕緊拿一塊蘆薈敷傷口。
3.燒燙傷了不能脫衣服。
4.給燒燙傷處抹牙膏、醬油、豬油等。
5.燒燙傷處出現(xiàn)水皰,自己把它擠破。
燒燙傷時的正確處理步驟
平日熟悉這些急救步驟,能在緊急時刻將傷害降到最低。在燒燙傷后,千萬不要揉搓、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以免表皮剝脫。燒燙傷急救五步驟包括沖、脫、泡、蓋、送,具體如下。
1.沖: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或將受傷部位浸泡于冷水內,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2.脫:充分泡濕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物,并暫時保留粘住的部分。盡量避免將傷口水皰弄破。
3.泡:繼續(xù)浸泡于冷水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wěn)定情緒。但若燙傷面積大,或幼童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或是延誤治療時機。
4.蓋:用清潔干凈的床單或布單、紗布輕輕覆蓋燒燙傷處。不要在燒燙傷處涂上外用藥或民間偏方,這些東西可能無助于傷口的復原,并且容易引起傷口感染,以及影響醫(y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5.送:除極小的燙傷可以自行處理之外,其他燒燙傷應送往鄰近的醫(y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若傷勢較大,則最好轉送到有燒燙傷中心的醫(yī)院治療。
夏季是燒燙傷高發(fā)季,很多患者和家屬因為缺乏燒燙傷知識而致傷情加重,甚至延誤治療,讓人惋惜。掌握正確的燒傷知識是預防、治療燒燙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