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小西
2020年6月4日,上海第二中院下達了對2016年殺妻藏尸案兇手朱曉東執(zhí)行死刑的命令。
6月4日下午,一條“2分鐘回顧上海殺妻冰柜藏尸案”登上了熱搜。
殺妻案,其實并不少見,但朱曉東這一樁,絕對可以說殘忍到超越人性底線的一起案件——
朱曉東并非和妻子因為一時的吵架,激情殺人。相反,他在殺人前,做了許多準備,他購買了《死亡解剖臺》等變態(tài)殺人書籍和冰柜,并在工作單位辦理了離職。這期間,他又讓楊儷萍以陪同朱曉東赴香港培訓為由提出辭職,2016年10月14日,楊儷萍正式離職。
10月17日上午,朱曉東在家里和楊儷萍發(fā)生爭吵,然后用手掐住楊儷萍頸部,造成楊儷萍窒息而亡。然后,朱曉東冷靜地將妻子的尸體用被套包裹,藏在事先購買的冰柜中。
在案發(fā)后到被捕這段日子,朱曉東除了出去玩,其余時間都是和冰凍的亡妻共處一室,讓人不寒而栗。
殺死楊儷萍后,朱曉東繼續(xù)用楊儷萍的手機不斷給親朋好友發(fā)微信、短信,而且還繼續(xù)以妻子的口氣發(fā)朋友圈。
10月20日晚上,楊儷萍高中同學給她打電話,邀請她參加高中同學聚會。朱曉東接了電話說:“不好意思,我家楊老師出去買東西了,沒帶手機?!边^了大概半小時,朱曉東用楊儷萍手機發(fā)了一條朋友圈:“手機聽筒壞了,聯(lián)系請用微信?!边@個理由,一用就用了105天。
2016年12月25日,楊家全家人約定在楊儷萍的阿姨家聚餐。那天,楊儷萍的媽媽還特意帶了親手織的毛衣,打算送給女婿。但是,當天卻沒有等到楊儷萍夫婦的出現(xiàn)。
父母以為楊儷萍在睡懶覺,所以沒回微信,直到下午,楊父收到楊儷萍發(fā)來的一條微信,朱曉東以楊儷萍的口吻告訴爸爸,自己在無錫。
楊父說,那就晚上來吃飯,結(jié)果到了晚上,“楊儷萍”又發(fā)微信,說朱曉東口腔潰瘍,嘴疼,不參加聚餐了。
2016年10月到2017年2月,朱曉東都是這樣用微信和楊家人聯(lián)系,當然,他從來不接楊家父母的電話,每次都以“電話壞了,不能接聽”“要坐飛機了”“在外面辦事”等理由,搪塞過去。
12月2日,在被害人楊儷萍死后一個多月,朱曉東曾經(jīng)遇到過一次楊儷萍的表姐。
據(jù)表姐回憶,當時已經(jīng)是深夜了,她問朱曉東為什么這么晚還在外面,朱曉東說加班才結(jié)束。表姐又問楊儷萍情況,朱曉東說楊儷萍在家追劇。然后,朱曉東笑瞇瞇地和表姐說了再見。表姐后來回憶起來,朱曉東當時沒有任何表情上的異常,這種從容和鎮(zhèn)定,只能證實,在朱曉東的內(nèi)心里,已經(jīng)泯滅了人性和良知。
直到2017年2月1日,楊父60周歲生日,楊儷萍也以各種理由在微信里搪塞,不出面,才引起了楊家人的懷疑,最終報案。
朱曉東的惡,絕對不止是殺死無辜前妻,更惡毒的是,在殺妻后,繼續(xù)以妻子的名義尋歡作樂,花光妻子的存款,透支妻子的各類信用卡。
殺人當天,朱曉東就將楊儷萍支付寶里的人民幣4.5萬元轉(zhuǎn)到了自己賬戶,之后,他透支了楊儷萍信用卡近20萬元,去韓國、海南、南京等地旅行揮霍。
并且,還一直用楊儷萍的身份證開房,和多位女性發(fā)生關(guān)系。其中,以談戀愛結(jié)婚為目的,和一個上海女孩戀愛,在韓國旅行時,也交往了一個韓國女朋友。
是不是壞到了家?殺了老婆,還用老婆的錢和身份證尋歡作樂,夜夜笙歌。
楊儷萍1987年出生于上海,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曾是上海晉元高中附小的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
從小,楊儷萍就是個文靜性格,話很少的女孩。和朱曉東戀愛后,其實楊儷萍也逐漸感受到了朱曉東奇怪的性格。
比如朱曉東控制欲強,不僅不喜歡楊儷萍有異性朋友,就連她和女性朋友們?nèi)ゾ蹠?,他也是每場必須跟著去。根?jù)楊儷萍的閨蜜們描述,朱曉東去了也不和其他女孩講話,只是安靜地坐在角落里玩手機。
從種種細節(jié)可以看出,楊儷萍是真的深愛浪子渣男朱曉東,寧愿被他控制,寧愿忍受他的各種劣跡。
沒結(jié)婚之前,楊儷萍就查出幾次朱曉東和其他女人曖昧不清的證據(jù),為此,朱曉東還寫過一個保證書:“保證只有你一個,保證再也不和別人發(fā)消息,不會和其他女孩聯(lián)系,手機每天都可以給你看,休息手機隨便你處置,手機記錄可以隨時去拉,每月一號;如果有,燒炭,在家里,一起死?!?/p>
