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回眸漢中

      2020-10-21 04:17司新國
      西部散文選刊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漢水漢江漢中

      司新國

      受中國西部散文學(xué)會和南國文學(xué)社之邀,我赴漢中參加第十三屆西部散文節(jié)筆會。之前我從未去過漢中,但知道漢中位于漢江中上游。車過西安,我就開始想象漢中的模樣。仿佛聽到了漢水的低吟淺唱,汨汨流淌。漢江在我心中,早已跌宕激蕩,匯成巨浪。

      漢中屬于西漢,屬于三國,也屬于《詩經(jīng)》。

      漢江是從詩經(jīng)里走過來的,一走就是幾千個春夏秋冬。

      先看《周南·關(guān)睢》:“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寫的是在漢江邊上,一個男子對心儀女子的追求過程。表現(xiàn)從深深的思慕眷戀到婚配相悅的憧憬,抒發(fā)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郁悶。

      還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在這里,由于追尋者和被追尋者的飄忽不定、來去渺茫,詩中的河水、道路險阻、還有順流、逆流的追尋路線,以及伊人所在的上游、下游、河邊草地、河的中央都成了虛擬的象征意象。追尋者的不懈追求和伊人的飄忽不定,便在漢水之濱演繹了一場夢幻般的千古愛情絕唱。

      再有《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寫青年樵夫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愿,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漢水而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譯成白話就是:“南方有棵高高的大樹,卻不能在樹下休息。漢水邊有個女子,難以表達對她的情意。漢水寬又長,難以游過去。漢水長又遠,難以渡過去……

      還有很多。

      《詩經(jīng)·大雅·江漢》:“江漢浮浮,武夫滔滔”,“江漢湯湯,武夫洗洗”。二書所說的“漢”均指漢江。《小雅·大東》又說,“維天有漢,鑒亦有光”,還有《小雅·云漢》也說,“倬彼云漢,昭回于天”。三千年前的古人,看到漢水自西北向東南浩浩蕩蕩流過,又見那橫亙天際,群星璀璨的銀河,感到莫名的驚嘆。便生出奇妙聯(lián)想,道是漢水橫臥華夏大地正中,恰與天河相配,認為是天上的銀河瀉落人間。便有了“天漢”“云漢”星漢”“霄漢”的說法。瞬間完成了天上人間的跨越,把漢江和銀河連為一體。

      據(jù)說《詩經(jīng)》寫江河的約六七十首,寫情愛約十六七首,好多與漢水有關(guān),是從漢水流域采集的民歌。

      除了“天漢”“云漢”星漢”“霄漢”,漢水還叫漢津、漢渚。俚語傳唱、騷人吟誦,讓山有了生命,讓水有了靈性,讓每一個名字都充滿詩情畫意,都顯得大氣磅礴,更讓人浮想聯(lián)翩,為之沉醉!

      這讓我在恍惚中,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兒時看過的三國,讀過的兩漢演義:劉邦、韓信、蕭何、張良;劉備、張飛、關(guān)云長、諸葛亮。無可阻隔地疊加,出場,形成一幅幅強烈的視覺畫面,一幕幕呈現(xiàn),鮮活在眼前。眼見得那劉邦與眾鄉(xiāng)親飲酒作樂,擊筑而歌:“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僅區(qū)區(qū)三句呀,是那么地直抒胸臆,那么地?zé)崃冶挤?,那么地躊躇滿志!怎么突然又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呢?怎么突然又有了對國事憂慮的惆悵呢?看吧:狂風(fēng)怒號、烏云翻滾,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正在繼續(xù);在所向報靡,威風(fēng)凜凜的漢軍面前,各路諸候臣服于大漢天子腳下俯首稱臣。如此沖天的豪邁氣概,又有誰能與之匹敵呢?我知道了:所有焦慮和惆悵,來自于想找一個完美的方法避免王朝的覆滅,來自于想得到眾多完全忠于大漢的猛士守護金甌無缺。

      漢江,漢中,這就是您孕育的子孫嗎?這就是您的情懷嗎?您不僅只是一個地域的名字?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大漢后裔的母親??!您凝結(jié)著兩漢風(fēng)云,積淀著三國風(fēng)韻;您經(jīng)歷過刀光劍影,血火硝煙,也承載過百舸千帆,風(fēng)雨雷電;您卷走了昨日的無數(shù)英雄豪杰,榮辱盛衰;也載來了今天的繁榮昌盛,民族自豪;您來自上蒼,來自天上銀河,來自宇宙洪荒!您這純潔之水啊,您這神圣之水啊,對于我們永遠都是一種撫慰、昭示和呼喚!

