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晨 屈琦 李陽
在國外,亂丟垃圾可能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甚至面臨刑事拘留。
近年來,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生活中熱議的話題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開始普遍推行強制垃圾分類。2020年5月1日,北京正式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稐l例》明確,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個人首次違規(guī)投放,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再次違反規(guī)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對于很多在國外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垃圾分類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而是他們每天都要面臨的“工作”。一旦某次忘記了或是想要偷懶,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則有可能面臨金額不低的罰款甚至是拘留。
變廢為寶 節(jié)約資源
垃圾分類意義重大
垃圾分類,顧名思義,就是將垃圾按照其材料構(gòu)成、用途、來源進行分門別類,并通過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yōu)橘Y源。垃圾的分類標準在不同國家各有區(qū)別,一般包括以下四種類別: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紙張、金屬及布料,這類垃圾可以統(tǒng)一回收,處理后再次利用;廚余垃圾(濕垃圾),包括剩飯剩菜、果皮等食品類殘渣或廢物,回收后可通過生物技術(shù)處理作為肥料使用;其他垃圾(干垃圾),包括磚瓦陶瓷等難以自行降解的垃圾,一般采用衛(wèi)生掩埋的方式處理;有害垃圾,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zhì)或者對環(huán)境造成現(xiàn)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藥品及其容器、過期化妝品等,這類垃圾一般采取掩埋的方式處理。
之所以要推廣實施垃圾分類,是因為垃圾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垃圾分類的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垃圾分類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減少疾病的產(chǎn)生。由于很多垃圾都含有化學元素,即使對它們進行掩埋處理,也難以阻止有害物質(zhì)滲入土壤和水源中,這不僅污染環(huán)境,而且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 響。
其次,垃圾分類可以節(jié)省土地資源。單純的垃圾填埋和堆放的處理方式會占用很多土地,如果將不同的垃圾分類處理,就可以將土地節(jié)省下來用作其他的用途。
最后,垃圾其實也是一種資源,有些垃圾通過生物技術(shù)處理可以“變廢為寶”,再度利用,比如可回收垃圾,這樣也可以保護和節(jié)約資源。
國外垃圾分類發(fā)展歷程
條例規(guī)定與教育熏陶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很多人來說,長期不分類垃圾已形成習慣,突然面對垃圾分類的規(guī)定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在很多國家,垃圾分類剛開始實施時,都不是非常順利。要讓人們改變以往的丟垃圾方式,只能在初期以條例規(guī)定和懲罰措施來進行約束,長此以往,待人們養(yǎng)成習慣,自然就會將垃圾分類視為常態(tài)。
以對垃圾分類管理較為嚴格的日本為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日本對于垃圾的處理還采取政府統(tǒng)一管理的方式,由政府安排掩埋或是焚燒。直到20世紀80年代左右,隨著日本“泡沫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的垃圾處理方式已經(jīng)不能完美地處理日益增長的垃圾了,環(huán)境也遭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日本人民開始和政府共同處理垃圾問題,對資源型垃圾進行收集和分類,在減少垃圾掩埋量的同時,也可以將資源再利用。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日本的垃圾分類逐漸細化、體系化。在分類生活垃圾時,日本公民需要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粗大垃圾等進行分類,并且按照規(guī)定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并支付垃圾處理費用,不同種類垃圾的丟棄時間和地點都不相同。如果未按照相關規(guī)定投放垃圾,則面臨著巨額罰款甚至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
