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冰
“所有人的人生中都有一次或那么幾次,值得所有人起立為他鼓掌。”
—《奇跡男孩》
2019年,電影《奇跡男孩》刷爆朋友圈。主角奧吉面部天生有缺陷,為此遭遇諸多嘲笑和欺負,但他并沒有放棄,最終在家人、親友的幫助下重拾自信,笑對人生,成為人人為之鼓掌的“奇跡男孩”。
在中國云南,也有這樣一個孩子。她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2歲時被宣判只能活到4歲。如今,她不僅活到了18歲,更以607分的成績如愿考入四川外國語大學。她的故事不是由小說改編的,而是一場與疾病戰(zhàn)斗、為尊嚴而搏的真實逆襲。
她就是中國版的“奇跡女孩”—徐瑞陽。
父母的態(tài)度決定孩子的出路
2003年11月,北京兒童醫(yī)院,2歲的徐瑞陽在爸爸徐俊波的懷里被醫(yī)生宣判了“死緩”:“她得的是脊髓性肌萎縮癥,讓孩子吃好喝好吧,她最多只能活到4歲。”徐俊波和愛人辛問禾不死心,先后又去了3家北京知名醫(yī)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未來等待瑞陽的,是肌肉不可逆地萎縮,骨頭嚴重變形……
同為教師的徐俊波與辛問禾是一對不太一樣的父母,面對醫(yī)生的定論,他們固然難過,但當聽說這個疾病是四百萬分之一的發(fā)病率時,率先想到的并非為什么是我們,而是:“這個四百萬分之一的小生命落在我們的手上,是一個特殊的禮物,我們得善待她啊?!?/p>
幼兒不知愁滋味,趴在爸爸背上的小瑞陽還不知道醫(yī)生的話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問爸爸:“咱們什么時候去故宮?。俊庇谑?,他們抱著瑞陽把探病之旅變成了旅行。
在北京,他們一家三口去了頤和園、長城、故宮、北大、清華……在返回云南的飛機上,瑞陽問爸媽:“我什么時候還能再來北京?”孩子天真的提問讓徐俊波和辛問禾交換了一下眼神,徐俊波回答:“每個寒暑假,爸媽都會帶你出去,去更多更遠的地方?!?/p>
身為父母,他們知道自己無法決定孩子生命的長度,可是,從瑞陽被確診的那一天開始,他們決定不做生命倒計時,而是默默地增加女兒生命的厚度,要給上天派發(fā)給他們的這個禮物扎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他們覺得,這是他們?yōu)槿烁改傅囊环葚熑?,更是一份榮幸。
身體輸在了起跑線上,但尊嚴沒有
從北京回到云南,徐俊波和辛問禾做了分工。辛問禾負責教女兒認字讀書,而徐俊波則開始教女兒吃飯寫字。
認字讀書還好,瑞陽樂在其中,可吃飯、寫字對于一個脊髓性肌萎縮癥患者來說,無異于酷刑??墒?,徐俊波說:“人生在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站和坐我們無能為力了,但吃相是可以追求的,所以必須做好。”
要知道,瑞陽之前一直是用手抓或者靠人喂著吃飯的。她的肌肉無法調動手指,哪怕是用雙手握住勺子都很困難,更別說用筷子了。剛開始,她在一次次拿不起勺子后想放棄這項訓練。徐俊波殘忍地把飯菜端走,對她說:“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還未開始就直接放棄?!薄叭痍?,吃飯不僅僅是為了讓你活命,吃相還關聯你活著的尊嚴,你必須學會。”
就這樣,在挨餓還是變得有吃相的選擇中,瑞陽用長達4個月的時間學會了使用筷子、勺子。當自己可以給爸爸媽媽夾菜而不是靠他們喂時,她感受到了那份勝利的喜悅,也理解了爸爸曾經的殘忍。
同樣的冷酷在訓練寫字時再次經歷。瑞陽拿不住筆,寫出來的字輕得幾乎看不見。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人”字,她寫了兩天才寫好。很多時候,好不容易寫了一篇字,可因為寫得不夠清晰不夠好,整篇都會被徐俊波擦掉重寫。剛開始,她恨透了爸爸的那雙大手和那個橡皮擦。直到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字甚至比一些身體正常的小朋友寫得還好時,她理解了爸爸。爸爸媽媽要她活得快樂,這快樂不是吃好喝好,而是努力之后,看到自己進步的那份自信。