      終于看到漢江,終于來到漢中了。千里迢迢,隔山隔水。在書里讀到過您,在電視里見到過您,在夢里遇見過您,終于在期盼中實現(xiàn)了夙愿,和漢江漢水握手相牽。一朝相遇,竟想不出該說什么才好。想來想去只有用套在女子腕上的手鐲來表達我對漢中的眷戀。盡管我不是女子,手腕上沒有鐲子。因為我想起了漢末詩人繁欽在《定情詩》中名句:“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跳脫”是手鐲的別稱,譯作白話就是用什么表達我們之間的親密呢?用套在我腕上的一對手鐲吧。似乎唯此才能抒發(fā)我的一縷情愫,任它在思緒中綿延無盡。

      哦,這就是我在來時高鐵上心中反復(fù)勾畫的那條江了。漢中二千余年未易其名,未易其位,就那樣執(zhí)著地矗立在漢水的中上游。一如我的想象:漢江時寬時窄,波瀾不驚。水高之處,幾與岸平。有魚兒躍起,又在一瞬間潑刺刺落入水中。由近及遠,在夕陽殘照下蕩起銀白、淡藍、墨綠,明滅閃爍的層層漣漪。風(fēng)吹樹搖,水也跟著輕擺。把映在水中的兩岸美景、高樓廣廈,還有夕陽殘照,山光水色晃成斑駁陸離的水墨丹青,洇成夢幻般的迷離。

      在和它對視的瞬間,我忽然察覺,自己的血脈,不!所有漢人、漢民族的血脈其實都和漢水漢中一脈相聯(lián),息息相通。幾千年過去了,磨難、災(zāi)難、劫難,我們經(jīng)過夏人、商人、周人乃至華夏諸夏等諸多稱謂后,終于在漢中經(jīng)漢高祖有了劉漢、天漢、大漢等稱呼,找到了屬于自己族群的歸宿。從此,詞匯里出現(xiàn)了漢人,漢軍,漢使和漢族的名詞。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zhàn)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后,又演繹出了民族形成和發(fā)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漢江,漢中,怎一個“漢”字了得?泱泱大國,華夏之邦,這是我們漢民族的稱謂發(fā)源地呀!這是呱呱落地就被先天賜予的名諱呀!讓人禁不住展開思想觸角,去觸碰它的前世今生,去尋覓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真得感謝項伯那廝,當(dāng)年鼓動項羽把“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分給劉邦;更得感謝那“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西楚霸王,以治所在漢中封劉邦為漢王。于是鴻門宴后,漢王由子午道來到漢中,邊行邊燒絕棧道,以示無北還之意。據(jù)說在漢中,他一度非常沮喪。蕭何對他說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漢水相對應(yīng),是天意如此,愿大王王漢中。于是漢王養(yǎng)精蓄銳,勵精圖治、硬是把一片荒蕪的巴蜀之地開發(fā)出來,以漢中作跳板,拜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為大將軍。隨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北越秦嶺,消滅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漢朝。漢中開漢業(yè),漢中成為西漢王朝的發(fā)跡地,正所謂“赫赫漢中郡,南鄭古梁州。秦嶺巴山屏障,棧道石門幽。飲馬池邊臺閣,拜將壇前榆柳,大漢說從頭。古桂修篁里,縱目望江樓。張騫館,蔡倫廟,各千秋。定軍山下故壘,八陣戰(zhàn)圖遒。羽箭雕弓身手,鐵馬秋風(fēng)詩賦,豪氣壯金甌。漢沔玉盆地,蒼莽翠煙浮?!?/p>

      還有誰能操起如椽之筆,把漢水、漢中描寫的比這首詞更加引人注目,更加招人歡喜嗎?

