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兆怡
一日,我與家人來到了晉陜大峽谷的壺口瀑布。
路上父親就告訴我,黃河奔流至此,兩岸山峰峻峭,在河口處突收為壺口狀,故稱“壺口瀑布”,這里有“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奇觀,蘊含著特殊的力量。我不禁雀躍。
及至壺口,向上仰視,果見兩岸的山石突兀森郁,高大險峻。黃河水流蜿蜒而來,悲壯蒼涼,水里暗藏的漩渦詮釋著她不可抵擋的力量。漸漸地,她向東流去;漸漸地,跌落下壺口!霎時,耳邊傳來一陣陣的巨聲響徹云霄。乍一看,這哪是黃河之水,分明就是千軍萬馬!那河水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地向山下?lián)淙?,濺起了數丈高的水霧。它像一條金鱗巨龍,咆哮著,怒吼著,沖下山崖,向遠方飛去。它用它的奔放無羈,釋放出了它奇?zhèn)グ蹴绲牧α俊?/p>
站在壺口瀑布邊上,我才真正領略到李白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感慨,劉禹錫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心境。平時看慣了林立的高樓大廈,看久了秀麗的風景,一下子來到了蒼涼激憤的壺口瀑布邊上,心中怎能不為之震撼!奔涌跌宕的黃河水,給人們帶去了激情,帶去了亢奮,更帶去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寫作此文時,我突然想到此刻奮戰(zhàn)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面對病毒,他們逆流而上,不就像壺口黃河一樣義無反顧奔涌挺進嗎?這難道不象征著我們這個波翻浪涌迎難而上的時代精神嗎?
風蕭蕭,浪滔滔,整個世界都仿佛靜了下來,我的心潮為之震顫,耳邊只有炸裂般的瀑布聲,眼前只有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在瀑布處跌落,向東流去,匯入澎湃的大?!?/p>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此刻,我似乎明白了父親此行目的,是要我們在壺口尋找一種精神寄托,是要我們把靈魂之根深扎于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土壤之中。 ?(陜西渭南市經開區(qū)實驗初中)
點評
1.游蹤明晰,逐層推進有波瀾。小作者開篇點題,按照游覽順序從路上寫到壺口寫到瀑布腳下,從形到聲再到形,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情感也隨之逐漸推進,從開始的雀躍到震撼再到最后的哲思,逐層推來,也算是波瀾有致,水到渠成了。
2.運用聯(lián)想,激情飛揚動人心。這篇作文寫到壺口之形時,“這哪是黃河之水,分明就是千軍萬馬”,一個“千軍萬馬”就寫出了壺口瀑布之氣勢。站在瀑布腳下,小作者又聯(lián)想到李白劉禹錫的詩句,結合時事聯(lián)想到2020年春節(jié)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白衣戰(zhàn)士,文字生情情動人心,巧妙借用時事材料增強作文時代感。結尾又把壺口瀑布蘊含的中華根脈揭示出來,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