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對社會基礎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愈來愈重視。加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伴隨著經濟發(fā)展逐漸提高,其對于物質需求已經得到基本的滿足,但是對于精神文明還有很大的需要?;诖?,我國應該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在建設過程中考慮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而博物館作為文化窗口的象征,在文化宣傳、城市建設和發(fā)展中都有深刻的影響,但由于當前的信息傳媒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博物館管理不能夠在當前的時代之下得到較好的發(fā)展,亟需進行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完善,從而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博物館在當前的時代之下生存、發(fā)展,發(fā)揮其自身的社會作用。
關鍵詞:轉型發(fā)展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新思路
引言
博物館作為歷史和文化宣傳的重要窗口,對于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宣傳、引導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其在新時期中所承擔的社會宣傳文化壓力愈來愈大,但是對于博物館的發(fā)展價值也更為突出,可以說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對此,博物館的相關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引起重視,積極了解和認識當前新時代對于博物館發(fā)展、管理的影響,并不斷落實相關措施來實現對博物館的管理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博物館在當前的新時期階段更好的生存和發(fā)展。
一、我國新時期社會轉型對博物館管理工作的影響
(一)要求博物館以面向社會為主
隨著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各個方面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落實而得到巨大轉變,這樣的轉變不僅僅是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而且是一種社會觀念、社會思潮發(fā)生巨大的改變。這樣的社會轉型對于博物館等社會基礎設施帶來巨大的價值轉變,其要求博物館從過去的半開放式變?yōu)楫斍暗拈_放式,將博物館的價值全面展現在社會公眾面前。在傳統(tǒng)社會之中,我國的博物館主要是以展現城市歷史和國家、民族歷史為主要目的,紀念性大于教育性價值。隨著我國綜合教育的不斷深化,博物館當前更應該擔負起綜合社會教育的作用,而在博物館的管理、建設方面也更應該以社會大眾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應該積極迎合社會大眾,加強博物館的宣傳工作,從而向社會全面開放[1]。
(二)要求博物館向數字信息化管理方向發(fā)展
我國在新世紀中獲得高速的經濟發(fā)展同時,我國的科學技術也伴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fā)展而穩(wěn)步前進,其信息智能技術正逐步融入我國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對于我國社會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價值。在這樣的科學技術影響之下,博物館作為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場所,其也不能夠脫離開數據信息技術的幫助。基于此,其要求當前時代的博物館逐漸將數字信息技術運用于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既能夠方便社會大眾享受博物館帶來的精神享受,又能夠提高博物館的管理效果,減少人員工作負擔。
(三)要求博物館轉變管理理念
社會轉型不單單是經濟的轉型和科學技術的轉型,其更為關鍵的是社會體制和社會思想的轉型。而當前時期的博物館更應該擔負起社會文化宣傳服務的職能,從而大大提高博物館的服務價值,轉變過去的管理理念,以一種主動服務的管理理念為主要的管理發(fā)展方向。此外,由于我國的社會大眾對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的需求逐年提高,因此博物館自身的綜合性管理要求更高,其需要迎合各類人群的博物館參觀需求,并且對于參觀的承載能力也需要不斷提高?;诖?,博物館相關管理工作人員應該根據社會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積極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轉變管理理念[2]。
二、轉型發(fā)展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提高博物館管理的數字化能力
當前時代,數據信息智能化是社會的主要發(fā)展方向,而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宣傳的主要場所,也意識到這一巨大的社會轉變,正積極完善博物館管理的數字化能力。力圖通過數字化信息管理,提高博物館的現代化服務能力,大大提高服務質量,減少工作負擔和工作壓力。而要想打造這樣具備現代化數字能力的博物館管理系統(tǒng),首先就應該完善博物館的設備,將具備現代信息化能力的設備應用于博物館的實際管理上,從而確保硬件設施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其次,應該不斷提高博物館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化能力,讓其具備操作、使用信息化設備的能力,并且還要求其有一定的數字化概念,靈活的進行博物館管理工作[3]。
(二)提高博物館管理的綜合性效果
博物館當前主要是面對社會大眾進行開放的,其承擔著社會大量的文化宣傳能力和價值?;诖?,博物館管理應該積極同社會大眾需求和社會思想相符?;诖?,首先博物館管理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數據收集能力,保證其能夠了解當前時代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當前社會大眾主要是在周末時段對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的需求較大。而博物館管理人員就可以積極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進行相關的活動,從而吸引社會大眾參與進來,提高博物館的服務能力。其次,還應該積極團結管理人員,使得管理人員上下一心,更具有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博物館管理工作更加上心,從而提高博物館管理人員的團結心和凝聚力,促進博物館管理效果的提高[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科學技術、經濟發(fā)展得到全方面的提高。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較大提高,對于物質需求逐漸得到滿足,但是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逐年提高。基于此,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精神的宣傳窗口,更應該擔負其社會文化傳播能力,不斷滿足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在新時代下提高管理能力,促進其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宇軒.探究轉型發(fā)展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才智,2018(19):360.
[2]鞠園.淺談轉型發(fā)展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旬刊,2017(03):65-66.
[3]陳其能.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方向探究[J].黑龍江史志,2018,000(019):206-207.
[4]張小君.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方向探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8(18):189,299.
作者簡介:毛林科(1984.8-)男,漢,籍貫:湘潭韶山,學歷:大學本科,職稱:文博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管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