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提起索尼的全畫幅微單超廣角鏡頭,人們想到的主要是FE16-35mm F2.8 GM和FE12-24mm F4 G。它們分別代表了傳統(tǒng)恒定F2.8光圈的“大三元”鏡頭,和新一代達到12mm焦距但是光圈縮小到F4的超廣角鏡頭。
12mm超廣角帶來的視覺沖擊力非常強,特別是拍攝建筑題材的時候。水滴濺到鏡片也不成問題,因為前組鏡片的抗污氟涂層讓我們可以用氣吹輕松把水滴吹掉。相機:索尼α7R IV;鏡頭:FE12-24mm F2.8 GM;光圈:F11;快門:1/320秒;感光度:ISO-100。
F2.8光圈和12mm焦距能否同時存在于同一只鏡頭上?現在,索尼用創(chuàng)紀錄的FE12-24mm F2.8 GM給出了答案。這只G大師鏡頭體形雖然略顯龐大,但自重僅有847g,拿在手中感覺非常輕,和機身的平衡感也很出色,這是單反時代所無法想象的。
索尼FE12-24mm F2.8 GM不僅實現了過去從未有過的規(guī)格,還通過一系列措施保證了這只鏡頭的畫質。它采用了目前索尼鏡頭中尺寸最大、精度最高的XA非球面鏡片來保證畫面的解析力和低畸變。事實上,這只鏡頭一共使用了3片XA非球面鏡片和1片普通非球面鏡片,以及2片超低色散鏡片和3片低色散鏡片。再加上第二代AR納米鍍膜,讓其抗眩光能力也非常優(yōu)秀。
在我們的實拍測試中,這只鏡頭的畫質從12mm端F2.8光圈開始就達到了極佳的水準,收縮光圈到F4之后,極限邊角位置的解像力也進一步提升,到F8時整個畫面的均一度達到最佳。這樣的表現對風光、建筑攝影師而言十分誘人。特別是其F2.8光圈下的高畫質,對苛刻的星野拍攝來說尤為重要——可以用更短的曝光時間定格清晰的星點了。
由于采用了內對焦系統(tǒng),這只鏡頭具備全程0.28m的最近對焦距離,能以夸張透視拍攝近景物體。4個XD線性馬達保證了對焦速度的迅捷安靜,這在視頻拍攝時也有良好表現。可以自定義功能的對焦保持按鈕也沒有缺席。
在防護性方面,它無愧于G大師鏡頭稱號,具備防塵防潮設計,在凸出的前組鏡片上設置了防污氟鍍膜。而在鏡頭卡口處,還設計了插片式濾鏡槽,可以用于ND之類的濾鏡安裝。
◎兼顧12mm和F2.8光圈。
◎從最大光圈開始,
◎畫面整體解像力非常出色。
◎幾乎看不到色散、鬼影
◎和眩光等問題。
◎浮動對焦設計,近攝畫質很出色。
◎畸變控制出色。
◎手感出色,有自定義按鈕。
◎對焦非常迅捷快速。
◎支持卡口處插片式濾鏡。
◎防護性出色,十分輕便。
◎售價不菲,體積較大。
◎F2.8時極限邊角畫質略有下降。
超廣新紀錄
★★★
12mm,F2.8光圈,高畫質。這一系列誘人之處帶來的實際體驗,僅僅通過這篇文章還難以詳盡闡述。我們該慶幸生活在光學設計自由度更大的微單時代,獲得前人無法體驗的超規(guī)鏡頭。并且有理由相信,類似產品在未來還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