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博
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無級變速器的組成以及工作原理,然后從皮帶式、金屬帶、金屬鏈以及新型結構四種類別無級變速器介紹了當前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國內(nèi)獨創(chuàng)的活齒無級變速器,最后指出當前我國無級變速器在汽車變速器領域的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無級變速;壓力鋼帶;HNCVT
一、無級變速器概述
變速器是車輛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對整車的動力性、經(jīng)濟性和舒適性等有著重要影響。在早期的汽車發(fā)展進程中,人們就意識到了在發(fā)動機與傳動系之間實現(xiàn)無級變速調(diào)節(jié)才能使汽車達到理想的行駛工況。無級變速的概念最早由達·芬奇提出,但直到1958年,荷蘭人Hub?Van?Doorne?才設計出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CVT無級變速箱。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技術即無級變速技術,它采用傳動帶和工作直徑可變的主、從動輪相配合來傳遞動力,可以實現(xiàn)傳動比的連續(xù)改變,從而得到傳動系與發(fā)動機工況的最佳匹配。
無級變速器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機械傳動機構、變速控制機構、液壓控制和電子控制[1]。其中核心結構由傳動帶、滑輪、移動錐盤等組成,傳統(tǒng)摩擦式傳動帶部分采用的是V形鋼帶。主、從動輪部分由兩個滑輪構成,一個滑輪由兩個間距可變化的錐盤構成,V型鋼帶置于這兩個錐盤的凹槽內(nèi)。CVT具體工作原理如下,由高擋位變到低擋位,主動錐盤加大對傳動帶的壓緊力,使其向外邊緣移動,增大旋轉半徑;相反,從動錐盤減小一定的壓緊力,使其旋轉半徑減小,從而實現(xiàn)了由小圓帶動大圓到大圓帶動小圓的變化,傳動比降低,這樣便從低擋位變到高擋位。壓緊力的逐漸變化帶動旋轉半徑的逐漸變化最終產(chǎn)生無級變速效果。
二、無級變速器研究進展
機械無級變速器廣義上分為定軸式、行星式、牽引式、行星式以及變節(jié)距式[2]。由于前四種無級變速器發(fā)展較為低迷,所以上文所提出的無級變速器相關概念便是圍繞變節(jié)距式無級變速器,變節(jié)距式無級變速器是近年來發(fā)展最快的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傳動帶的材質(zhì)和結構可以采用不同的傳動介質(zhì),主要有皮帶、金屬帶、金屬鏈以及新型結構等。
(1)皮帶式CVT。皮帶式CVT的主要優(yōu)點是價格低廉,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機械。但是該變速器中皮帶動磨損和發(fā)熱非常嚴重,大大降低了使用壽命,需要頻繁地更換皮帶以達到連續(xù)工作的目的。另外皮帶在工作過程中的打滑也降低了傳動的精確度,因此只能應用于對速度控制要求不高的情況。日本學者廣瀨聡等[3]指出采用皮帶式CVT的前輪驅動車銷售正在日本國內(nèi),以及北美、亞洲等市場逐漸擴大份額。阮天林[4]指出在早期摩托車踏板車中,由于結構限制,最常采用齒形皮帶無級變速器,這種V形皮帶又稱同步帶。重慶大學任大鵬等[5]研究了這種摩托車V形皮帶式無級變速器的力學分析模型,并給出了傳動效率的改進方法。
(2)金屬帶式CVT。金屬型帶CVT是目前在汽車上應用最多的一種無級變速器,與皮帶CVT相比,它有更大的傳動能力,效率比皮帶式CVT略高。這條金屬帶一般又稱壓力鋼帶,專利來自德國博世公司。在博世第一代壓力鋼帶問世前,金屬帶如何解決變軌帶來的擠壓力作用下的打滑現(xiàn)象是一大難點,但博世采用推力單元和多層金屬環(huán)的組合很好的解決了這樣的難題,博世鋼帶的局部構造以及橫截面如圖1。目前,博世已經(jīng)研發(fā)和生產(chǎn)出24/6、24/9、24/12以及30/10四種型號鋼帶。當然,國內(nèi)外學者對于金屬帶式CVT本身的相關研究發(fā)展也十分重視。在傳動效率上,BONSEN等[6]采用實驗方法對金屬帶式CVT的夾緊力進行了研究,并從滑移率角度分析提出了夾緊力控制的策略。國內(nèi)東北大學程乃士教授以及吉林大學張伯英教授等對金屬帶式CVT的液壓控制原理以及液壓系統(tǒng)的模型進行了研究。王紅巖等[7]對金屬帶式CVT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進行了分析,構建整車動力傳動系統(tǒng)模型?;谙嚓P領域學者的成果,日本的加特可(Jatco)企業(yè)以及愛信派系等專門生產(chǎn)變速箱的企業(yè)都在將CVT技術不斷革新,同時變速器的更新?lián)Q代也隨之而來。日系的天籟,奇駿,歐藍德等車系采用了CVT7,CVT8等新型金屬帶式CVT變速箱。
圖1?鋼帶的局部構造以及橫截面