      佇立在漢王劉邦當(dāng)年的宮廷遺址古漢臺,藍天如洗,四顧蔥蘢。今日漢中,如日東升。城市框架越拉越大,廣廈高樓星羅棋布。白天的漢江,花團錦簇、清澈見底的水面倒映著高低錯落的城市曲線;夜晚的漢江,流光溢彩、音樂噴泉用聲光電全景式演繹著漢中風(fēng)情。心中陡然涌出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道是:“漢中開漢業(yè),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zhàn)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fēng)塞馬空肥。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我之所以一字不漏引用這首詞,是因為我太喜歡這首詞了。

      遙想當(dāng)年辛棄疾開篇即提“漢中”,除了因為漢中是張仲固要去的地方之外,還因宋高宗即位之初,李綱等人就主張在此地建立行都,出擊金軍。作者滿懷一腔報國之志,一生都渴望光復(fù)故土,洗去被金軍侵略的恥辱,所以一提到漢中,他便自然地聯(lián)想到漢朝基業(yè)的建立。憶起了劉邦當(dāng)年從漢中率軍出發(fā),直指關(guān)中,成就帝業(yè)的往事。而當(dāng)時朝廷屈辱求和,國勢日衰,沒有一點振奮作戰(zhàn)的氣象。詞人面對著眼前的剩山殘水,怎能不借古喻今、感傷落淚呢?詞人旣追憶劉邦充滿榮光的輝煌歲月,又感慨如今的朝堂卻是一派文恬武嬉,國勢衰微,大好河山看似依舊,其實早已被金軍的鐵騎踏遍。既感慨再也見不到漢初風(fēng)云際會,君臣相得的盛況.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陸沉的現(xiàn)狀。同時心中對友人的不舍隨著分別時刻的臨近而越來越深。以“更”領(lǐng)起,縱筆直抒,沉恨離愁,盡吐紙上。真怕再讀下去,會淚濕雙袖,“帶減腰圍”。

      那是一段輝煌的歷史,一個以漢民族為首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時代。

      休養(yǎng)生息政策自劉邦開始,由登基時上朝找四匹毛色一致的馬來拉車也不可得,歷經(jīng)六七十年,一時“海內(nèi)殷富,國力充實”。班固曾言:“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yè)。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fēng)易俗,黎民醇厚”。

      文景時,“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nèi)有朽貫之錢”。至漢武帝即位時,“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如果說從漢高祖劉邦到文景之治時期的漢朝,己經(jīng)成為世界強國,那么在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己經(jīng)躍居世界最強大王朝帝國之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使“尊儒尚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使先用德禮教化,教化無效再施之以刑罰這種“德主刑鋪”剛?cè)嵯酀闹螄溃蔀闈h武之后漢王朝法制的總綱。東漢歷史學(xué)家黃現(xiàn)璠考證儒學(xué)獨尊時曾說:“儒家學(xué)說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加之,儒家學(xué)說范圍極廣,言訓(xùn)詁注疏校勘典章制,甚至陰陽五行等,皆可附從,故得信仰者眾?!笔谷寮宜枷胫饾u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正統(tǒng)思想。

      漢武帝以過人膽略、鐵血手腕,開疆拓士、橫掃六合。作為天之嬌子,他站在云端睥睨腳下的世界。他要把帝國版圖擴張到極致,他要讓包括匈奴、回紇、突厥、樓蘭等在內(nèi)的所有人俯首稱臣,他要讓大漢走向世界、威赫天下。鐵騎到處,所向披靡。帝國版圖“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國土面積達609萬平方公里。兩次派漢中城固人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至今己發(fā)展為“一帶一路”,成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故有“功莫大于秦皇漢武”之稱。史學(xué)家班固在《漢書》中夸他:“后嗣得遵洪業(yè),而有三代之風(fēng)。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鼻迦粟w翼也說:“武帝駕遠馭……史稱雄才大略,固不虛也”。毛澤東主席亦非常欣賞漢武帝,稱其“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天行有常,不為堯興、不為桀亡?!?/p>

      從漢平帝淪為王莽的傀儡始,西漢己呈衰敗之象。到王莽建立新朝,西漢遂告滅亡。但很快新莽就在赤眉、綠林民變下覆滅?!叭诵乃紳h”,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復(fù)漢朝國號,緊接著就是漢室宗親,我們的河南南陽老鄉(xiāng)劉秀閃亮登場。誅殺劉玄,于河北鄗縣千秋亭登基稱帝,定鼎洛陽。為彰顯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國號,是為東漢。光武帝定關(guān)中、降銅馬,滅赤眉、復(fù)兩京,平隗囂、誅公孫述。結(jié)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20年的軍閥混戰(zhàn)與割據(jù)局面,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