說實話,這份保證書,就已經(jīng)談到了死,讓人看著恐懼,這明顯不是正常的愛。
除了男女關(guān)系不清,朱曉東還非常愛慕虛榮。一個月只能掙5000塊錢的他,根本不滿足這樣的消費水準,他喜歡穿名牌,要賭球,而且從不喝白開水,必須是瓶裝礦泉水……
然而,盡管楊儷萍發(fā)現(xiàn)了朱曉東種種不好,她仍然堅信自己可以改造好渣男,最終決定嫁給朱曉東。而楊儷萍的父母雖然反對,但他們最終和許多父母一樣,尊重女兒的選擇,他們認為只要女兒嫁得開心,那也就隨她去吧。
于是,沒有婚禮沒有彩禮沒有房子,沒有拍婚紗照也沒有婚紗,沒有迎親的隊伍和禮儀?;檠缰挥?桌,請了彼此的好朋友親戚們吃了一餐飯,新娘楊儷萍只穿了一件蕾絲上衣,和一條牛仔褲。
大概每個對浪子義無反顧的女孩,都有一種幻覺——自己是渣男最后一個女人吧。她想用愛感化他,去教化他善良,只是,狼永遠是狼,善良的女孩,最終無法改變他,卻失去了自己。
在寫這篇文章時,作為一個養(yǎng)育孩子的母親,看到這種因為婚戀不當產(chǎn)生慘案的新聞,總是很難受,揪心之余,會擔心自己的孩子。
筆者有一個朋友,父親是某三甲醫(yī)院的一把刀、外科教授,母親也是大學老師,家境優(yōu)渥,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985大學碩士畢業(yè),身高一米八,長相帥氣。然而,他卻在碩士畢業(yè)不久后,愛上了一個曾經(jīng)做過幾個男人的小三、比他大6歲、初中畢業(yè)的女人。
我們都不明白他為什么要娶她,他的父母更是氣得吐血,但是他告訴我們:他覺得她可憐,身上有那種漂泊的氣質(zhì),他想讓自己成為她最安穩(wěn)的懷抱。
說白了,筆者這個朋友,從小家境順利,沒受過任何苦,見多了好女孩,突然來一個壞女孩,就愛得義無反顧,圣母心作祟,非要娶回家拯救她不可。
然而,筆者這位朋友的婚姻最終也未能幸福,他沒能拯救她,她還是那個她,私生活隨便,最終男人的心被傷透,選擇了離婚。
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婚戀和愛情,是父母從來緘口不言的話題,父母總是扔給我們一句話:“不準早戀!要好好讀書?!?/p>
父母從來沒告訴過我們,什么樣的男孩是好男孩,什么樣的女孩是值得愛的好女孩。
筆者想,中國許多的父母都是這樣,對擇偶和性,自覺完全回避,總是覺得:天啊,這有什么好教的???孩子長大后,自然就懂了?,F(xiàn)在就說這些,不是在教孩子變壞嗎?
可惜,當孩子長大后,真的愛錯了人,那時候父母再反對,其實真的已經(jīng)晚了。而且,愛情里有一個朱麗葉羅密歐原則,就是愛的反對力量和阻力越大,身在其中的兩個人越發(fā)認為自己堅持的是真愛,越要在一起。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真的必須重視性教育和擇偶教育,這個和讀書是一樣重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讀書更重要。
因為,結(jié)錯婚,愛錯人,真的會丟命。
在孩子青春期之后,我們就應該有意無意地引導,告訴孩子,你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伴侶,什么樣子的男孩和女孩才是值得托付的,而哪些異性是堅決不能碰的。
擇偶教育,就像任何教育一樣,潛移默化、春風化雨,時間久了,孩子會自動回避某一類異性。就比如,我們從小告訴孩子,森林里的紅蘑菇有毒,那么他去摘吃紅蘑菇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做父母真的太難。
我們要教會孩子堂堂正正做人、好好學習,同時也要懂得識別渣男和渣女。
孩子,永遠記住家長的話:只有和我們一樣美好的人,才配得起同樣美好的自己。
學會愛人,也要學會自愛。
學會堅持,也要學會放手。
學會付出,也要學會止損。
這是每個父母都要交給孩子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幸福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