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竺霖
摘要:《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xiàn)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這部作品對各個人物的塑造各具特色,其中賈府三小姐賈探春就是作者濃墨重書的人物之一,她是賈府的三小姐,性格開朗,有原則,見識非凡,是才華出眾的“改革家”。本文以探春的事跡為線索,從探春的性格特點、才華報負(fù)以及人物悲劇性等各方面來論述探春這一人物形象特點。
關(guān)鍵詞:探春;性格;才情;能力;結(jié)局
一、探春的總體介紹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边@是《紅樓夢》中對賈探春的判詞。探春出身地位不高,是賈政庶出女,賈府的三小姐?!跋骷缂?xì)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边@是書中對探春的外貌描寫,她舉止大方,胸襟開闊,是個大氣,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
二、探春的才華抱負(fù)
1.極善為人處世
第五十五回,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煙入往賈府,探春見她家境貧寒,怕她被別人恥笑,送了一個大觀園里的姑娘們都有的碧玉佩給她。寶寶第四十六回賈赦要納鴛鴦為妾,王夫人有委屈卻不知如何敢辯,薛姨媽和寶釵王夫人內(nèi)親不好辯,寶玉、鳳姐不敢辯,迎春老實,惜春小,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探春用短短幾句話就將局面緩解過來了,既解了王夫人和大家的尷尬,又使老太太明白了問題。這一段描述不僅凸顯了探春的勇于出頭,又足見其心思的縝密,各方面都考慮的很周全,從而贏得大家的贊嘆。
2.志趣高雅,志向遠(yuǎn)大
從探春閨房的布置上看,她與眾姐妹有著明顯不同。從四十回中對探春所居秋爽齋的描寫可以看出探春闊朗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和其他姐妹包括寶玉房里精致細(xì)巧的擺設(shè)比,探春房里的擺設(shè)簡單,以大見稱。
在文才方面,探春雖比不及寶釵和黛玉,但探春卻是詩社的創(chuàng)始人。三十七回中,她的眾姐妹和寶玉送上帖子,邀大家共議,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道:“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意思是說結(jié)詩社以展示才華,人們都以為是男子的事,我卻主張我們女子也應(yīng)該有此雅會,可以看出探春與其他女性極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負(fù)。并不安心于做一個富貴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3.治家理財之能
面對王熙鳳交給她一個營私舞弊、入不敷出的爛攤子,探春確定了一條理家策略,這條策略的根本方針是:“興利除弊”。她先取消津貼,免去了油頭脂粉費,又?jǐn)M定了一個改造大觀園的方案,把園子交給幾個能治園圃的老媽媽管理,也不要她們交租納稅。探春這一創(chuàng)舉第一可以做到人盡其才;第二,做到了地盡其力;第三,均衡利益,去掉了中間盤利,調(diào)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第四,節(jié)省了園中的好幾宗開支。探春的理家給榮國府帶來了一線生機(jī),老媽媽的歡聲鼎沸暫且不講,連精明強(qiáng)干的鳳姐也不得不由衷的贊嘆(第55回)。
4.遠(yuǎn)見卓識
探春不僅善于管家和理財,她看事看物的眼光也是王熙鳳、薛寶釵等人無法企及的。她看到了賈府中明存實破的現(xiàn)狀,大觀園中雖然依然維持著日常奢華的生活景象,但內(nèi)部早已開始腐朽和衰敗,她想要挽救這個家族,卻也沒有成功。
三、探春的悲劇命運及主要原因
通過前八十回里的一些暗示和判詞曲詞,我們可以基本確定探春不幸的命運結(jié)局:一、探春八十回后確實遠(yuǎn)嫁異鄉(xiāng)。二、探春出嫁是一去不回的。三、探春出嫁時,滿心悲戚和不舍之情。
1.探春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
首先,封建宗法制度規(guī)定,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子永遠(yuǎn)是弱者。作為女性,她必須遵循男權(quán)社會所規(guī)定的女性規(guī)范。所以她苦悶,她自卑。其次,封建嫡庶觀念必然會不自覺的給探春造成心理陰影,最終形成其自卑情結(jié)。庶出的身份使得探春“先天不足”低人一等,所以她感到自卑。
而生母為趙姨娘是探春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趙姨娘在大觀園中地位低下,又是一個心術(shù)不正,靈魂卑微的潑婦,是小說中唯一一個一無是處的人物。正因為是這樣一個身份卑賤而又令人討厭的女人所生,探春的內(nèi)心很自卑。
2.身份上的不幸深深影響了她的性格與行為
在書中,賈探春完全沒有把自己的生身母親放在眼里,不留任何情面,沒有任何母女的感情。對自己的舅舅趙國基、親弟弟賈環(huán)也是一樣的冷漠,探春這樣做,完全出于個人的考慮,出于封建倫理的觀念。她極力想擺脫自己庶出的地位,即使是無法改變,也想通過行動來與自己的母親劃清界限,不至于讓其他人看扁。是所謂反抗。
如果從這一角度對她的性格和行為進(jìn)行考量,就不難從中嗅出悲劇的意味,她心思縝密的一面,她常不失時機(jī)地抓住每一次向嫡母王夫人靠近的機(jī)會,例如賈母中秋賞月,興致大發(fā),深夜不息,眾姊妹們熬不過,都悄悄去睡了,“只是三丫頭可憐,尚還等著”。向當(dāng)家主子賈府一號人物賈母靠攏,以求得到憐愛,根本目的還是“固本”。
3.探春悲劇命運的必然性與典型性
探春的悲劇就在于:為了彌補(bǔ)庶出的缺失,她竭力用確定嚴(yán)格主奴界限的辦法來維護(hù)封建等級秩序,以保持自己主子地位的尊嚴(yán)。然而,也正是她所尊奉的封建等級制度所確定的嫡庶界限,又使她上升正統(tǒng)、飛往高枝的心愿終歸幻滅??梢哉f,探春是一位處在維護(hù)與反抗封建等級秩序矛盾中,最終被封建等級秩序無情吞噬的悲劇典型。
四、分析結(jié)論
探春雖是一個悲劇典型,卻不影響其人物形象所散發(fā)出的光輝。她是《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中最具魅力的女性,不僅僅因為其美麗的外貌,非凡的才識和遠(yuǎn)大的志向,更重要的是其對自身命運的反抗。如果將她與同是庶出的迎春做比較。迎春已然喪失了主宰自我的能動性,自卑情結(jié)吞噬了她生命的活力,而探春則能夠正視自己的身份,并努力超越界限。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份界線的無法抹去的命運障礙,但如果我們能夠化壓力為動力,發(fā)揮人的主體能動性,那就有可能超越這一切,就能不斷完善自我,進(jìn)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jìn)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