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正香,四川省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大學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曾榮獲中國好校長、全國新教育先進個人、四川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宜賓市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自從2008年遇見新教育,牟正香就在新教育這條路上棲息、勞作、筑造、歌唱……靜靜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守住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夢想,用生命中最溫暖的一面照亮離自己最近的人。
牟正香老師這樣說:“十年來,我全身心致力于新教育實踐活動,從一個人影響到一群人,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校長,從一名校長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校長,最終獲得了‘中國好校長殊譽,這不能不說是新教育歷練了我,成就了我。”
編者按:新教育扮靚了新學校,我們奔新教育“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旗幟而來?!靶腋2皇敲辏粫奶焐系粝聛怼?,新教育的生活,充滿了做課程克難攻堅的艱辛和柳暗花明后的愉悅。新教育的幸福,來自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來自學生讀寫起步成功,來自用生命點亮生命的奇跡,來自敘州古老土地上綻放出斑斕的花團錦族。
“金沙從雪嶺而來,岷水經(jīng)青衣而至?!眱山咸幤鹄嘶?,且聽這邊的新教育學校把話拉……
2015年9月,我到任現(xiàn)在的學校組建隊伍,新建學校。怎樣設計組建方案,怎樣實施方案,這兩個事情需要我立刻明確。我認為,現(xiàn)在學校地址新、硬件新、師生新,這是天然的“新”;責任在心底告訴我:百姓有期待,社會待評價。在辦學上如果沒有吸引人的地方,還不算新;家長不認可,人心不穩(wěn),辦學也難維持。圍繞社會的期望,家長的需求,上級的尺度,我確定了“用生命點亮生命”的治校策略,要舉全校師生之力,辦出學校個性,來獲得社會認可。
一、每周一信,點亮教師的生命
2015年,我們的學校剛剛建立,所有一切都是新的。每年要從四面八方新進老師二十多名,這些老師都來自不同學校,已經(jīng)習慣著某一種管理,而在這里要接受新的理念、新的秩序,重塑自我。采取什么有力措施才能使這些教師迅速融入新環(huán)境?
我采用了寫信的方式。我每周給老師們寫一封信,針對老師們當下的思想認識,逐步引導。比如,教室里開設“晨誦午讀暮省”課程,就有老師抱怨負擔重了。我就針對這一事件,誠懇地以書信形式與大家交流:
人只有跳出舒適區(qū)才能向前邁上一步。你們從區(qū)外或區(qū)內(nèi)鄉(xiāng)鎮(zhèn)來到城區(qū)學校,被要求得稍高一點點,就覺得不舒服,是因為它超出了你以往學校的負荷,而你們想,若是經(jīng)歷一段時間這樣的不適,你們的思想以及工作效率,都會向前邁上一個臺階,這對自己就是突破,而你們也會瞬間熟悉另外一種舒適,不是么?人就是這樣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成長起來的。
當然,你們有選擇的權利,你們可以選擇呆在舒適區(qū),選擇用你們習慣了的方式工作,這都可以理解,但是,城區(qū)學校家長要求高,一旦家長不滿意了,你們就會陷入無限的困擾,到那時,你們怎么在這樣的名牌學校立足?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也相信共情的力量,因為兩個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nèi)容,情緒不對,內(nèi)容就會被扭曲。同時,每周我都會把教室里的好人好事回饋給當事人自己,讓其被自己看見,被同伴看見,被老師們看見,也被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看見。這樣,堅持每一封信用“底線+榜樣”的評價方法,對老師日常工作進行鼓勵性評價,讓那些優(yōu)秀的教師個體,率先成為學校最有力的依靠力量。
在這幾年里,我寫了100多封,共 40多萬字,在信中表揚了教師數(shù)千人次,明確教師努力的方向,展現(xiàn)身邊的榜樣,樹立身邊的標桿,觸動教師的靈魂,促進教師主動成長。每次信發(fā)出去后,總有老師擦身而過時,湊到我耳邊悄悄說一聲:“感謝校長對我工作的肯定,我會更努力的!”“校長過獎了,我還沒做得那么好呢,我爭取哈!”“校長,你的心真細,我們做的每一點你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蔽乙渤3D苈牭嚼蠋焸凃湴恋卣f“校長又表揚我了”,看到老師們帶著滿臉的幸福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就這樣,通過一封封書信的交流,老師們對教室里的工作,對新教育理念,逐步有了認同與歸屬感,不斷追尋著去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每月共讀,點亮教師生命
如何盡快提升老師們的素質(zhì)?我認為唯一便捷的方法是讀書。于是,我和老師們約定共讀。我購買了幾十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送給每一位老師。沒想到,有的老師說沒時間,有一些老師表示愿意嘗試,可是主張“不要做作業(yè)”,擔心“交流時,會不會根據(jù)發(fā)言的多少來評價?”經(jīng)過溝通,有14位老師愿意參加,6位老師共讀。
我們十四人建了“南瓜蝸牛”讀書QQ群,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圍繞全書主題提出重點閱讀并批注的章節(jié),提前兩周出預習題。線上共讀像和群里的人聊天一樣,說閱讀成果或困惑。逐漸,群里參與讀書會人數(shù)增多了,氣氛更加融洽熱烈。甚至,后來上線的老師要爬樓看前面的共讀發(fā)言。三年來,我們線上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日本佐滕學的《靜悄悄的革命》,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雷夫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研發(fā)了大大小小十多個課程……
三、每期敘事,點亮師生生命
第一學期,我們?nèi)V挥?2位老師,學校布置期末敘事后,老師們很抵觸。
經(jīng)過開會討論,我們認為老師們抵觸的原因是他們重考試輕反思,我們布置前沒有培訓教師,教師也沒有可依托的榜樣。因此我們決定,學科組、年級組活動,專題解決復習迎考的時間難題;郭明曉老師作“生命敘事”操作方法專項培訓;尋找班級敘事示范教師。
實施專題教研、培訓都很順利,但遲遲未能找到示范教師。我們再次檢討工作:教師沒有底氣,擔心搞砸;校長把老師的能力估計高了。怎么辦?