(3)金屬鏈式CVT。鏈式CVT與帶式CVT結構原理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傳統(tǒng)的帶型被嚙合鏈條取代。帶式CVT在進行扭矩的傳遞時,需要依靠推力單元之間的推力。對于鋼鏈式CVT來說,需要依靠拉力來對扭矩進行傳遞。帶式CVT是由金屬層層疊加到一塊的,因此每一層金屬半徑會產(chǎn)生細小的差別,因此金屬帶之間的蠕動就會產(chǎn)生。但是,鏈式CVT由于其自身結構的特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自然也能夠傳遞更大的扭矩。最早金屬鏈式的產(chǎn)生,在于博世對CVT核心技術的封鎖,所以奧迪聯(lián)合舍弗勒公司就想到用鏈條式的鋼帶作為錐盤間的傳動裝置。德國GCI公司則設計出了一款銷軸不等長的CVT鏈條,即采用兩款不同的銷軸進行摩擦動力傳遞,這種傳遞方式在只有滾動以及靜態(tài)接觸,不會產(chǎn)生相對滑動,銷軸根據(jù)鏈條的運動通過滾動改變接觸位置。Neumann等[8]對鏈式無級變速器中的鏈片和滾銷的幾何形狀進行優(yōu)化,以降低運動過程中的噪聲,并建立了鏈式無級變速的動力學模型。馮增銘等[9]將與鏈板接觸的滾銷輪輪廓型線優(yōu)化成漸開線,并利用心形線改進了銷軸對滾型線,開發(fā)了一款新型滾銷鏈式CVT傳動系統(tǒng)。目前,豐田、雷克薩斯等品牌的混動車型也都有采用鏈式CVT變速箱。
(4)活齒式CVT(HNCVT)。在新型CVT的研制方面,北京維艾迪公司所研發(fā)的HNCVT獨居特色,該變速箱的實驗機搭載在東風猛士上,能夠承受猛士550Nm的高扭矩。與前文提到的幾類CVT相比,HNCVT無疑在承受扭矩輸入上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铨XCVT變速箱在兩個錐輪間增加幾組活齒單元,如圖2。當主、從動輪旋轉時,活齒單元上的齒片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出從而與帶有齒形鋼帶實現(xiàn)嚙合傳動。由于齒片是自由活動的,所以仍然可以實現(xiàn)無級變速。另一方面,HNCVT采用電機控制錐輪,而傳統(tǒng)CVT通過液壓系統(tǒng)操縱,所以在重量、成本以及零部件的數(shù)量上HNCVT也更具有優(yōu)勢。但HNCVT也有一定缺陷,活齒變速箱能夠承受高扭矩在于采用了嚙合傳動,而能夠承受多高的扭矩則取決于活齒片的厚度和寬度。這就意味著提高承受扭矩的同時變速箱的體積也會隨之增長。這對于乘用車市場在車輛空間利用上力求最大化乘坐空間,留給動力總成的越來越少的現(xiàn)象來說是一個需要取舍的難題。
圖2?HNCVT局部結構
三、結語
我國在自主研發(fā)變速器領域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仍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相較于國外仍有一定差距,應當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究進展。無級變速器與在汽車自動變速器領域大熱的AT、DCT等中相對處在小眾化的地步。日本、德國等國外車企在CVT領域仍走在前列,但國內(nèi)維艾迪等汽車科技公司也能夠自主研發(fā)新型CVT技術,盡管HNCVT體積大等劣勢存在,但可以從活齒片本身的材料等方面考慮進一步提高抗扭矩的能力??傮w上,我國目前無級變速器的發(fā)展仍處在緩步提升階段,而無級變速技術本身相信在進一步的研究發(fā)展中能夠投入應用到各個領域中。
參考文獻:
[1]周有強,崔學良,董志峰.機械無級變速器發(fā)展概述[J].機械傳動,2005,29(1):65-68.
[2]邢偉.機械式無級變速器技術綜述[J].科技尚品,2017,(5):176.
[3]廣瀨聡,茂木靖裕,彭惠民,等.先進的無級變速器技術[J].國外內(nèi)燃機,2016,48(3):20-25.
[4]阮天林.淺談無級變速傳動機構的檢修(1)[J].摩托車技術,2012,(3):73-76.
[5]任大鵬,秦偉.摩托車V型皮帶式無級變速器的力學分析[J].機械傳動,2005,29(2):21-24.
[6]Klaassen?T?W?G?L,Bonsen?B,Meerakker?K?G?O?V?D,et?al.The?Empact?CVT:modelling,simulation?and?experim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lling?Identification?&?Control,2008,3(3):286.
[7]王紅巖,秦大同,周云山,等.汽車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綜合控制的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0,036(002):38-41.
[8]Neumann?L,Ulbrich?H,Pfeiffer,F(xiàn).Optimierung?der?dynamik?einer?CVT-kette;Optimisation?of?the?dynamics?of?a?CVT-Chain[J].VDI?Berichte,2005:269-285.
[9]馮增銘,浦前帥,程亞兵,李俊龍,羅彥茹,劉廣武,常奇志.一種無級變速用滾銷鏈[P].吉林:CN102635667A,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