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明,盧娟,何麗娜,章小麗,丁敏華,柯江維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南昌330006)
新生兒采血較為困難, 一般取動脈血和末梢血。 動脈血和末梢血的血細胞分析結果的穩(wěn)定,是用于評估患兒病情的前提。 臨床反映3 例早產(chǎn)兒動脈血血細胞分析結果中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計數(shù)(PLT)與臨床病情不相符。 經(jīng)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早產(chǎn)兒手指末梢血血細胞分析結果用于評估病情效果優(yōu)于動脈血樣本,報告如下。
1.1 病例1 患者男,新生兒肺炎,患者16 天時用sysmex XS800 檢測動脈血HGB 85g/L,PLT 59×109,第二天用sysmex XN1000 復查此標本HGB 85g/L,PLT 58×109,結果無明顯差異。 第二天使用同批號的EDTA-K2 的采血管再次采動脈血檢測HGB 79g/L,PLT 57×109,而手指末梢血HGB 108g/L,PLT 100×109,見表1。
表1 早產(chǎn)兒動脈血和末梢血血細胞計數(shù)
1.2 病例2 患者女, 敗血癥, 患者1 月9 天時用sysmex XS800 檢測動脈血HGB 148g/L,PLT 47×109,第二天用sysmex XN1000 復查此標本HGB150 g/L,PLT 39×109,無明顯差異。 第二天使用同批號的EDTA-K2 的采血管再次采動脈血檢測HGB 137g/L,PLT 27×109,而手指末梢血HGB 158g/L,PL T 70×109,患兒1 月13 天時動脈血結果為HGB 10 6 g/L,PLT 103×109,見表2。
表2 早產(chǎn)兒動脈血和末梢血血細胞計數(shù)
1.3 病例3 患者男,腸梗阻,患者13 天時同時采末梢血和動脈血,末梢血結果:HGB 121g/L,PLT 310×109,用sysmex XS800 檢測動脈血HGB 111g/L,PLT 305×109,使用不同批號的EDTA-K2 的采血管采動脈血檢測,結果:HGB 110g/L,PLT 299×109,見表3。
表3 早產(chǎn)兒動脈血和末梢血血細胞計數(shù)
在排除儀器檢測不穩(wěn)定、護士采血流程、采血管質(zhì)量的問題后,可以發(fā)現(xiàn)在使用不同儀器對動脈血來源的樣本復查后,RBC、HGB 和PLT 結果相差不大。 重新采集動脈血后和換批號采血管后以上三項結果差異不明顯,對比同時采取的手指末梢血RBC、HGB 和PLT 結果,發(fā)現(xiàn)均高于動脈血檢測結果。
因靜脈采血難度大,新生兒血細胞分析以取橈動脈和末梢血血液檢驗為主[1,2]。 文獻報道,出生一周內(nèi)的新生兒末梢血血細胞分析指標結果WBC、RBC、HGB 高于動脈血[3,4],0~20 天的早產(chǎn)兒末梢血也明顯高于動脈血結果[5],此次檢測結果也驗證了該結論。 原因可能是血液流經(jīng)末梢時,部分液體成分滲入組織間隙,引起血液濃縮,導致末梢血RBC等結果高于動脈血[6]。 另一文獻報道,HGB 均值隨日齡增加而降低,各日齡段組間(~3、~7、~14、~21、~28 天)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7],上述病例的結果也支持這一結論。 學齡前的兒童靜脈血和末梢血檢測指標差異并無太大[8-11],目前血細胞分析的參考范圍均以靜脈血的指標作為衡量依據(jù),并沒有動脈血血細胞分析的參考范圍,所以動脈血血細胞分析結果不能代替靜脈血結果用于評估病情,可用末梢血指標代為參考。
對于此次早產(chǎn)兒病房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分析可能患兒住院時間長,并且有多次抽血和輸液,造成血液稀釋。 因此,我們建議:⑴對于住院時間長的患兒,血細胞分析的結果盡可能取末梢血檢測;⑵建立動脈血和末梢血來源的血細胞分析指標的參考區(q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