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事通訊社9月6日文章,原題:受“二孩政策”影響,隨母親姓的中國孩子越來越多在生第二個兒子的時候,上海市民王蓉不忘提醒丈夫孩子要繼承自己姓氏的婚前約定。
“我的父親只有兩個女兒。我們家的族譜將在我這一代消失?!蓖跞馗嬖V記者。與深深根植于中國的家庭傳統(tǒng)背道而馳,在城市里,隨母親姓氏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在獨生子女政策之下,這種變化在一些家庭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真正促使孩子跟隨母親姓的,還是因為中國修改政策,放寬了二孩生育。
目前,有些父母給第一個孩子取父親的姓,給第二個孩子取母親的姓。按照上海市人口統(tǒng)計局的相關(guān)調(diào)查,2018年該市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隨母親姓。此外,越來越多的父母會給子女取復姓,即包含了父親和母親的姓。
騰訊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有關(guān)中國人姓名的調(diào)查顯示:從1990年到2019年,使用復姓的中國人增長了10倍,超過110萬人。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性別政策研究學者劉燁(音)指出,在中國,子女姓氏的變化趨勢反映出夫妻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她認為,讓子女隨自己姓的女性,要么收入比丈夫高,要么就是出生于富裕家庭或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獨生子女政策時期,很多中國女性從小被當作“男孩”來養(yǎng),由于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教育和就業(yè)機會,她們現(xiàn)在比過去的女性更加自信。不過,盡管很多中國女性受過良好教育且經(jīng)濟獨立,但在給孩子取名方面依然能感受到來自傳統(tǒng)習俗的束縛。▲
(陳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