      光武帝廢王莽弊政,大興儒學(xué),使得東漢成為風(fēng)化最美,儒學(xué)最盛的朝代。社會安定,民富國強,遂有史稱“光武中興”。在拜將臺,我又一次陷入沉思。韓信被蕭何從月下追回,登壇拜將,享盡殊榮。征戰(zhàn)殺伐、攻城略地,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功莫大焉!最終卻也難逃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慘下場。讓人每讀史至此,平添一種惆悵。劉秀較之劉邦,卻能善待功臣、分封列侯,解其兵權(quán)、使其善終。由此又記起來前剛讀過的毛主席讀書筆記。他給了劉秀三個“最”,“最有學(xué)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評價實在高妙,可謂一言中的。

      細究起來,華夏民族在漢代以前隨著朝代更迭,諸如夏人秦人等稱謂早己淡出人們記憶。唯有漢王朝憑著四百余年根基,對外交往中,逐漸被其他民族認同。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于是,“大漢”及“漢族”和之前稱謂“華夏”并存,使用至今。其中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功不可沒,彪炳千古,被國人擁戴也就不足為奇。千百年來江山易主,朝代更替亦是彈指一揮,漢水早己將那些烽火連天的戰(zhàn)時歲月沖刷得了無痕跡。只將漢高祖、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鑄成豐碑,長存于國人心底。

      劉秀之后,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chuàng)“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復(fù)西域,開創(chuàng)“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公元184年爆發(fā)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dǎo)致地方擁兵自重,公元191年董卓遷都長安后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由此進入了三國時期。

      那是一個群雄爭霸的年代,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如火如荼的年代。

      當(dāng)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響徹大江南北時,隨著劇情深入,人心向背己見端倪。不論男女老少,若問你想讓誰得天下,大概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選劉備。個中原委,古今同理。皆因劉備姓劉,是漢室宗親,是劉皇叔,是中山靖王之后。用當(dāng)今話說是“根正苗紅”。在正統(tǒng)觀念的國人眼里,魏吳就先輸了幾分——誰叫孟德姓曹,孫權(quán)姓孫,和劉姓八百竿也打不著呢?其實魏蜀吳龍爭虎斗,三國皆尊漢為正統(tǒng)。連亂世梟雄曹操至死枉負篡漢罵名,卻也沒敢付諸實際。漢雖亡于東漢,香火又綿延至三國、傳續(xù)于西蜀。劉漢一脈,在漢中緊鑼密鼓里拉開序幕、又在漢中風(fēng)雨飄搖里黯然落幕。

      有句話說是“原來劉項不讀書”說的是劉邦,其實劉備也不怎么愛讀書。《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劉備少年時失去父親,孤兒寡母以賣草鞋打草席維持生活。且稍有積蓄就愛擺“酷”,喜歡穿著華美服飾,以斗狗騎馬、酣歌醉曲為樂。身長七尺五寸,兩手下垂過膝,能看見自己的耳朵。喜怒不形于色,喜歡結(jié)交豪杰。作為蜀漢政權(quán)的開國皇帝,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

      還記得《隆中對》中那句名言:“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由此可見漢中對于益州政權(quán)之重要。漢中是益州的門戶。有了這個介于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益州政權(quán)如虎添翼。退可保四川西南,阻敵于連綿秦嶺中;進可攻關(guān)中隴右,有了逐鹿中原爭天下的本錢。從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到赤壁之戰(zhàn)大敗曹操;從江陵之戰(zhàn)大業(yè)初成到漢中之戰(zhàn)上位漢中王??上А皠?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謚號漢昭烈帝。一生南征北戰(zhàn),至死不渝,以光復(fù)漢室為己任。

      在漢中和文友說劉備、論三國,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人楊慎創(chuàng)作的這首詞,為我最愛,兒時即倒背如流。上闋通過歷史現(xiàn)象詠嘆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卻無一不是轉(zhuǎn)瞬即逝。下闋寫詞人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xiàn)了詞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全詞基調(diào)慷慨悲壯,本來讀之就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在漢中讀之更是別有情趣,萬千感慨。

