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新聞采訪工作中的方法與技巧

      2020-09-10 17:53:54李曉琴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19期
      關(guān)鍵詞:采訪電視新聞

      摘要:新聞采訪是一種調(diào)查研究。在電視新聞的報道中,新聞采訪是首道工序,是記者深入實際、認識實際、反映實際的過程。本文結(jié)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就如何做好電視新聞采訪工作淺談一些見解。

      關(guān)鍵詞:電視新聞;采訪;“四字經(jīng)”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148-02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無論是電視、廣播等電子媒體還是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要報道新聞,就必須對事實有所了解。要了解事實,就必須進行采訪。因此,沒有采訪,就不能報道新聞。換句話說,采訪是報道新聞的第一道工序[1]。

      一、采訪是為報道新聞搜集材料

      采訪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調(diào)查研究。采訪是新聞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無論是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還是電視、廣播等電子媒體的記者,要做好新聞報道,關(guān)鍵是采訪。古人有句話叫“功夫在詩外”,而要做好新聞報道,可以說“功夫在采訪”。如果一個記者不會采訪,或者說不善于采訪,那他肯定做不好新聞報道,或者說他肯定不是個稱職的新聞工作者。

      二、新聞采訪“四字經(jīng)”

      筆者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和許多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要做好新聞采訪工作,一定要注意做到“廣”“深”“細”“看”4個字,簡稱新聞采訪“四字經(jīng)”。如果一名記者在采訪時能做到這4個字,就一定能采訪成功,做好新聞報道。以下就做好新聞報道采訪的“廣”“深”“細”“看”4個字分別進行論述:

      (一)廣即廣泛

      就這一點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論證:

      一方面,廣是指采訪的范圍要盡量大一些,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解。新聞事件是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任何新聞事件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與其所處的歷史背景、政治經(jīng)濟形勢、周圍環(huán)境等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記者采訪一件事,就不能就事論事,孤立地看問題,而是必須廣泛地進行采訪了解,即通過盡可能多地采訪參與事件的人,對整個事情的發(fā)生原因、發(fā)展過程和結(jié)果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從而了解事情的真相,抓住事情的本質(zhì),深刻認識這件事情的新聞價值,知曉應(yīng)該從什么角度進行報道。

      人是新聞的主體。無論是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還是電視、廣播等電子媒體,對新聞人物報道都非常重視。因此,記者對人物的采訪范圍,也必須廣泛。具體講,采訪一個人,不能僅僅只采訪這個人本人,還要采訪所有了解他的人,如他的同事、領(lǐng)導、親人、鄰居、朋友、老鄉(xiāng)、同學等。在可能的情況下,都要進行采訪和了解。如果采訪的對象是一個醫(yī)生,那么就不僅要采訪與他有關(guān)系的人,還要采訪他的病人,即他醫(yī)治過的患者。只有通過這樣廣泛的采訪,才能對這個人有全面的了解,從而避免發(fā)生片面性問題。

      另一方面,廣更確切的應(yīng)該是指廣博,這一點是由記者這一職業(yè)的性質(zhì)決定的。記者在采訪時會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打交道,認識的人也是各形各色,這就決定了記者要有廣博的知識,成為一個雜家,要在專業(yè)知識、文化知識、理論知識、社會知識、哲學知識、科學技術(shù)知識等方面都有所涉獵。只有這樣,記者在采訪時才能很快地與被采訪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和采訪對象進行深入交流,才能就采訪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解決事件涉及的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而不是只看到事件的表面,不是只就事論事。

