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
“青春洋溢,自強不息,努力向前奔跑的姿勢,充盈著倔強與亮麗、果敢與堅毅。爭金奪銀,投身公益,始終高舉美善與溫暖、奮斗與責(zé)任的熊熊火炬,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披荊斬棘,奮勇搏擊!”這是高思恩當(dāng)選2019“感動山西”十大人物時的頒獎詞。
高思恩,一個先天左臂殘疾的女孩,從出生到長大,她都與抱養(yǎng)她的以收廢舊物品為生的奶奶相依為命。面對命運的不公,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感恩的方式笑對一切。她的人生跌宕起伏,但是扛過所有苦難后,終于寒門逆襲,蛻變成如今的模樣:山西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2020年已畢業(yè)留校)、國家二級運動員、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簡稱二青會)開幕式主火炬手、時代新人說全國總決賽銀獎獲得者、太原時代新人跑團(tuán)團(tuán)長……從孤女到學(xué)霸,從運動健將到公益愛心人士,高思恩一次次奮力書寫勵志人生。
高思恩和奶奶高占仙的家,兩室一廳一衛(wèi),滿共40多平方米。屋子很擠,除了幾件舊家具,還有一些廢舊紙箱堆在一角。不規(guī)則的客廳里,偌大的木制柜子矗在地上,顯得有些突兀,這些都是鄰居們淘汰的。事實上,不只家具,就連高思恩平時身上穿的衣服,都是鄰居們給的。
高思恩是奶奶在院子里撿的。
1994年7月的一天,太原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小院中,嬰兒的啼哭聲驚動了四鄰,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嬰躺在一個小紙箱里發(fā)出了生命的吶喊。眼看大雨來臨,一位年已六旬的老人將她抱回家中。老人名叫高占仙,她給這個苦命的嬰兒起名叫高思恩。
高思恩的小名叫“臭丫頭”,在她奶奶的眼里,起這樣的名字好養(yǎng)活——生活給了小思恩很多灰色,先天左臂殘疾。對高奶奶而言,平常收入來源于幫別人做零活、納鞋底、出去撿垃圾,要養(yǎng)活小思恩著實不易。
雖然從小就是奶奶的“跟屁蟲”,但這并不妨礙小思恩早當(dāng)家:6歲時,她就能把家打掃得干干凈凈。7歲那年,奶奶生了一場大病,幾天不能下床,于是小思恩踩著小板凳,學(xué)著用一只手洗菜、切菜,給奶奶做飯吃。從那以后,高思恩成了奶奶的好幫手,幾乎承包了所有家務(wù)活。
認(rèn)識高思恩的人都會無意識地忽略她的身體情況,總會忘記她是一只手。吃飯、穿衣、系鞋帶、洗衣、做飯、收拾家……生活中的大小事兒,高思恩統(tǒng)統(tǒng)不在話下,而且做得利落嫻熟。
“奶奶從小就跟我講張海迪的故事,只要我努力,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备咚级髡f,她不覺得自己跟別人有何不同。
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些廣告牌時,小學(xué)文化水平的高奶奶也會教高思恩識字。慢慢地,高思恩懂得了,小孩兒長大了就要去上學(xué)。由于是撿來的孩子,高思恩沒有戶口,無法正常入學(xué)。
高奶奶開始東奔西走,不知道求了多少人、說了多少好話、流了多少淚……在高奶奶鍥而不舍地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祖孫倆的情況。最終,在市教育局、市殘聯(lián)和迎澤區(qū)流沙坡小學(xué)田校長的幫助下,高思恩終于背起書包,走進(jìn)了盼望已久的校園。
開學(xué)第一天,高奶奶帶著高思恩沿路記標(biāo)識、看路標(biāo)。高奶奶說,白天她要撿拾廢品,還要打零工,無暇接送孩子,只能讓她獨自回家。那時,高思恩已經(jīng)7歲半了,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跟著一年級后半學(xué)年的同學(xué)一起學(xué)習(xí),有媒體持續(xù)跟進(jìn)報道。高思恩清楚地記得,有位記者跟她說:“只有好好學(xué)習(xí),你才能有出路,將來才能報答奶奶?!边@句話,一直深深烙在她心里。
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高思恩像風(fēng)一樣追逐著陽光——在太原橋東新街小區(qū),居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瘦弱的女孩,靠單臂托著打包好的廢品,從五樓一趟一趟地搬到一樓,再整理到小推車上,邁著吃力的步伐,無數(shù)次地穿梭在附近的街巷里,遇到坑坑洼洼的路面時,更是艱難前行。
為了多賣幾元錢,高思恩每次都到離家很遠(yuǎn)的一個廢品收購點去賣,不知有多少路人會投來異樣好奇的目光,這一切她都坦然面對。她心里只想著這幾天的廢品收購能否漲點價,讓奶奶的辛苦付出多點回報。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里扛面、搬柜子等力氣活,高思恩更是從不讓奶奶插手。
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高思恩和奶奶在一起卻很開心,她很珍惜有這樣一個疼她、愛她的奶奶。她和同齡女孩追求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更不羨慕別人家小姑娘擁有什么,擁有奶奶對她而言就足夠了。
高思恩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萬眾矚目。2019年8月8日,二青會開幕式,她作為主火炬手之一,點燃了主火炬裝置,現(xiàn)場氣氛熱烈,歡聲雷動。高思恩在朋友圈發(fā)文感慨:“這是一生中最難忘、最珍貴的經(jīng)歷,這份責(zé)任是重托,是使命,更是時代的召喚,這份榮譽屬于我們每一個奮斗中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