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久群
《左傳》(魯)襄公二年:秋七月庚辰,鄭伯侖卒。于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晉師侵鄭,諸大夫欲從晉。子駟曰:“官命未改?!?/p>
會于戚,謀鄭故也。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逼鄭。”知武子曰:“善。鄫之會,吾子聞崔子之言,今不來矣。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故也。寡君之憂不唯鄭。罃將復于寡君,而請于齊。得請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請,事將在齊。君子之請,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p>
冬,復會于戚,齊崔武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會,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虎牢,鄭人乃成。
發(fā)生時間:公元前571年
所屬年代:春秋
發(fā)生地點:戚(今濮陽市戚城遺址)
參盟人:魯國大夫仲孫蔑、晉國大夫荀瑩衛(wèi)國大夫孫林父、宋國大夫華元、曹國大夫、邾國大夫
魯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這年夏天,鄭國鄭成公病重,已臥床不起。大夫子駟為國家社稷著想,請求在鄭成公威望未消時說服強大的晉國,以保鄭國安危。鄭成公對子駟說:“楚國的國君由于援助我們鄭國的緣故,眼睛被箭射中,瞎了(鄭成公十年,鄭又背棄與晉國的盟約,改與楚國結盟。晉厲公大怒,發(fā)兵伐鄭。楚恭王率楚兵救鄭。六月,晉楚大戰(zhàn)于河南鄢陵,楚兵為晉人所敗,晉將呂用箭趁亂射傷楚恭王眼睛)。他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禍害,忍耐眼睛失明后的苦難,都是為了寡人啊!如果我們背棄他,這是我們鄭國丟棄人家對咱的功勞,也丟棄了咱鄭國自己的誓言??!這樣背信棄義的國家,以后有誰還敢來親近我們?有誰還相信我們?為了使我免于這些過錯,以后就看你們幾位如何做了?!弊玉喓痛蠓騻冾I悟了成公的遺言,不再提順服晉國和丟棄楚國之事。
七月初九,鄭成公去逝,此時由子罕主國,子駟處理政務,子國做司馬。晉國為讓鄭國服從,開始攻打鄭國。鄭國大夫經不住打擊,紛紛要求服從晉國免遭災害。子駟認為成公未葬,其新國君僖公喪服未除,不能發(fā)布新的命令,所以站出來環(huán)視著眾大夫,厲聲說道:“如今成公還沒有下葬,國君的命令并沒有改變,絕對不能違背他的遺命!”這是國君有令在先,大夫們面面相視,默不作聲,不敢硬性抗拒。
秋天,鄭國的極不順服引起各諸侯的不滿,魯國仲孫蔑、晉國荀瑩、宋國華元、衛(wèi)國孫林父、曹人、邾人在戚城會盟,共商討征服鄭國一事。魯國仲孫蔑(孟獻子)最后站上高臺,手執(zhí)令劍,高聲說道:“我建議在虎牢構筑城堡,圍堵鄭國,斷其外援,以形成對鄭國的威懾,逼迫其順服!”眾侯齊聲喝彩,隨即歃血為盟,誓師一定要完成鄭國順服大業(yè)!
同年冬,上述諸侯、大夫再會于戚城,慶賀虎牢關筑成。鄭國被迫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