      例如,筆者曾經(jīng)采訪山區(qū)的一位老教師。老教師本身是河南人,十幾歲時通過招考來到某地大山深處從事教育工作,這一堅持就是60多年。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以及人們思想的改變,這所大山里的小學校從原來的三四十人退減到只有三四個小孩上學,學校的老師也因為各種原因逐年減少,最后只有這位老教師一直堅持下來,不僅一人教授多門課程,而且還要負責孩子們的生活起居。筆者在與同事進行采訪時,當時只是被老教師自身的故事深深感動,進而只采訪了老教師、村民、學生,就事論事地宣傳了老教師的先進事跡。在新聞播出以后的一次總結(jié)會上,就有記者提出,這個事件還涉及當?shù)厝宋沫h(huán)境的變化、教育事業(yè)的改革以及相關(guān)公益事業(yè)是否做到位等一些社會及相關(guān)科學技術(shù)問題。這點醒了筆者,于是隨后我們又進行了深入的專題報道,采訪了更多和老教師一樣的還在其他地區(qū)大山深處小學堅守的老師們,還有當?shù)亟逃到y(tǒng)的工作人員、當?shù)卣约爱數(shù)毓嬷驹刚撸瑢蟮雷龅酶钊?、更貼近群眾,引起了社會更多人士的關(guān)注。

      “廣”字寫起來簡單,要真正做到卻很難,這也正是記者的魅力所在。記者只有做到“廣”,才能不斷提升采訪能力和社交能力,才能在采訪中體現(xiàn)一名記者的魅力和價值。

      (二)深即深入

      以采訪新聞人物為例。記者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不能僅僅滿足于了解他的表面,而要深入其心靈,了解他的想法,如果他有什么先進事跡,就要找出支配他行動的思想依據(jù),也就是說,要找出這個人全部思想中的最高點。這樣,就抓住了人物的本質(zhì),也就抓住了這個人物身上的新聞價值和報道他的社會意義。

      要真正做到對所要采訪人物的深入采訪,就是要在廣泛采訪的基礎(chǔ)上,即在了解了采訪對象的工作、職業(yè)、年齡、家庭、學歷等一般情況后,進一步了解其性格、愛好、脾氣、習慣等。比如愛好,就是要了解他是愛好書法還是繪畫,是愛好下棋還是讀書,是愛好養(yǎng)花還是釣魚等。有時從這些生活小事上,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和性格。

      另外,據(jù)一名老新聞工作者講,要做到深入采訪,就要在“最”字上下功夫。他說,一般情況下,許多人都不愛談自己的經(jīng)歷和人生故事。但是當記者與采訪對象有一定的溝通和了解后,問他“在一生中,你什么時候最幸福?什么時候最感動?什么時候最痛苦?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你最喜歡讀什么書?甚至可以問:你最喜歡穿什么衣服?最喜歡吃什么東西”等問題。這樣,就能勾起他的回憶,引導他講出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故事??傊?,記者在采訪中,或啟發(fā),或引導,發(fā)現(xiàn)一點線索,就要抓住不放,窮追猛問,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就能透過層層迷霧,撥開重重屏障,深入被采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逐步了解其思想品質(zhì),把握其個性特征,發(fā)現(xiàn)其特點,挖掘出其與眾不同的方面。

      (三)細即細致

      記者在采訪時絕對不能粗枝大葉、馬馬虎虎,而要用繡花繪畫的功夫,認真細心地進行采訪。有人可能會認為,采訪新聞事件只需要大概問明情況就行了,采訪新聞人物只需要與采訪對象大概談?wù)劸涂梢粤?,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看法,也是對新聞工作的不負責。

      如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中的通訊體裁、如電視等電子媒體中的專題節(jié)目,讀者和觀眾對其是有特殊要求的,他們要了解的并不僅僅是發(fā)生了什么事,而且要了解這件事為什么會發(fā)生、當時究竟是什么樣的情景,即事情發(fā)生時的具體場景、發(fā)展過程、中間有什么曲折和情節(jié)等。這就要求通訊或?qū)n}節(jié)目要有形象性、生動性,使讀者或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報道新聞要達到這樣的要求,采訪就必須細致[2]。

