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巍
最早知道貝加爾湖,是源于蘇武牧羊的故事。摹想中的貝加爾湖是一個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的不毛之地,那里空曠寒冷,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應(yīng)該都是冰天雪地。
8 月的一天,經(jīng)過3 個多小時的飛行,北京—伊爾庫茨克—落地,轉(zhuǎn)大巴,一個小時后,我就站在了多年來心心念念的神秘之地——貝加爾湖畔。這座距今2500 多萬年的淡水湖,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亞西南角,是世界上儲水量最大、水位最深的內(nèi)陸湖。從地圖上看,貝加爾湖就像一彎藍色的月牙鑲嵌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東南部。碧空下,一望無際的貝加爾湖清澈湛藍、波光粼粼,宛若一位柔美的少女,靜臥于天地之間。
游貝加爾湖的人大多都住在利斯特維揚卡鎮(zhèn),人們簡稱它利鎮(zhèn)。利鎮(zhèn)是一個人口稀少、地形狹長的人工環(huán)湖小鎮(zhèn),這里有靜謐的沙灘和美麗的湖岸線。利鎮(zhèn)居民不多,房屋多為俄羅斯風情的木結(jié)構(gòu)小樓。居民院子里種滿了各種花卉,8 月的高溫加之充沛的雨水,院內(nèi)的植物瘋狂地吮吸夏日的強光和雨水,茂盛的枝葉和渾圓的漿果探出柵欄,與院外肆意生長的植物連為一體。國內(nèi)隨處可見的蒲公英似乎在這里找到了理想的棲息地,葉片肥碩油綠,像我們?nèi)粘J秤玫牟げ恕?/p>
利鎮(zhèn)的主干道是一條濱湖大道,道路一側(cè)毗鄰貝加爾湖,另一側(cè)是咖啡館、雜貨店、自由市場和小型酒店。因為人流有限的緣故,這里的店鋪規(guī)模一般不大,售賣的大多是俄羅斯特色的熏腸、奶酪、伏特加等食品,蔬菜、水果很少。街面上走著三三兩兩穿短褲、背心、T 恤的游客,悠閑地享受著一年中最美好的夏日時光。
利鎮(zhèn)距伊爾庫茨克市60 多公里,成為連接現(xiàn)代城市與古老湖泊的一座驛站。當年靠騎馬或腳力方能抵達的貝加爾湖,如今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就能從伊爾庫茨克到達利鎮(zhèn)。便利的交通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來此觀光游覽,人們在這兒休憩、凈心,沉淀平日紛雜的心緒,寄托蟄伏的各種情思。
8 月的利鎮(zhèn)是蘇醒的貝加爾湖最完美的腳注。
乘坐環(huán)湖小火車是近距離觀賞貝加爾湖不錯的選擇。一大早,冒著時疏時密的陣雨,我們踏上了環(huán)湖小火車。這段全長80 多公里的鐵路修建于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主政時期,是環(huán)貝加爾湖很短的一部分,也是貝加爾湖歷史遺存和自然景色最宜人的一段。
今天,橫貫伊爾庫茨克市的安加拉河畔佇立著雄偉的亞歷山大三世雕像,人們仰視他、紀念他,更多的是感念他在位時,力主修建的這條充滿艱險和挑戰(zhàn)的環(huán)湖鐵路。這段鐵路既是歷史的記錄和見證,也是游人全方位領(lǐng)略湖岸風光的最佳交通方式。
火車以 20 公里的時速緩緩行駛,車廂里各國觀光客漸漸停止了說笑,沉浸于窗外的美景中。影像的主體是形態(tài)各異的白樺樹和落葉松,路邊飛逝而過的色彩繽紛的無名野花,還有散落在樹下星星點點的野蘑菇,目光所及,植物、水域、山石,一切都是自然原始的樣子。