      縱觀大漢王朝400多年歷史,除了有前漢后漢和劉備的蜀漢外,盡管先后定都長安、洛陽和許昌,但都和漢中這塊龍興寶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斯時大漢與大致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并列,己經(jīng)擁有當(dāng)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先進文明的輝煌呈現(xiàn)在科技文化領(lǐng)域,就有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蔡倫的造紙術(shù);張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能預(yù)報地震的地動儀;落下閎等人第一次把二十向人節(jié)氣訂入歷法的《太初歷》;被尊為中華“醫(yī)圣”、中醫(yī)之祖的張仲景所著《傷害雜病論》。至于《九章算術(shù)》則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shù)學(xué)完全不同的數(shù)學(xué)奇葩。何況漢武帝時期造船已經(jīng)采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并且開始使用羅盤;更有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精妙絕倫。連人們喝的酒,兩漢也開始出現(xiàn)了蒸餾。遑論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還有《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臺新詠》,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歲月滄桑,風(fēng)云跌宕,漢中因漢的發(fā)祥地而被世人囑目,因博大精深的漢文化而鑄造輝煌。這便是世道人心,這便是文化傳承的力量。誰言“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苯?jīng)歷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霜逼風(fēng)蝕,不少歷史遺存早己煙消云散,無處可覓。而漢中依然在歷史的長河里活力四射,熠熠生輝。

      在漢中游走,如入西漢宮闕、三國營壘。目之所及,滿是勝跡。我避開喧囂和人群,在一段靜極了的堤岸看漢江東去。聽見風(fēng)從樹梢輕輕掠過,聽見水流淙淙的聲音。拼殺的吶喊與戰(zhàn)馬的嘶鳴早己遠去,留下的只有遷客騷人懷古憑吊的萬千感慨,還有那天涯羈旅游子的幾聲嘆息。

      我驚嘆于祖先給我們民族起的名字。為什么不叫別的,譬如唐人秦人,宋族明族?但細細思之,還是這個“漢”字有來頭,有意思。說來說去總繞不開劉邦發(fā)跡的漢中,總繞不開這座己有2400多年歷史,與成都平原齊名的古城。有了漢中和劉邦,才有了今天的漢族、漢字、漢人。勇敢堅強的男子叫硬漢,有膽有識的男子叫好漢,敢做敢當(dāng)?shù)哪凶咏需F漢、酗酒喝醉的男子叫醉漢、沒有妻子的男人叫單身漢、粗魯冒失的男子人叫莽漢、年紀大的男人叫老漢,寫的文字叫“漢字”,說的語言叫“漢語”,穿的衣裳叫漢服,背叛祖國叫“漢奸”!夸一個男人:“他是條漢子!”。給男人加油打氣:“你是不是男子漢?”即使英雄末路,面對屠刀也是大義凜然,臨刑大喊:“砍頭不過碗大疤,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p>

      十一

      在漢中固原博物館展出的西南聯(lián)大分校舊址照片前,我陷入了沉思。因為我想起了當(dāng)年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的一位歷史教授說過的話:“崖山之后,已無中國?!边@和史學(xué)界曾有過的“宋亡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是一個意思。盡管失之偏頗、爭議良多,但也道出了華夏民族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兩次浩劫是何等地慘烈,幾乎成為中華民族無法釋懷的夢魘。

      宋為元滅。這是中國第一次整體被異族滅國。崖山之戰(zhàn),最終宋軍全軍覆沒。左丞相陸秀夫攜少帝突圍無望,遂仗劍驅(qū)妻子入海,并背負年僅九歲的少帝趙昺蹈海殉國?!案∈鲇诤J嗳f人”,北方原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在元軍各地屠城以后,僅余700萬。其后元朝建國,然而漢化僅得其形,且對漢人的鎮(zhèn)壓從未停止,中華文化至此出現(xiàn)重大斷層。