      以報紙上的新聞通訊和電視上的專題節(jié)目為例,在報道一件新聞事件的時間,就不能簡單地說年份和月份,而要具體到年、月、日,是上午、下午還是晚上,甚至具體到幾點幾分。如果內(nèi)容需要,還要了解當時的天氣,是刮風還是下雨。對于事件發(fā)生的地方,如果是農(nóng)村,要具體到哪個縣、哪個鄉(xiāng)或鎮(zhèn)、哪個村,如果是城市,要具體到哪條街道、門牌幾號或哪個居民小區(qū)、哪幢樓房、幾層幾號等。只有通過這樣細致的采訪,記者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事件發(fā)生的整個過程,從而把握新聞事件的本質(zhì),把報道做得更好,使讀者或觀眾對新聞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達到預想的效果。

      另外,只有通過細心的采訪,記者才能發(fā)現(xiàn)一些細節(jié)。細節(jié)即生活中發(fā)生的一般不被人注意的細小的情節(jié),往往可以反映出重要的問題。所謂以小見大,就是這個道理。在電視專題節(jié)目中,如果把這些細節(jié)用特寫鏡頭播放出來,就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報紙的新聞通訊中,如果把這些細節(jié)描繪出來,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看即到實地去看、去觀察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記者去采訪,不僅要帶嘴,而且要帶眼。不僅帶兩只眼,還要帶“第三只眼”,用此眼去看一般人不太注意的事情。記者通過采訪,能夠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這就叫獨具慧眼。采訪是一種特殊的調(diào)查研究,就是這個道理。電視等電子媒體的記者去采訪,肯定要到現(xiàn)場,但是一些如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的記者有時去采訪,只是在辦公室詢問一下情況就打道回府,這是完全不夠的。記者必須到現(xiàn)場去看、去觀察,只有到了現(xiàn)場,才能有親身印象,才能獲得生動準確的新聞素材。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記者采訪時只有到現(xiàn)場去看、去觀察,才能去偽存真,避免失實,完成新聞工作者的神圣使命[3]。

      三、結(jié)語

      采訪是做好新聞報道的一項特別重要的工作。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新聞采訪也從最初萌芽時期的沒有采寫規(guī)則、沒有時效性等特點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面對面溝通、深入實地的調(diào)查訪問。在這期間,新聞采訪的前輩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采訪經(jīng)驗,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也有了一些粗淺的體會和經(jīng)驗,在多年的工作中認識到采訪是做好新聞報道的一項特別重要的工作。新聞工作者如果想做好采訪工作,不妨按“廣、深、細、看”這4個字去做,往往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林如鵬.新聞采訪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3-5.

      [2] 班雅麗,梁偉志.新聞定義的延伸是電視媒體發(fā)展的客觀需要[J].新聞窗,2007(02):53-54.

      [3] 王海防.淺析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關(guān)系[J].中國報業(yè),2014(22):71-74.

      作者簡介:李曉琴(1975—),女,山西長治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猜你喜歡
      采訪電視新聞
      電視新聞中的圖片應(yīng)用
      新聞傳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之路
      新聞傳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基層電視臺記者采訪遇阻分析
      兒子“采訪”我
      人物采訪技巧在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應(yīng)用
      淺談記者在體育新聞人物采訪中如何打破“中國式思維套路”
      同期聲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作用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關(guān)于電視新聞報道平民化的討論
      新聞傳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
      電視新聞的后期編輯之我見
      新聞傳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6
      電視新聞后期制作技術(shù)初探
      新聞傳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
      西盟| 鲁甸县| 化德县| 丰城市| 贵州省| 瓦房店市| 周口市| 嘉峪关市| 山阴县| 建始县| 镇雄县| 丘北县| 清河县| 永嘉县| 嘉禾县| 汽车| 乃东县| 临夏县| 顺平县| 永康市| 甘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庆元县| 大余县| 日照市| 垦利县| 涡阳县| 昌图县| 吐鲁番市| 巴楚县| 威远县| 万源市| 蓬莱市| 图木舒克市| 文山县| 山西省| 松桃| 巫山县| 溧阳市| 岚皋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