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 目的:討論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價值分析。方法:選擇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原發(fā)性腫瘤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同期80例接受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兩組均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比較兩組檢驗結果。結果: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指標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P<0.05);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8.75%、86.25%、75.00%、58.75%、72.50%,各指標陽性檢出率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使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驗腫瘤生物標志物,其檢驗價值較高,可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有效依據(jù),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化學發(fā)光免疫法; 腫瘤生物標志物; 檢驗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30.4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26-01 ?惡性腫瘤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常見惡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急致死率,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不僅會影響人們?nèi)粘I罴肮ぷ?,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其生命安全[1]。臨床研究表示,對惡性腫瘤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僅能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時間,還能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目前,臨床診斷惡性腫瘤方法較多,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則是其中一種,其檢驗效果顯著[2]。本研究主要討論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價值分析,選擇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原發(fā)性腫瘤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體檢者80例給予比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原發(fā)性腫瘤患者為研究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52.21±5.33)歲,體重44-69kg,平均體重(51.23±5.33)kg;選取同期接受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男42例,女38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2.75±5.70)歲,體重45-68kg,平均體重(51.12±5.47)kg。納入標準:此研究獲得了本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和批準;研究組患者均確診為原發(fā)性腫瘤;參與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臨床資料缺乏者;存在精神病史;對此次研究無法配合者。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抽取兩組清晨空腹靜脈血3mL,將其放入生化管中進行保存,給予3000r/min離心處理,離心時間為15min,選擇E602型羅氏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作為檢驗設備,嚴格按照操作步驟完成檢驗。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比較兩種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結果,各指標正常值:CA724:小于7U/mL;CA199:低于37U/mL;CEA:小于5ng/mL;CA125:低于35U/mL;AFP:小于8.78ng/mL[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資料選擇SPSS21.0軟件分析,t行組間、組內(nèi)比較,均數(shù)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x2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檢驗結果 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陽性檢出率 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陽性檢出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且研究組CA724、AFP、CEA、CA125與CA199陽性檢出率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統(tǒng)計意義,表明腫瘤生物標志物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驗,其檢驗價值較高,可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分析原因考慮為: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臨床上是診斷惡性腫瘤常用方法,該診斷方式所需設備簡單,適用范圍較廣,且敏感性和特異性高。臨床將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診斷腫瘤生物標志物,其主要檢測指標包含有AFP、CA125、CA724、CA199、CEA等。CA724屬于高分子糖蛋白抗原,主要為卵巢腫瘤、胃腸道標志物,且大部分腫瘤患者體內(nèi)血清的表達水平高,胃癌敏感度超過60%,與胃癌肝轉移、淋巴結轉移具相關性。用于診斷肝癌時,常用標志物為AFP,其敏感度較低,因此與疾病診斷吻合率低。CEA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對乳腺癌、大腸癌或肺癌等疾病病情觀察、療效判斷、預后情況具有重要作用[4]。CA125往往存在于胚胎發(fā)育時期的體腔上皮,可用于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并能評估治療效果。而CA199存在于胚胎組織,當患者體內(nèi)的腫瘤組織含量水平高于正常的組織含量時,可表現(xiàn)腫瘤性質(zhì),并且能掌握體內(nèi)腫瘤組織發(fā)生情況、細胞分化情況以及細胞功能變化情況等[5]。
綜上所述,將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應用于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能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雯.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意義[J].中外醫(yī)療,2019,3836:194-195+198.
[2] 吳永兵.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16:220-221.
[3] 黃永攀.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8,3902:271-272.
[4] 宋瑞卿.觀察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運用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8,3717:17-19.
[5] 王曉靜,唐曉紅.觀察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運用效果[J].醫(yī)學檢驗,2017,17(6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