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柱
功和機械能是初中物理學(xué)習(xí)的重點之一,涉及的知識點多,且難度較大。下面以其中兩個考點為例,揭開功和機械能相關(guān)知識之謎。
考點一:簡單機械與功
本考點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功、功率、機械效率極易混淆,同學(xué)們易誤認為做功多的物體功率就大,機械效率也一定高,其實功、功率、機械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三個物理量,功是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2)在沿斜面勻速向上拉物體時,極易錯誤地認為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實際上,摩擦力要小于拉力。
例1 如圖1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G = 80 N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1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1丙所示。已知在2 ~4 s內(nèi)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 m,求:
考點二:機械能變化問題
要準(zhǔn)確判斷一個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及彈性勢能是否改變,須以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被舉高的高度、彈性形變是否改變?yōu)闃?biāo)準(zhǔn)。具體在分析動能、勢能轉(zhuǎn)化時的一般步驟為:(1)分析被研究的對象和過程;(2)分析物體在初始狀態(tài)的位置、速度、形變、質(zhì)量等情況;(3)分析物體在最終狀態(tài)的位置、速度、形變、質(zhì)量等情況;(4)根據(jù)動能、勢能的影響因素判定物體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如果考慮摩擦和阻力影響時,機械能是不守恒的,如空中雨滴下落、火箭發(fā)射、小孩從滑梯滑下等,因為此時物體的機械能將有一部分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散失到空氣中。
例2 航天迷小偉利用自制降落傘模擬返回艙的降落過程,將帶有降落傘的重物從高處釋放,速度增大至10 m/s時打開降落傘,重物開始減速下落,重物從釋放到落地共用4 s,其v-t圖象如圖2所示,落地前最后2 s重物的運動可視為勻速運動,打開降落傘后,降落傘和重物受到的空氣阻力f與速度v滿足關(guān)系式[f=kv2],k為定值,降落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為7.5 kg,g取10 N/kg,求:
【拓展練習(xí)】
1.(2019·內(nèi)蒙古·包頭)如圖3所示,拉力F為5 N,物體A以0.1 m/s的速度在物體B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表面足夠長)。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 N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0 N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拉力F的功率為1.5 W
D.拉力F增大到15 N時,物體B開始向左運動
2. 如圖4所示,小球從某高度處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剛接觸到彈簧到將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被壓縮的長度ΔL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5所示,其中b為曲線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發(fā)生彈性形變,則小球( )。
A.受到的彈力始終不變 ? ? ? ? B.運動過程中動能一直增大
C.運動過程機械能不變 ? ? ? ? D.在b點時重力等于彈力
答案:1. B 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