      元亡明興,奈何中間又隔60余年。至明亡清朝入關(guān),華夏民族又迎來了一場劫難。與元人滅宋有過之無不及,滿人壓根看不起漢人和漢文化。為鞏固滿清皇權(quán),乾隆時期編纂《四庫全書》,銷毀的書籍“將近三千余種,六、七萬卷以上,種數(shù)幾與四庫現(xiàn)收書相埒”(章太炎《哀焚書》第五十八章)。當(dāng)代學(xué)者顧關(guān)元先生則認為所銷毀的書籍是《四庫全書》總數(shù)的十倍。而且實行剃發(fā)令,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滿清實實在在踐行了“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

      然而,鎮(zhèn)壓愈烈,反抗愈烈。面對滿清血腥殺戳,高壓政策,起義和暴動一直連綿不絕,“反清復(fù)明”的口號始終三百年經(jīng)久不衰。正如開國領(lǐng)袖毛主席所說:“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這種壓迫?!本尢郏瑨暝?,反抗,自愈,堅強,強大。華夏民族在反抗外來侵略中學(xué)習(xí)敵人,在失敗與挫折中反省自我,在煉獄般的煎熬中追求新生。無論宋滅于元,還是明亡于清,漢人天下雖多次易主,但傳統(tǒng)文化亦是堯舜漢唐?!耙盎馃槐M,春風(fēng)吹又生”!漢文化周而復(fù)始,亙古至今,始終是主流。到頭來他族的文化要么了無痕跡,要么融入了漢文化之中。反而促進了華夏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燦爛。

      十二

      歷史的長河洪流滾滾,驚濤拍岸,就是這樣洶涌而下又充滿詭譎。在漢中的幾天,我常常會突發(fā)奇想:假設(shè)當(dāng)初楚漢相爭,漢敗楚勝呢?假設(shè)鴻門宴上劉邦做了項莊劍下之鬼呢?假設(shè)垓下一戰(zhàn)自刎的不是項羽而是劉邦呢?我們漢民族的稱謂,是不是該叫另一種稱呼呢?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可重復(fù),也不可復(fù)制。

      離開漢中,回到河南的最初幾天里,我一直在想,漢中的景點太多,許多兩漢三國遺址因來去匆匆而失之交臂。以至魂牽夢繞,扼腕嘆息?;秀敝g又回到漢中,郊野秋深、疏林薄霧,小橋流水、茅舍老樹。路上坐轎的、騎馬的、推車的,挑擔(dān)的,三教九流,人來人往。漢江碼頭上,人煙稠密、舟船云集。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卸貨裝物。搖櫓的、拉纖的、喊號子的不絕于耳。城里面茶坊酒肆、商旅云集,公廨樓宇、鱗次櫛比。街上耀武揚威的官吏、吆喝叫賣的小販、持缽而行的僧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起風(fēng)了,漢江水漲了,漫過河灘了。分明又一次看見在波光粼粼,浪花飛濺的漢江兩岸。張良廟、武候祠在我左右,褒斜道、定軍山齊來眼底。分明又一次看見在星轉(zhuǎn)斗移、朝代更迭的崢嶸歲月里,那些大漢民族出征入戰(zhàn),開疆拓土的偉岸身影,那些縱橫捭闔,教化萬方的燦爛文化催開的萬紫千紅、燕語鶯聲。正在朝著華夏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萬眾一心、砥礪前行。剎那間,身心俱被來自天際銀河的漢江大水浸潤。

      那一刻,我如癡如醉。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

      猜你喜歡
      漢水漢江漢中
      秋思
      春來漢上
      立春日抗疫有感
      千里之外
      漢江
      漢中
      漢江水墨石專題藏家通訊錄
      漢江石里的筆墨情韻
      [第二十六站:漢中]
      漢中的菜豆腐(散文)
      阿坝县| 乌拉特后旗| 天柱县| 丰顺县| 清丰县| 五原县| 永仁县| 湘乡市| 安塞县| 大理市| 贵德县| 保康县| 肇庆市| 循化| 漯河市| 玉门市| 鄱阳县| 宁津县| 临泽县| 台州市| 黔西县| 兴安盟| 长沙市| 临沧市| 孟连| 陈巴尔虎旗| 洛阳市| 株洲市| 云霄县| 龙川县| 炉霍县| 库尔勒市| 方山县| 绍兴县| 闽清县| 汉川市| 黑龙江省| 吉林市| 綦江县| 大新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