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榮
會有這么一天的。
一塊一塊的磚頭,在建筑的下面,它們來決定一切。
苔跡,不只是歲月的陳舊。
螞蟻,或別的蟲豸,訪問著這些沉默的磚,它們或許爬出一個高度,它們沒有意識到墻也是高度。
有一天,這些磚頭會決定建筑的形狀。
富麗堂皇的宮殿或不起眼的茅舍,這些磚頭說了算。
上層建筑是怎樣的重量?
沉默的磚頭,寂寞地負重。它們是一根又一根堅硬的骨頭。
它們就是不說話,更不說過頭的話。
它們踏踏實實地過著日子,一塊磚挨著另一塊磚,它們不抒情,它們講邏輯。
風撞著墻,磚無言。風聲吹久了,便像是歷史的聲音。
五千年,二千年的傳說,三千年的紀實。
一萬茬莊稼,養(yǎng)活過多少人和牲畜?
雞啼鳴在一千八百零二萬五千個黎明,犬對什么人狂吠過二萬個季節(jié)?
一千年的戰(zhàn)爭為了分開,一千年的戰(zhàn)爭再為了統(tǒng)一。一千年里似分又似合,二千年勉強的廟宇下,不同的旗幟揮舞,各自念經(jīng)。就算一千年嚴絲合縫,也被黑夜占用五百。那五百年的光明的白晝,未被記載的陰雨天傷害了多少人的心?
五百年完整的黑夜,封存多少謎一樣的檔案?多少英雄埋在地下,歲月為他們豎碑多少豎在何處?陽光透過云層,有多少碑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之外?
我還想統(tǒng)計的是,五千年里,多少歲月留給夢想?多少時光屬于公平正義與幸福?
能確定的數(shù)字:忍耐有五千年,生活有五千年,偉大和卑鄙有五千年,希望也有五千年。
愛,五千年,恨,五千年。對土地的情不自禁有五千年,暴力和苦難以及小人得志,我不再計算。人心,超越五千年。
一
天空飄浮的不再是硝煙。
沒有硝煙的日子,已經(jīng)很久了。阻礙我們視線最多的只是未被溫潤的塵土,或者是生活中不再純凈的尋常事物。
雖然,依舊有人在行走中勞頓;雖然,工作和學(xué)習(xí)仍是我們使用最多的詞語。
早上升起的太陽,溫暖著幸福的人們,也溫暖著更多正在等待幸福的那些人。
二
我在旅行的路上,看到一個快樂的羊群,它們吃著春天里青嫩青嫩的草,它們給土地留下了開放的花朵,它們咩咩地叫著,它們?nèi)缓笥迫坏刈呱锨胺降纳狡隆?/p>
它們的高度,是發(fā)現(xiàn)了另一片草場。
我走遠的時候,聽到牧羊人的鞭聲,還有他信天游般的歌聲。
一圈木柵欄,是它們安靜的家園?
三
不想做英雄已經(jīng)好久了。
歷史中大悲大喜的事跡成為我記憶的守望。
從意氣風發(fā)到平靜,占去我三十年的光陰。
史書在我的書架上整齊地排列,我知道,歷史不會真正地沉睡。
開窗,讓東風吹。
今夜,我要做一個有理想的人。
四
吹去浮塵,世界就純凈了;
吹去陰霾,人間就光明了;
吹去噪音,我們的聲音就能傳得更遠了;
當然,還要吹去麻木,我的親人們充滿智慧,他們本來就應(yīng)該是清醒著的明白人。
東風再吹,如歌如曲,響在耳畔的旋律便是久違了的理想之歌。
五
開窗,讓東風吹。
今夜,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了……
長矛刺向空中,誰能記住剎那間空氣的傷痕?
無數(shù)種愿望,有時虛晃一下。
田野在冬季空曠,收割已經(jīng)完成,麥苗在雪后繼續(xù)地綠,麥芒的理想一定出現(xiàn)在下一個季節(jié)。
風車已杳然。
許多龐然大物喚起你斗爭的欲望,有時,連我也攥緊拳頭。坐著,坐成了內(nèi)心激蕩。
其實,你根本不知道怎樣出擊。
是敵人自己,在路旁委頓,倒下,一個接著一個。
只不過是,有些現(xiàn)象讓我們印象深刻,幾天前我割下一垅韭菜,幾天后,它們長得更加茁壯。韭菜,也瘋狂。
堂·吉訶德最后只有走向愛情,放下長矛和盾,瘦馬獨自用長尾甩動著古道西風。他手里的玫瑰花還未獻出,就已成為一批人的情敵。
浪花是怎樣地拍擊過巖岸?