我決定當仁不讓:我先做教師的學校生命敘事,為老師們做學生的班級生命敘事提供“研討”的范式。我在郭明曉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從32個教師表現(xiàn)中抓眾所周知的事,概括出每位老師身上的閃光點。
如,給袁利云老師的評語是:
第一次認識你,是通過電話。當聽到你介紹自己名字那一瞬,因一字之差,我把你誤認為是我的女兒了。第一次見到你是這個暑假在山東五蓮,你的美麗、你的熱情讓我立刻對你產(chǎn)生了好感。接下來的相處中,你謙卑好學,總是追著種子老師們問這問那,我就認定了你,一棵新教育的種子破土而出了。后來,我們有緣在一起工作了,你身兼數(shù)職(教導主任、班主任、區(qū)語文兼職教研員、市國培班指導教師、陳勛工作室領軍人),整天像一個陀螺,一刻不停地轉動,多少個夜晚,為了學生學籍,為了教師們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你在電腦前耐心細致地指導,統(tǒng)計。干工作這么認真細致,干出來的事如此漂亮。特別是在學校教學計劃評選中,你的得分最高,你的計劃是當之無愧的優(yōu)秀計劃,你卻主動讓了優(yōu)秀名額,那一刻,我感動萬分。你的課堂親切溫和,如詩般的語言,展示了你深厚的文學功底。
頒獎辭是:你的溫婉、謙遜、熱情和執(zhí)著,就是印在師生心里的師德規(guī)范。你是天上飄著的那朵最美的云彩!
我給她頒發(fā)的是溫婉執(zhí)著獎。
就這樣,我寫了32位老師的評語,10859個字呈現(xiàn)出老師們生命的精彩綻放。
頒獎結束,就有26位老師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與喜悅,立即寫下了自己人生第一次接受生命敘事頒獎后的感言。如,語文教師林其蓁說:“校長幫助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同樣,當我們在25號把每個孩子的生命敘事傳遞給學生的時候,相信他們也是幸福的?!?/p>
就這樣,老師們順利地寫下了班主任、學科涉及學生的班級生命敘事。特別是藝體學科的老師,他們每人為300多個孩子寫下了學科敘事,都沒有抱怨一下。
四、每天說寫 點亮學生生命
“營造書香校園”活動中,有的孩子仍然在敷衍。各班便認真落實童喜喜的奇招,“讀寫之間說為橋”。
讀是輸入
2017年開年第一天,當晚我撰寫了《家校共育學習建議》,附上“天天喜閱”二維碼,向全校老師及每位新父母發(fā)出邀請,學習童喜喜倡導的新方法:以三言兩語寫感受、收獲或問題或以截圖或?qū)懜邢氲男问?,學校兩個月評一次獎。
第一次評獎,童喜喜在北京通過網(wǎng)絡給我們致辭,讓全場新教育人信心倍增。每次評選活動,對父母們發(fā)言次數(shù)、搶沙發(fā)次數(shù)、入選經(jīng)典留言等進行綜合評價,按參閱人數(shù)的40%評獎。
如:2017年敘府實驗小學“天天喜閱”有獎活動頒獎統(tǒng)計(見表1)。
說是橋梁
最初口頭作文是在課堂里進行的。老師出題,逐步引導,全班七嘴八舌地說出一篇作文。老師再把好的開頭、結尾、段落“拼湊”成一篇作文。
以三年級口頭作文《火龍果》為例。
首先,我拿出一個火龍果,問孩子們是否喜歡吃,請他們用一句話說一說。有個孩子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火龍果,我們?nèi)嗤瑢W高興得不約而同地‘哇了一聲,我騰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說,‘我喜歡吃?!?/p>
然后,我舉起火龍果,讓他們觀察它的外形。有的說這個火龍果是紅色的,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有的說它的樣子是橢圓形,比老師的拳頭大一些;有的說它的身上還有一些綠色圓三角形的小葉片,像穿上了一件威武的鎧甲。
接著,我拿起水果刀,把火龍果切成兩半,問孩子們看到了什么。有的說果肉雪白雪白的,上面還有許多黑色的小小的籽兒。有的說那黑色的籽兒像在白饅頭上撒著密密麻麻的芝麻,有的說像雪地里的小螞蟻。我又問,看到這么漂亮的果肉,想不想吃。教室里孩子們歡呼雀躍,都大聲說,“我要吃,我要吃?!庇谑俏野压夥职l(fā)給每個孩子,讓他們聞一聞氣味,嘗一嘗味道,然后再說一說。有的說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嘗一嘗味道酸酸甜甜的。