除日本外,其他很多國家對于垃圾分類的管控也十分嚴格,比如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德國是最早實行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垃圾循環(huán)利用率達到65%以上。德國現(xiàn)在良好的垃圾分類狀況也得益于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教育過程。自20世紀初,德國就開始了城市垃圾分類收集的進程,發(fā)展至今,垃圾分類已成為了德國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公民教育方面,自幼兒園起,德國的小朋友們就要培養(yǎng)垃圾分類的習慣,在小學,垃圾分類是德國課本中的內(nèi)容,學校會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育,包括垃圾分類的規(guī)定、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等。體系化的教育讓德國民眾從小就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也自然會將垃圾分類視為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成為和飲食、睡眠一樣的習慣性活動。
各國垃圾分類方式及懲罰措施
在不同的國家,根據(jù)國情和政策的不同,對垃圾分類的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留學生們在出國之前,最好對留學國家的垃圾分類方式及懲罰機制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因不明情況而面臨罰款甚至是更為嚴重的后果。
英國
在英國,每個城市以及倫敦的每個區(qū)對于垃圾分類的標準都有區(qū)別,并且不同地區(qū)每周回收垃圾的時間和頻率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英國將垃圾分為食物、一般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丟棄食物時需要先除去包裝,再將食物丟到食物回收桶中,包裝丟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一般是綠色的標明了“Recycle”的桶。對于吹風機、電水壺這類電器,在一些地區(qū)可能會有黑色與粉色混合的垃圾桶,桶上標明了可丟棄的垃圾種類。另外,在處理不要的衣物時,可以將其打包好,放到附近的捐贈箱中,即“Donation Box”或“Clothing Bank”。在英國,如果垃圾沒有分好類就丟棄,不僅垃圾可能會被拒收,而且會收到罰單,罰金一般為最低50英鎊。
新西蘭
在新西蘭,常見的垃圾桶有三種,分別為紅、綠、黃三種顏色。在丟棄垃圾時,需要將不同的垃圾丟入不同顏色的桶中。紅色垃圾桶主要接收生活垃圾,包括各種不可回收的垃圾;綠色垃圾桶則接收廚房垃圾,比如各種食物殘渣;黃色垃圾桶負責接收可回收垃圾,如玻璃瓶、塑料瓶、報紙等。如果居民在丟棄垃圾時將垃圾錯誤地丟在了不同的垃圾桶中,垃圾回收公司會在桶上貼上一張“告知單”,并拒絕回收。
新西蘭對于回收垃圾的時間有明確規(guī)定,可回收的垃圾兩周收一次,不可回收的垃圾一周收一次,大家需根據(jù)當?shù)氐睦厥諘r間提前準備。對于亂丟垃圾的行為,新西蘭也有著明確的處罰措施,在新西蘭最大的港口城市奧克蘭,若隨意亂丟垃圾,罰款金額為100至400新西蘭元不等,若一次性亂丟的垃圾數(shù)量過多,或是導致了惡劣的公眾影響,則有可能被罰款30000新西蘭元。
加拿大
加拿大對于環(huán)境保護十分重視,在垃圾分類方面的規(guī)定也細致詳盡。加拿大的每家每戶門口基本都會配備綠、藍、黑三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三種垃圾桶“各司其職”,每種桶可接收的垃圾種類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可以放入綠桶中的垃圾為有機垃圾,包括所有食品垃圾、動物糞便以及被污染的紙巾等;可以放入藍桶中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包括飲料瓶、紙盒罐、報紙書籍等;黑桶則接收所有不可回收的垃圾。另外,對于一些有害垃圾,如電池、燈泡等,不可隨意丟棄,必須丟到指定的回收點,即“Drop-off Depot”,或稱為“Community Recycling Center”。若將垃圾丟入了錯誤顏色的桶中,則會收到警告信,如果再犯,就會收到罰單,金額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而定。
韓國
韓國的垃圾分類清理制度于1995年開始實施,并且對于垃圾的投放規(guī)定十分嚴格,垃圾投放點附近都會有攝像頭。如果亂丟垃圾,會被處以10萬韓元至100萬韓元不等的罰金。在韓國,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有垃圾筐或是垃圾桶,上面會寫明可以丟棄的垃圾種類,一般分為食品垃圾、可回收垃圾、大型廢棄垃圾、一般生活垃圾,并且有其對應的垃圾袋種類,在裝垃圾時需要使用專用的垃圾袋并掌握好丟垃圾的時間和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