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張晶
(1.淮濱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內科,河南 信陽 464400;2.淮濱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內科,河南 信陽 4644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為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心悸、體質量降低等,影響患者健康[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若長期未獲得有效治療,可發(fā)生甲亢性心臟病。故需對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積極治療。常規(guī)健康教育雖可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改善其行為,但患者仍會受心理因素影響,可能無法堅持治療。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增強患者治療積極性。然而,關于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驗證。本研究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觀察其對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淮濱縣第二人民醫(yī)院84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組,各42例。對照組男16例,女26例,年齡22~61歲,平均(35.91±5.89)歲,病程1~7 a,平均(4.09±0.94)a,體質量指數16.3~18.7 kg·m-2,平均(17.49±0.32)kg·m-2,受教育程度為9例小學及初中,21例高中及中專,5例大專及本科,7例碩士及以上。觀察組男17例,女25例,年齡21~62歲,平均(36.42±6.13)歲,病程1~8 a,平均(4.32±1.05)a,體質量指數16.5~18.3 kg·m-2,平均(17.51±0.29)kg·m-2,受教育程度為8例小學及初中,19例高中及中專,9例大專及本科,6例碩士及以上。兩組年齡、體質量指數、性別、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甲狀腺功能檢查證實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②伴有甲狀腺腫大、心悸、多汗等臨床表現;③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②認知障礙;③甲狀腺功能減退;④嚴重胃腸道疾病、營養(yǎng)不良或中重度貧血;⑤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⑥家族遺傳史;⑦合并全身性感染或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fā)癥;⑧重度失語癥或嚴重聽力障礙。
1.3 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實施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心率、血壓等變化情況,與患者交流溝通,介紹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促進患者了解疾病,指導患者科學飲食,按時按量用藥。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具體如下。(1)心理評估:全面評估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臨床表現、診斷結果、病史、性格特征、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等,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價患者情緒狀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2)個體化支持:根據HAMA、HAMD評價結果對評分較高者進行面對面輔導,詢問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自身心理造成的影響,通過安慰、解釋、暗示等疏導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采用示范、強化消退等行為矯正訓練法改善患者行為習慣,如說明不遵醫(yī)囑用藥的危害,促使患者按時按量用藥,積極治療;帶領患者學習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并發(fā)癥等知識,講述成功案例,改變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效果的認識,增強患者治療信心。(3)家庭支持:囑患者家屬關心、關愛、理解、支持患者,并對其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按時按量用藥,健康飲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
1.4 觀察指標
1.4.1心理狀態(tài) 采用HAMA、HAMD評價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2],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越嚴重。
1.4.2依從性 采用自制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評估治療依從性,分為高、一般、低。(1)依從性高:嚴格遵醫(yī)囑按時按量用藥,情緒穩(wěn)定,科學飲食。(2)依從性一般:基本遵醫(yī)囑用藥,偶爾不用藥,偶爾出現情緒波動,飲食較科學。(3)依從性低:經常不用藥,情緒變化大,飲食不科學。將依從性高、依從性一般計為治療依從。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數為0.703。
1.4.3護理滿意度 干預后,以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評估護理工作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95分)、滿意(76~94分)、一般滿意(57~75分)、不滿意(38~56分)、非常不滿意(19~37分)。將非常滿意、滿意計入護理工作滿意度。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數為0.821。
2.1 HAMA評分、HAMD評分兩組干預前HAMA評分、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HAMA評分、HAMD評分較干預前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治療依從性觀察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工作滿意度干預后,觀察組21例非常滿意,18例滿意,1例一般滿意,1例不滿意,1例非常不滿意,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2.86%(39/42);對照組14例非常滿意,17例滿意,4例一般滿意,5例不滿意,2例非常不滿意,護理工作滿意度為73.81%(31/42)。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χ2=5.486,P=0.019)。
表1 兩組干預前后HAMA評分、HAMD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n,%)
近年來,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轉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發(fā)生率呈明顯增長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4]。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大量分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機體代謝亢進。發(fā)熱、精神壓力大、睡眠不足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易感因素[5]。同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程長,較難治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治療依從性可能下降,不利于改善預后。因此,需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實施高質量護理干預。
多數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治療積極性不高,無法堅持遵醫(yī)囑治療。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病因、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效果等,糾正其對疾病的認知,促使其行為發(fā)生改變[6]。趙慧[7]研究發(fā)現,對用藥期間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有利于疾病治療。但長期疾病會導致患者逐漸喪失治療信心,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進而影響其治療。單純健康教育不足以改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需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本研究先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疏導患者負性情緒,促使其積極遵醫(yī)囑治療。研究發(fā)現,心理護理應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可疏導患者負性情緒,促使患者積極治療,改善臨床癥狀[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依從率(95.24%)高于對照組(78.57%),提示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可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患者遵醫(yī)行為。本研究還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2.86%)高于對照組(73.81%),可見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應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能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可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