趁此時機,我還給大家介紹了火龍果的功效。在 “全班作文”一段段地說過之后,我讓孩子們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說,把整篇作文說出來,然后指名全班說。學生說時,我就用訊飛語記進行錄音,并自動轉化成了文字。
火龍果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火龍果,我們?nèi)嗤瑢W高興得不約而同“哇”了一聲,我“騰”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說,“我喜歡吃”。
于是,老師舉起火龍果,我們仔細一看,這個火龍果是紅色的,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它的樣子是橢圓形,比老師的拳頭大一些,身上還有一些綠色圓三角形的小葉片,像穿上了一件威武的鎧甲。
當老師把它一分為二時,只見它的果肉雪白雪白的,上面還有許多黑色的小小的籽兒,就像在白饅頭上撒著密密麻麻的芝麻,又像雪地里的小螞蟻。看著這雪白的果肉,真想咬一口。
老師把這個火龍果分成很多小塊,分給我們每人一小塊。我聞了聞,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嘗一口,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火龍果不但好吃,而且還有降火、美白皮膚的功效呢!平常大家可以多吃一點!
我把學生以上的口頭作文錄音上傳到班級QQ群里推廣。一些自愿參與口頭作文教學的老師組建專題工作群。每個年級確定了兩個班作為口頭作文實驗班先運行起來,實驗班級又建立口頭作文展示群。學生直接在有道云筆記里口頭作文,自動轉化成了文字。
寫是輸出
有米了,下鍋應該沒有問題。每天堅持組織學生說,一周說七篇,選其中一篇打印出來,反復讀,在讀中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再讀再修改,最后抄寫在作文本上,就算完成單元作文了。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感到輕松便捷,也就喜歡上寫作文了。
例:三年級學生銅銅家長參與《說寫課程》實踐后的感受:
我兒子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子漢”,思維活躍,風趣陽光,談起他感興趣的事情來,常常興奮不已,滔滔不絕。但一到寫作文就抓耳撓腮,只言片語,偶爾還急得眼淚直掉,仿佛語言與文字之間有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怎么也穿不透。學校倡導“口頭作文”半年來,或許是作業(yè)的要求,或許是習慣已成自然,孩子開始思考、整理和總結每天發(fā)生的碎片事件,逼迫自己從平凡中找到亮點,明確目標,每天都要知道自己要說什么,應該寫什么,什么自己擅長寫,什么自己想要寫。無奈也罷,自愿也好,孩子正在養(yǎng)成創(chuàng)作習慣。
令人欣喜的是,參加童喜喜的說寫課程培訓后,孩子借助童喜喜的《說寫手帳》,以閱讀為導向,在文章中細品好詞佳句,靜心共鳴。情景化,應用化,一邊問一邊練習,孩子從點到面都有了整體的提升。把所有問題串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布局嚴密的好文章。孩子通過模仿,情景轉換,引申到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化繁為簡,潛移默化,孩子學到了文章布局與要素,懂得了應用修飾,明白了首尾照應,關聯(lián)主題。
記得有一次孩子寫完作文后興奮地跑到我面前:“爸爸,爸爸,你看我在《雙色芙蓉花》口頭作文里用到了‘驚訝無比‘引人注目,是我一下就想到的。《我是媽媽的小耳朵》這篇口頭作文,爸爸,你看我用了‘呼應,回應了我的主題,你看不錯吧。”
就這樣,孩子似乎開始明白了文字與語言之間的關系,說出來是基礎,說得好了,還能改得更好。因為每周老師都要求孩子選一篇好的抄寫下來,拿到學校老師評講。這樣既促進他每天堅持說,又促使他要把說的內(nèi)容修改完善,并用上一些好詞佳句。這樣訓練,虛與實的屏障不“戰(zhàn)”而破!不僅如此,隱隱約約中,我還能感覺到孩子對“口頭語”與“書面語”能主動修正,固然還很生澀,但意向卻很明顯,這也算是個意外的“神奇”。
感謝學校、感謝老師,感謝童喜喜作家為孩子們提供的優(yōu)秀的讀物,為孩子們開創(chuàng)這樣的說寫課程。
這五年,我用生命點亮教師,教師用智慧點亮學生,學校用教育點亮學生的家庭,我深深體會到:心靈交互,是治校固有的路徑。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