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
摘要:本文簡述了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在直道、彎道階段的姿勢和技巧,對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展開相應探析,包括直道和彎道方面的技術姿勢、用力方式的多樣性,旨在為相關人士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速度滑冰;速度輪滑;技術差異性
引言
速度輪滑是速度滑冰當中分離出來的一項運動,二者在運動環(huán)境、運動姿勢、器械等方面的技巧雖有不同,但依舊存在諸多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因此,適當對兩項運動的技術差異性展開探究,對提高競賽及訓練的開展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速度滑冰的運動姿勢及技巧探析
1.1直道的姿勢和技巧
速度滑冰當中的直線滑行階段,運動員要在自身進行運動期間,盡量控制自己的身體姿態(tài),將身子控制到較低的平衡線下,使身體由內而外、由上至下的進行放松,從而讓身體呈彎型姿態(tài)進行快速滑冰。在直道滑冰快速競賽期間,運動員要使自己的上半身呈60度傾斜狀態(tài),將腰部、頭部及上半身整體部分緩慢抬起,腿部持續(xù)向地面彎曲,讓腿部的彎曲狀態(tài)達到90度左右。在調整好滑冰運動員的運動姿勢后,滑冰時的關鍵技巧要注重身體的慣性與姿態(tài)的結合,依靠科學、合理的身體運動姿勢,利用運動時產生的慣性達到快速滑動的目的。
1.2彎道的姿勢和技巧
相比直道速度滑冰的姿勢和技巧而言,彎道階段的運動姿勢存在極大的傾斜程度,運動員需要在彎道掌握的技巧也較為繁瑣。在進行彎道階段的滑冰運動期間,運動員要不斷隨著彎道的弧度,調整自身的傾斜程度,彎道彎度越大相應運動員身體傾斜的程度也就越大。通常情況下,專業(yè)滑冰運動員在彎道運動時,通常要將靠近地面這一側的身體不斷向地面靠近,保持二者之間的夾角處于90度左右的狀態(tài),并在彎道傾斜運動期間,保持頭部與身體整體姿勢的一致性,將全身的重量集中在腳部,以腳部為彎道運動階段的核心發(fā)力點,利用身體產生的整體慣性在保障自身整體平衡的情況下劃出彎道,降低彎道摔倒、彎道失控、彎道失衡等狀況發(fā)生的概率。
2.速度輪滑的運動姿勢及技巧探析
2.1直道的姿勢和技巧
速度輪滑屬于周期性耐久力競速運動項目,相比速度滑冰而言,速度輪滑的運動節(jié)奏要更快于速度滑冰,這一對比主要體現在速度輪滑運動期間身體呈現的姿勢、重心方位的高度及腳部受力的方向三個方面。在速度輪滑的直道運動中,運動員的身體重心要調至較高的姿態(tài),控制上半身的姿態(tài)與身體的行進姿勢保持相同方向,借助雙手的來回擺動,使腳部的輪滑發(fā)力點與地面呈50度角,達到強化運動速度的目的。此外,運動員在實際進行速度輪滑運動期間,還要注重控制身體各部位之間的協調性,掌握好各身體部位之間的聯系,使自身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達到良好的標準[1]。
2.2彎道的姿勢和技巧
速度輪滑運動的彎道階段對運動員來說存在著極大的挑戰(zhàn),彎道速滑需要運動員對身體各部位有著極強的協調性,倘若運動員在彎道階段不能夠良好的控制身體各部位,一旦在彎道速滑發(fā)生失控事件,極易對身體的頭部、腿部、手部、胸部等重要部位造成嚴重損傷,因此,彎道速滑的協調性是保障運動員人身安全的先決條件。在實際進行速度輪滑彎道運動階段,運動員在彎道控制身體傾斜期間,要掌握好自身的平衡性,避免發(fā)生側滑危險,下半身的傾斜角度、腳部發(fā)力點、下半身重心等技巧也要在進入彎道的一瞬間及時進行調整,保持身體向前、腿部彎曲50度的姿勢劃出彎道。
3.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的技術差異性探析
3.1直道技術姿勢方面的差異性
在速度滑冰的直道滑行運動階段,運動員需要不斷控制自身的各個部位均衡發(fā)力,讓處于快速運動狀態(tài)下的身體呈平衡狀態(tài)運動,這一點正是直道速度滑冰當中的重要技巧,運動員滑行期間需要盡可能擴大自身向地面傾斜的程度,使上半身部分與大腿保持50度左右的姿態(tài)進行滑行。相比速度滑冰來看,速度輪滑直道運動對運動員上半身傾斜姿態(tài)方面要求較小,只需要運動員在速滑階段注意將自身的驅趕與腿部之間的角度保持在100度左右,這樣才能使輪滑的滑動速度達到更快的程度。
3.2彎道技術姿勢方面的差異性
在彎道進行速滑運動期間,速度輪滑與速度滑冰之間在姿勢和技巧方面的差異性不容忽視,彎道速度輪滑會在轉彎時產生較大的離心力和各種作用力,而此類作用力通常會大于轉彎階段的輪滑速度,運動員要想控制好自身的協調性,首先要將大腿部位與上半身的夾角向50度調整,然后要保持身體各個關鍵部位隨時處于正直狀態(tài),控制下半身大腿和小腿的運動狀態(tài),最后利用身體的慣性逐漸滑出彎道。
對于速度滑冰彎道運動階段來說,運動員對于進入彎道弧度大小的控制要更為精準一些,包括彎道弧度程度、自身傾斜程度、與地面接觸距離等,都是運動員需要妥善分析的重要因素,由于速度滑冰運動與冰面摩擦力較小的原因,運動員在進入彎道期間更要傾入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對自身的控制和對彎道的判斷方面,從而使自己整個身體安全的滑出彎道部分[2]。
3.3用力方式的差異性
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的用力方式差異性主要體現在運動環(huán)境、運動器械、身體協調方式等方面。速度滑冰的用力方式是根據項目本身的環(huán)境來決定的,速度滑冰屬于冰面運動,運動員要在冰面上借助冰刀進行滑動,由于冰面與冰刀之間的摩擦力較小的情況,運動員在冰面速滑期間要不斷控制自身的各個部位,向后部強化發(fā)動力,讓冰刀向前滑動,借助身體重心產生的慣性,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性不被破壞,從而達到速滑的目的。
相比速度滑冰而言,速度輪滑的運動環(huán)境、運動器械與其有著本質的不同,速度輪滑是一項在地面進行的運動,運動員可以在控制身體各部位爆發(fā)力的情況下,調整身體的各處發(fā)力點,讓運動員在發(fā)力階段,借助輪滑鞋與地面產生的摩擦力和自身的重力慣性向前不斷滑動。速度輪滑對于自身各部位的使用程度更為重視,運動員只有在進行速度輪滑運動期間,掌握好自身的發(fā)力點與協調性,才可以達到應對各項突發(fā)狀況的目的。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都是現階段備受人們喜愛和關注的運動項目,二者之間雖然在運動姿勢、運動環(huán)境、綜合技術、控制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卻依舊有諸多可以借鑒學習的關鍵點。適當掌握兩項運動之間的差異點,并深度挖掘自身運動的優(yōu)勢,是促進兩項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冷爽.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的技術差異性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8(16):76-77.
[2]梁雨琛.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的技術差異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