瑞陽一直在接受針灸和按摩以減緩肌肉萎縮的速度,每次針灸,對一家三口來說,爸媽是心疼,瑞陽是真疼,因為渾身要扎七八十根針??刹恢缽暮螘r起,被扎成小刺猬一樣的瑞陽開始跟醫(yī)生有說有笑。爸媽對她說:“如果疼,你可以喊出來,也可以耍耍脾氣?!笨墒?,5歲的她卻說:“爸爸媽媽,我活著很簡單,但我要有尊嚴地活著?!?/p>
“有尊嚴地活著”這6個字帶給徐俊波和辛問禾的震撼,絲毫不比當年瑞陽被醫(yī)生宣判“死緩”時小。
作為師者,他們深知,當一個人想要活出尊嚴時,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他們的小瑞陽身體上的確輸在了起跑線,但她的尊嚴沒有。
瑞陽不能走路,脊柱變形帶來的肌肉壓迫讓她坐著都是一種折磨。像這樣的孩子,多少父母會想盡辦法讓她做宅女,甚至覺得不讓她出門,避開那些異樣的目光是對她最好的保護。徐俊波與辛問禾卻沒有這么做,他們覺得那是父母的自卑帶給孩子的自卑,而一個人心理的疾病比身體的疾病更可怕。所以,一年又一年,他們刻意地把瑞陽背出家門,走向外面的世界。
“一個人身體殘疾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理殘疾。身體殘疾了,最多就是行動受限,但如果一個人心理殘疾了,基本上整個人生色調都會是黑色的。”“這個世界是敞開懷抱的,沒有人在隔絕你。能隔絕你的,只有你自己?!边@是徐俊波用后背馱出來的金句。
他背著瑞陽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穿越熱帶雨林,讓她摸望天樹,告訴她哪個是鐵刀木,讓她用雙手去觸摸海芋的葉片。他背著瑞陽去壺口,讓她用雙手去捧黃河水,背她登泰山一覽眾山小,他說:“她可以沒有登泰山的能力,但必須有登臨泰山的高度與視線?!薄爱斂吹胶⒆訉ξ粗澜绲目是髸r,你背起的不是一個孩子,背起的是孩子認識世界、認識更廣闊天地的機會。”
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旅行對于父女來說,是多么大的體力考驗。徐俊波很累,這些年出了至少按噸計算的汗水,而后背上的瑞陽因為肌肉萎縮、骨骼變形,更是在用疼痛換風景。
就這樣,在爸爸的背上,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料下,不能走路的瑞陽走過了只能活到4歲的大限,走過了全球20多個國家,對英語、泰語產生了不可遏止的興趣,甚至10歲之后外出時,她可以給全家做翻譯。面對別人對她身體的好奇,她可以落落大方地做出解釋,并加上一句:“我很好,沒關系?!?/p>
她的每一個人生金句,都是用疼痛與努力寫出來的
當一個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之后,就不會再糾結于自己那個小世界的得失。
瑞陽除了頭部和手部可以活動外,身體其他部位幾乎不能移動,哪怕是睡覺時的翻身也無法完成。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卻在6歲時向爸媽提出:她要去上學,她以后要考外國語學校,她要用多國語言講述中國的故事。
除了支持還是支持。徐俊波和愛人頂著長輩“為什么要讓孩子遭這個罪”的責問與阻撓,開始對瑞陽進行學前訓練。這訓練不是知識上的,而是對所有她在校可能會遇到問題的演習。比如當一個又一個同學問她的身體時,她要怎么回答;比如,遇到不友好的小伙伴時,應該怎么辦。
而比這更艱難的是翻書和舉手這兩個動作。無須爸媽提醒,瑞陽坐在桌子前,先是用牙齒咬住食指的指節(jié),靠著頭部的甩動把雙手分別甩到桌子上,靠著一只手與下巴的配合完成翻書的動作。而舉手,則需要用牙齒把右手叼起來……一天又一天,食指先是被咬出血,后來慢慢結出厚厚的繭子??粗痍栧浂簧岬鼐毩?,徐俊波和辛問禾一遍又一遍地轉過頭去擦干眼淚,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向女兒豎起大拇指—這樣的孩子,是打不敗的。
終于,瑞陽上學了。在度過最初的不適后,她成為同學中的小太陽。不能打球,但她一定是加油聲喊得最大的那一個;不能幫同學值日,她就幫同學講題;下課了,同學為了陪她而不去操場,她就回報以各種自己原創(chuàng)的段子……
在同學眼里,瑞陽是一個陽光開朗、疾病拿她毫無辦法的人。而事實上,只有父母知道,她忍受了多少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