終于看到貝加爾湖了!人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紛紛起身,擠靠在湖邊一側(cè)的車窗前拍照、錄像。云霧籠罩下的貝加爾湖變幻著神秘的面孔,時而碧波微瀾,時而迷霧繚繞,湖面盡頭黛藍色的遠山在白云的包裹下,朦朧而又真切。一種令人窒息的大美之潮奔涌而來,頃刻間淹沒了我。節(jié)奏分明的車輪聲、歡快的俄羅斯民歌與窗外浩渺的湖光山色融為一體。車廂里忽然響起了熟悉的旋律——李健吟唱的《貝加爾湖》:“在我的懷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風沉醉,那里綠草如茵……”貝加爾湖,深情而靜默地凝望著我們。
奧利洪島是貝加爾湖 27 個島嶼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約700 平方公里,被稱為貝加爾湖的“心臟”。奧利洪島是近距離觀賞貝加爾湖的首選。乘擺渡船登島,再乘“戰(zhàn)斗機”式越野車赴胡日爾村。
嚴格意義上講,奧利洪島上沒有路,最好的路就是砂石路。俄式吉普在崎嶇不平的路面和森林里“鉆”行,一下子爬上凸出地面的巨大樹根,遂又忽地跌入樹坑,車內(nèi)已是人仰馬翻。終于到了奧利洪島最北端的合波角,青灰色的山石直插湖中,仿佛沉睡了億萬年的巨獸,冷峻而漠然。
奧利洪島上能看到最多的動物就是海鷗。清晨,細膩綿軟的沙灘上,一群群海鷗或盤旋翱翔,或悠閑踱步,它們是島上真正的主人。傍晚時分,我們乘船去湖中探尋海鷗的大本營——海鷗島。遠遠望到湖中一座小島上站滿了密密麻麻哨兵似的海鷗。游客們開始投食,成群的海鷗瞬間興奮地尾隨著船尾,時而升騰,時而俯沖,上下翻飛,鳴叫著爭搶食物,場面熱烈而壯觀。
夕陽籠罩了天空,橘紅色的霞光將貝加爾湖染成了童話世界。湖面上停泊著剪影般的輪渡,海天一色的光影中,游人們在沙灘上嬉戲拍照,久久不愿離去,靜待湖面上最后一抹夕陽一點一點地隱去。
落日下的貝加爾湖,像一幅濃得化不開的水墨畫。
貝加爾湖附近有兩個博物館,一個是位于利鎮(zhèn)以西安加拉河口的自然博物館,另一個是位于貝加爾湖西岸的民俗博物館。
貝加爾湖的島嶼和湖岸周圍覆蓋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多樣的動植物和自然地貌、遠古民俗和宗教圖騰在這里交匯。
自然博物館是貝加爾湖的微縮版,這里陳列著多種湖岸動物的骨骼和標本,再現(xiàn)了湖中動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湖岸的地質(zhì)變遷。其實,貝加爾湖本身就是一座珍貴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一部厚重的生物學、地理學、環(huán)境學教材和自然研學基地。據(jù)介紹,當?shù)匦W三年級已開設(shè)了貝加爾湖學課程,目的是讓孩子們從小了解貝加爾湖,更好地保護大自然的遺存。已有幾百年歷史的貝加爾湖民俗博物館再現(xiàn)了當?shù)鼐用袷来文恋纳罘绞胶途赖哪窘Y(jié)構(gòu)建筑。
流連中,一陣激越渾厚的男聲混音把我拉進了一座木質(zhì)教堂,三位身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民間藝術(shù)家正在引吭高歌。歡快的旋律、純美的音質(zhì)令人血脈僨張,挪不開步子。游牧民族率真豪爽的性情在歌聲中彰顯綿延。
距今千萬年的貝加爾湖已然成為古老地球的見證者。草木榮枯、日升日落,變化的是湖外的世事萬物,不變的是深邃的湖水和靜默的巖石。人們崇敬貝加爾湖,緣于貝加爾湖壯美的景色和多變寒冷的自然環(huán)境,更敬畏于它創(chuàng)世之初的純凈與無暇。
天地蒼蒼、湖水微瀾,喚起了我對所愛之人的回憶。晚霞照在臉上,暖暖地直抵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