平靜了,是的,一切都會平靜。
在那一天,忘卻一個男人一生的豪邁,正如忘卻一個女人一生的柔情。
亂云飛渡的時光早已屬于往昔的天空,看著這個世界,我們變回孩子,人類的一切成果將是我們的童話。
童話里沒有仇恨,童話里沒有欲望。那曾經(jīng)熾熱瘋狂的火山,淡淡地,如謊言編織的風景。
一生中所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是老人眼中的玩偶,更是先知們記憶中的寵物。
陽光參與后,還是大片的麥子更為壯觀。
空氣在麥芒上喊痛,麻雀在上方歡呼。
麥子熟了,土地可以述職。
氈帽形狀的糧倉開始被主人精心維護。
近處和遠方的面粉機準備否定每一個麥粒的獨立,大家庭似的面粉有著非凡的可塑性。
田野、犁溝、播撒種子的手臂;
冬天唯一能夠綠的莊稼,八哥鳥歡叫出人間的收成;
旱煙、農(nóng)人的臉及皺紋;
當我試圖還原這些,我其實已經(jīng)是面粉機的同盟。
在后麥子時代,生長的過程被忽略。
面粉是一種食糧,從麥穗上走下的麥粒,它們必須磨碎自己,必須重新彼此熱愛,然后必須混合。
風攀過斷垣,呼嘯而去。
初冬下午的陽光調(diào)整焦距,我看到一枚掌印深嵌在墻壁。
時光里總有一些烙印,它是無名者留給未來的旗幟。
掌上的生命線長而散亂,雖然生活注定充滿艱辛,但平凡者意志堅定。智慧線和事業(yè)線已經(jīng)模糊,這驗證了歷史檔案中永遠有一部分內(nèi)容屬于沉默。
它的愛情線被陽光照亮。
我一直相信,真實而生動的愛應(yīng)該在這樣的人手里。
城墻中那些與功名利祿有關(guān)的構(gòu)成,是已經(jīng)坍塌與風化的部分。
凡舉旗者,在冬天請來這里。
看看被陽光照亮的這枚掌印。
整個下午的時間可以給予一只螞蟻。
直徑10公分,高10公分。一截鋼管,把這只行進中的螞蟻圍在中間。
哈,小國的諸侯。
一只螞蟻與它的封地。
風吹不進來,疆界若銅墻鐵壁。初秋的陽光垂直瀉下,照亮這片100平方公分的國土。
青草數(shù)叢。
放大鏡下,看到江山地勢起伏。
這只螞蟻以轉(zhuǎn)圈的方式巡視江山,一個圓,又一個圓。然后,向鋼管壁攀援,最高的時候,它爬到鋼管的0.8公分處。接著,滑落。
這光潔無垢的10公分的高度!
一方諸侯又能奈何?
我移開這截鋼管。
這只螞蟻又畫了幾個圓,然后,隨便找了個方向,一路遠去。
一方小諸侯,重新自在旅途?
還是,從此一生顛沛流離?
——觀戴衛(wèi)國畫《執(zhí)燈的印度老人》
還有多少夜路需要我們執(zhí)燈而行?
可以吹滅一盞燈的氣流要認真盤點:被春天懶散的柳枝甩過來的細風,從深秋枯樹的落葉上一躍而起的壞脾氣,冰面上溜達而來的寒噤,這些都是一盞燈可能面臨的危機。
一盞燈存在的理由應(yīng)該是充分的:比如黑云壓城,比如伸手不見五指。更多的情形屬于日常的嘆息,它們慢慢變成心底的陰霾。
那些黑暗了自己的人,來吧,我為你提燈。
我把戴衛(wèi)畫中的老人重新規(guī)劃位置:恒河的彼岸,其時,正逢黃昏星在天空亮起。
無數(shù)仍在此岸的人,晚風吹響的河水是生活中怎樣的聲音?
如果四處張貼的承諾不能安放他們的心靈,請準備好下面的夜路:劃動生命之舟,彼岸有一盞燈,它不屬于虛幻的光環(huán),它是人們黑暗中的方向。
其實,畫中的印度老者可能就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長者,他們將滄??淘谧约旱念~頭,誰在迷途,燈光就為誰而亮。
假設(shè)的位置也許不是恒河,可能是虛實之間的沙漠和坎坷,如果年近花甲的我也會迷茫,我就把這幅畫認真收藏。
深夜,我站在畫旁。
當夜色如此龐大,一人執(zhí)燈是不夠的。
我愿意是又一個善良的人,手里捧著一顆能夠在黑暗中發(fā)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