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良
摘?要:當前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工程中應用廣泛,市政道路質量直接關系市民出行安全,因此施工單位施工中需對施工技術經驗不斷總結,做好技術更新。本文在簡單闡述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控制施工技術的必要性基礎上,對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市政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
文章編號:2095-4085(2020)08-0096-02
市政道路為我國現(xiàn)代化城市交流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不僅關系到城市規(guī)劃的綜合效果,更是維系城市貿易經濟的橋梁。市政道路多為瀝青路面,因此施工中應運用相關技術確保道路質量,提高瀝青路面耐用性。
1?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控制施工技術的必要性
對于市政工程來說,瀝青路面施工為一項重要施工環(huán)節(jié),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同市政工程整體效果直接相關;瀝青路面施工效果更是同行車安全性及舒適性直接相關。如果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不過關,道路安全無法確保,不僅交通擁堵,還會給人們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為此施工單位在道路施工過程中需對瀝青路面施工情況全面掌握,采取最適合的施工技術,這樣才能確保道路整體施工質量。
2?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
市政工程道路路面材料多是瀝青混合材料,如操作不當施工中易出現(xiàn)很多質量問題,所以施工中需對多種技術手段靈活運用。
2.1?施工前準備
市政工程建設特殊,道路施工同整體工程質量息息相關,施工前需進行多角度分析,分析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為施工后續(xù)能順利進行提供便利條件。施工人員應按路面環(huán)境備齊施工設備及施工材料,明確施工人員工作內容,為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2.2?混合料的配制及運輸技術
用瀝青混合料鋪設路面能提高路面的韌性,最大限度減少市政路面的腐蝕問題,但是混合料配制中需對配制質量嚴格控制。第一,瀝青混合料配制中可利用間歇式攪拌裝置控制混合料攪拌時間,每次攪拌時間約50~80s,以混合料攪拌均勻作為拌和時間的控制標準。第二,瀝青混合料拌和過程需對拌和狀態(tài)進行對比,確保拌和均勻。混合料拌和后憑肉眼觀察應看不出花白料嚴重分離,隨后需嚴格控制拌和中的工藝。拌和中礦料的溫度需保持在160~180℃溫度范圍,拌和中所產生的粉塵應回入到攪拌裝置內去除,嚴格參照配合比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拌料,確保不同組分配料的恰當比例,配料按比例配置攪拌后加入適量礦粉,并用熱瀝青進行拌制及噴灑,保證瀝青混合料沒有結團的現(xiàn)象。
瀝青混合料攪拌均勻之后,應選擇大噸位自卸車運輸,運輸中還需參照混合料利用率及路面長度、路面距離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運輸車輛,以確保路面施工中材料運輸不會中斷。運輸中需重視放料順序,遵循“先中間后兩邊”擺放原則,對裝卸車輛合理移動,否則瀝青混合料運輸極易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為確保瀝青混合料運輸中的質量,不僅需合理選擇運輸車輛,同時還需將材料表面用帆布遮擋,做好防雨及保溫措施,避免運輸中出現(xiàn)問題。
2.3?瀝青路面混合料的攤鋪技術
瀝青混合料施工中需對攤鋪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控制。(1)攤鋪前需對路面下層面仔細檢查,將路面用風機吹干,打好透層油,用聚酯長絲粘合作為土工織物,單位質量≤160g/m2,厚度<2.0mm,熔點>210℃,斷裂強度>8kN/m[1]。(2)選擇適合攤鋪設備對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攤鋪,攤鋪中需對攤鋪機械相關參數(shù)進行控制,如攪拌機的產量,攤鋪的厚度、寬度等,確保攤鋪速度均勻,多以2~6m/min進行攤鋪,攤鋪中不得出現(xiàn)間斷,不能對攤鋪速度隨意切換。如需對多層材料鋪設,每層材料接縫需保持錯開狀態(tài),2層材料接縫應>150mm,橫向錯縫>1m[2]。(3)如遇十字路口或交叉口需通過專業(yè)技術對混合料進行更換操作,等待路段上層瀝青混凝土需加入抗車轍劑,降低成型路面滲透性,增加混合料承載力,且高溫下抗車轍劑還能讓路面變形部分盡快恢復彈性。攤鋪中一旦發(fā)現(xiàn)攤鋪問題需即刻拆除重鋪,確保整體攤鋪質量。(4)攤鋪結束進行初壓操作,此時混合料的溫度應控制于140℃左右,選擇雙杠壓路機,速度3km/h,碾壓路線保持順直,不能變線,一旦出現(xiàn)變線需原線退回。
2.4?瀝青路面的接縫壓實處理技術
瀝青路面施工中需做好壓實處理工作,避免出現(xiàn)接縫。(1)考慮到梯隊作業(yè)特點多應用熱接縫處理方式,碾壓中預留20~30cm不進行任何處理,完成剩余攤鋪后通過騎縫碾壓來消除縫跡。(2)半幅施工作業(yè)下熱接縫操作性差,此時應人工順直刨縫,邊緣清理后,撒黏層瀝青,結束面層重疊寬度5~10cm,對結束面適當碾壓,并在此處鋪設10~15cm新鋪層,并在此碾壓壓實。(3)對縱向接縫需布置多臺攤鋪機共同施工,這樣可提高接縫的壓實效果。(4)對橫向接縫需先用3m直尺對接縫端部進行檢查,切除多余部分,將適量瀝青涂于端部,通過雙輪鋼筒式壓路機處理接縫,新鋪層伸入寬度應達到15㎝,每次碾壓結束后都需以15cm每次移向新鋪層,持續(xù)作業(yè),將整個新鋪層壓實后再進行縱向碾壓。
2.5?瀝青路面碾壓、防水技術
路面平整性直接影響車輛行駛效果,施工后需對路面分三個階段(首壓、復壓、終壓)進行碾壓,碾壓中重視溫度控制,并結合實際情況控制碾壓速度,確保路面壓實層≤100mm,壓實度、平整度達到施工要求。鑒于城市雨水酸性較大,還應對路面做好防水施工處理。施工中結合路面的實際情況通過瀝青混合料等材料對路面做好橫坡、排水口設置,讓路面雨水能方便通過排水口排出。排水口設計好還應用金屬網進行防護,防止污物堆積導致堵塞。此外還需對路面橫坡等結構做好檢驗,確保這些結構排水能力達到要求,確保瀝青路面使用中不會因積水影響到人們正常出行。
3?結?語
總之,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政府對市政道路質量越來越重視,瀝青路面可減少路面破損,提高市政道路韌性,因此施工中施工單位應重視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做好混合料配制、運輸、攤鋪、接縫處理、路面碾壓、防水處理等技術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質量,這樣才能更好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鐘吉波.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維護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05):268-269.
[2]姚東.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四川建材,2019,(0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