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李瀟 曹陽
【摘 要】 目的:研究牙冠延長術治療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療效。方法:本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0月-2019年度10月的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總例數(shù)(選取對象)200例,采取抽簽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100例以及對照組100例,分別采取牙冠延長術治療方式與常規(guī)治療方式,分析并且對比兩組各項指標。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顯效喊著70例;有效患者20例;無效患者10例)與對照組總有效率(顯效50例;有效患者15例;無效患者35例)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2.01±1.21)分低于對照組疼痛評分(4.25±1.17)分(P<0.05)。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在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治療過程中采取牙冠延長術治療,取得顯著的治療療效。
【關鍵詞】 牙冠延長術;牙齦下牙體劈裂;牙體劈裂
【中圖分類號】 R78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35-02 ?近年來牙體劈裂發(fā)生率不斷增加,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屬于牙齒礦化現(xiàn)象,其常常難以發(fā)現(xiàn),隨著人體牙隱裂程度不斷加深,其裂紋常常滲透到人體牙本質中,從而引起牙痛,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口腔綜合修復術在臨床廣泛應用,能修復隱裂牙齒,改善患者病情,能修復患者隱裂牙齒表面,降低患者牙髓感染后的疼痛感,同時還能對患者口腔酸堿平衡進行調節(jié),預防患者發(fā)生新牙體劈裂情況。本次研究采用牙冠延長術治療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現(xiàn)匯總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0月-2019年度10月的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總例數(shù)(選取對象)200例,采取抽簽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100例以及對照組100例。觀察組:男57例、女43例;年齡范圍40歲-70歲內,100例患者平均年齡(54.12±1.25)歲。對照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范圍40歲-71歲內,100例患者平均年齡(54.17±1.29)歲。二者各項資料無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實施。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方式,應用基礎治療措施。觀察組實施:牙冠延長術治療方式。對患者牙斷端位置以及范圍進行確定,對鄰近協(xié)調性、術后齦緣位置進行分析,對術后齦緣位置進行初步確定,再將肉芽組織刮除,暴露患者牙槽骨、牙根斷面、根面,對患者殘冠折斷面、殘根實施觀察,進行骨修整以及骨切除方式,對齦瓣進行復位、修剪以及縫合等等,觀察其位置[2]。
1.3 觀察指標 兩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包括總有效率、疼痛評分、復發(fā)率??傆行拾@效、有效、無效,參考文獻[1]。疼痛評分采用VAS評分,評價患者的疼痛指數(shù),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6.0統(tǒng)計軟件研究分析,對于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研究中各項指標,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各項指標中(患者總有效率、患者疼痛評分、患者復發(fā)率)存在差異,則P<0.05表示兩組各項的指標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總有效率 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顯效70例、所占比為70.00%;有效患者20例、所占比為20.00%;無效患者10例、所占比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5.00%(顯效50例;有效患者15例;無效患者35例)(P<0.05),見表1所示。
2.2 對比疼痛評分 觀察組經治療后疼痛評分(2.01±1.21)分。對照組經治療后疼痛評分(4.25±1.17)分。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3 對比復發(fā)率 觀察組有1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1.00%。對照組有10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10.00%,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3 討論
據(jù)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口腔疾病發(fā)病率不斷增加,而牙體劈裂在口腔疾病中十分常見,一旦人體牙齒發(fā)生細小裂紋,易導致牙齒咀嚼功能受到影響,導致疼痛感發(fā)生,對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而對于上述情況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通過對患者實施牙冠延長術治療,取得顯著治療效果,能修復患者隱裂牙齒表面,降低患者牙髓感染后的疼痛感,同時還能對患者口腔酸堿平衡進行調節(jié),預防患者發(fā)生新牙隱裂情況。
充填術為常規(guī)治療方式,根據(jù)患者患牙部位使用充填材料,從而提供與患者鄰牙匹配的顏色,但是充填材料容易發(fā)生問題,導致牙隱裂復發(fā),從而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牙冠延長術治療主要是在常規(guī)修復術上發(fā)展的,清除患者已經受到破壞牙體組織,根據(jù)抗力、固位等原則對牙齒進行制備,最后采用特定材料恢復其功能和形態(tài),通過精細制作,能恢復患者患牙鄰接關系,能維持患者牙列完整性、保持牙周組織健康、使其邊緣密合,能恢復患者正常咀嚼功能[3]。同時在對患者實施修復過程中,患者牙體強度未顯著下降,能預防患者發(fā)生牙折情況,預防患者患牙受到創(chuàng)傷,能促進患者病變根尖周組織較快愈合。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5.00%(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分低于對照組疼痛評分分(P<0.05)。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在牙體劈裂達齦下較深部位患者治療過程中采取牙冠延長術治療,取得顯著療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常瑜.口腔綜合修復技術治療牙隱裂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3):160-161.
[2] 趙獻平,徐芳.早期牙隱裂活髓保存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2(5):664-666.
[3] 郭昌昱.根管治療與冠修復同步治療牙隱裂牙髓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9,46(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