由于脊柱嚴重彎曲,髖骨變形,肌肉萎縮,她坐在輪椅上一天,渾身酸痛,腰就跟斷了一樣,卻也只能靠艱難地挪動一下屁股來緩解那么一點點。就連醫(yī)生都說,那樣的疼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
夏天還好,每個冬天都是爸爸媽媽最為提心吊膽的季節(jié)。肌肉萎縮無法提供身體需要的熱量,無論穿多厚的衣服,瑞陽都是渾身冰涼,而一旦感冒發(fā)燒導致肺炎,對于她來說就是致命的考驗。從小學到高中,瑞陽曾經先后得過4次肺炎,下過3次病危通知書,可這些都沒讓她產生過退學的念頭,她的目標是考上四川外國語大學,將來當一個外交官。她用尼采的話安慰爸媽:“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時,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p>
面對爸爸媽媽實在不忍心、勸她退學的請求,她的話總能讓父母瞬間淚目:“一讀書做作業(yè),身上的疼就沒有了?!薄叭棠桶?。在改變不了事實的情況下,哭喊是沒有用的,也會給其他人帶來負能量。”“人生很短暫,命運很無常,要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每分每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對的事,做一個快樂的人。”
一個從2歲開始被父母教育成向死而生的那個女孩成功地告訴父母,她要如何有意義地活著,她的每一個人生金句都是用疼痛與努力兌現出來的。徐俊波經常對愛人說:“不是我們養(yǎng)育了瑞陽,而是她反哺了我們,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可以強大到什么程度。能夠擁有這樣的孩子,是老天對我們最慷慨的優(yōu)待?!?/p>
花開的時候,你最美
2019年4月,瑞陽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向云南省招生考試院申請了高考延時。在等待了2個月后,高考前三天,終于得到了回復。云南省特批瑞陽每科可以延長30%的考試時間,并專門為她開設了一個人的考場。
2019年6月7日,前一天過完18歲生日的瑞陽走進了為她一個人開設的特殊高考考場,媽媽為此還特意穿上了大紅的旗袍,和她共同迎接這特殊的成人儀式。走進考場之前,瑞陽用牙齒把自己的手叼了起來,艱難地向自己的親友團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那一刻,大家都淚如雨下。這個堅強的女孩走到今天,就已經是了不起的勝利。而瑞陽不負眾望不負自己,最終以總分607、全省第2191名的成績被四川外國語大學泰語專業(yè)提前批錄取。
沖出高考的牢籠后,瑞陽沒有絲毫的松懈,而是開始了“笨鳥先飛”。她通過大學生公開課網站和軟件提前學起了法語。雖然她的專業(yè)是泰語,但她想再學一門語言,如果等到開學再學,可能會比較吃力。努力,是這個女孩為自己的人生找到的最好捷徑,她要讓自己一直在路上。
2019年9月11日,爸媽送瑞陽入學。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而學校特意在女生宿舍一樓為她和保姆阿姨安排了一個單間。爸爸媽媽陪了瑞陽一周,就被她攆走了。她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她說:“對父母最好的安慰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做最好的自己?!?/p>
她參加大學里的自媒體社團,每周都要給公眾號寫稿子;她跟同學一起上課學習,一起逛街;她結識了一個跟自己患有同樣疾病的網友,做別人的樹洞和人生導師;她是易烊千璽的粉絲,也會上網去淘很喜歡的耳釘……
瑞陽永遠記得自己14歲那一年,聽爸爸給滇池高中的學長們做演講時說過的一句話:“瑞陽,花開的時候,你最美?!蹦菚r候,她不能完全理解爸爸的話,可是,當她可以在網上跟泰國兄弟聯誼學校的同學流利地交流時,當她用僵直的雙手打下千字的公眾號文時,當她的話讓同病相憐的網友笑出聲時,她感受到了生命怒放的聲音,那獨一無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