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
那年大姐18歲,紡織廠招工,父親讓大姐去紡織廠當工人。大姐搖頭說,她不去,不識字去工廠怕玩不轉(zhuǎn)機器,讓人家笑話。母親勸大姐,聽說好幾位報名的姑娘,都沒讀過書,不識字到了單位可以學,錯過了這個機會就會錯過一輩子。大姐固執(zhí),任憑家人如何勸說,她就是不去報名。母親沒辦法,直罵大姐沒出息。
大姐真是沒出息,從小就沒出息。到了上學的年齡,母親把她送去學校,母親前腳剛走,她后腳便溜了出來,屢次逃學沒少挨母親的笤帚疙瘩,但她就是不愿讀書,喜歡“家里蹲”。大姐別看不是學習的料,做家務、種地卻是好手。母親一共六個孩子,我們兄妹五個都是大姐看大的。
母親是小腳兒,農(nóng)活兒干起來吃力,父親又在外地教書,家里的重擔早早落在年幼的大姐肩頭。大姐不愿上學,就樂意在地里干活兒,母親便如了她的意,故意挑地里的重活兒讓大姐干,想用這個方法逼大姐去學校,但這個法子對大姐無效,她寧可在地里揮汗也不愿去學校讀書。母親哀嘆,這丫頭天生地里刨食的命。
父母一直覺得虧欠大姐,家里六個孩子就大姐沒讀過書,而且從小就照看弟妹,干地里的累活兒。所以父親才四處求人給大姐淘得一個紡織廠招工的名額,但大姐就是不去,無奈只好將這個名額送給了表姐。
大姐28歲才將自己嫁了出去,在當年算是老姑娘了。按說給大姐提親的人很多,但大姐挑肥揀瘦,把自己耽誤了。后來大姐嫁了老實巴交的姐夫,大姐說圖他人好,家離娘家近。母親說,大姐沒出息,多大也離不開娘。
大姐今年82歲了,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當年表姐頂替大姐去了紡織廠當了工人,后來嫁了個醫(yī)生,一輩子不愁吃喝,大姐本應也是這個命運,卻因當年的錯誤決定和鐵飯碗擦肩而過,吃了一輩子苦??纱蠼悴⒉缓蠡诋敵跄莻€決定,大姐說若是那年她去了紡織廠,頂多一個月回家一次,家務活兒、農(nóng)活兒便會落在母親一人肩頭,她不忍心這么做,所以才撒謊說自己不愿去。后來我才知道,大姐晚婚也是為了幫母親拉扯大弟妹。
原來,大姐的“沒出息”里隱藏著對家庭的擔當和責任,我們卻誤會了她這么多年。
(王文炎摘自《黔東南日報》2020年5月15日/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