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時代進步滋生的鄉(xiāng)愁,不只是古樸的村落一個一個消失,還有村落依舊,而民俗漸行漸遠。
臘八——記憶里的臘八是一碗熱騰騰的粥,臘八粥。誘人之處在于飯碗里的粥添加了豆子,或黃豆,或綠豆,或紅小豆,就是這些豆給臘八粥增加了不同尋常的味道。因為,平日煮粥是舍不得放豆子的。小米、大米和各樣豆子放齊,文火慢煮,不多會兒便煮得香味滿屋。若是撩開門簾去抱一撲柴進來,瞬間香味就飄散到了院里、村巷。
臘八的滋味四處彌漫,彌漫了數千年。以至現今的臘月,我通體仍繚繞著那久違的香味。
臘八粥確實香,且是經得住咀嚼的那種香。香得任何粥無法比擬,都甘拜下風。小米粥、大米粥,不是不好,那是柔和的美味,臘八粥則不然,它最具筋骨,可以久久嚼,久久品,越嚼越品越有味道。而且,那味道一進入體內便凝固為支撐肉身的脊骨,早上美美地吃一碗下地填土,干到日落西山再回家,渾身還有勁頭沒使完。好耐人消受的臘八粥,好耐人回味的臘八粥。
臘八粥不是普通的粥,是祭祀神靈的美食,應源于古人的祭祀。古到何時?從《札記》看,周代已經很普遍。我則以為還要早些,早到帝堯那個時代。我讀到過《伊耆氏蠟辭》,辭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我領會那意思是:土返回原處,不要再流失;水馴順在溝壑,不要再泛濫;昆蟲少繁殖,不要再危害禾苗;草木長到沼澤里去,不要和人爭土地!伊耆氏是帝堯的姓氏,這透露出蠟祭在那時就已開始。古人的祭祀,不僅僅是蠟祭,還有臘祭。蠟祭是祭祀百神,從《伊耆氏蠟辭》能夠看出,是祭祀一切和農業(yè)耕種有關的神靈,企盼他們不要危害禾苗,讓五谷豐登。臘祭,則是祭祀自個兒的祖先前輩。雖然現在無法獲得堯那時臘祭的文獻,但是《尚書》記載,堯舜禪讓時已經前往祖廟祭祀。由此延展,那時不會只有蠟祭,而無臘祭。
那臘八祭祀是何時形成的?大約要追溯到秦時。那年頭將蠟祭和臘祭并歸為臘祭,祭祀的時間是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第一次戌日祭祀,恰好在十二月初八。緣此,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臘八祭祀也逐漸相沿成習。
一碗臘八粥融匯的何止是米和豆子,還有滿滿的歷史風情。
除塵購物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了天,以這日為界,民間過年的準備工作進入了沖刺階段。此前也在準備,但是因為灶王爺居家,有些事是不能干的。比如說掃家,積攢一年的灰塵要徹底清除,必須把屋里的東西全部搬出去,才能將旮旮旯旯清掃得一塵不染。自然,灶王爺高居的灶閣上也要清掃。那還不驚擾了他老人家?驚擾別人還罷,驚擾了這位掌握生死命脈的大人還能有好果子吃?所以,一應大事,都必須安排在臘月二十三以后。
時間緊迫,諸多大事要干,怎么辦?現在的辦法是倒計時,我看這不是當代的發(fā)明,而是對往日的繼承。灶王爺上天后,農家的日程這么編排:二十四,掃家泥爐子;二十五,搭伙做豆腐;二十六,殺豬割羊肉;二十七,宰只大公雞;二十八,上集買年畫;二十九,打酒蒸饅頭;三十是除夕,掃院子、軋餡子、貼對子,熬夜守歲笑嘻嘻。別看日程排得密密麻麻、緊緊湊湊,可有的事還是沒有列進去,做衣服就漏掉了。當然,也許不是漏掉,因為這活兒灶王爺上天之前也能做,勤快的主婦會提早動手,在最后的沖刺時段好干別的。不管在哪個時段做,反正過年時老老少少都要穿戴一新,那樣站在人前才風光體面,才像是新年新開端。
在所有的年貨里,最亮眼的就是年畫。農家有話說,不去買啥,也要逛畫??纯矗兑膊毁I,也要看看年畫,開開心。年畫是過年的精神補品??!這一張是個大公雞,請回去圖個大吉大利;這一張是個大石榴,請回去圖個多子多福;這一張是岳母刺字,請回去圖個精忠報國;這一張是舜耕歷山,請回去圖個孝感動天……在那個年代,沒有電影,沒有電視,鮮艷的年畫就是大伙兒最愛看的,一看便是一年,一年便濡染在年畫放射的境界里。
庭堂打掃干凈,這不就是除舊?四壁張貼新畫,這不就是布新?除舊布新,這不就是過年的精神內涵?
如今,時代好了,物質豐富了,抹掉了平常和過年的差距。大年的聲望降格了,臘月也受到了牽連,往昔的無數趣味消失了,鄉(xiāng)愁也就悄然出現。不過,透過鄉(xiāng)愁,看到的卻是時代前進的步履。
(喬忠延/文,選自《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散文獎獲獎作品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版,有校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提到“時代進步滋生的鄉(xiāng)愁”,結尾又指出“透過鄉(xiāng)愁,看到的卻是時代前進的步履”。辯證的敘述和分析,使文章首尾照應,結構渾然一體。
B.文章寫臘八粥香味時,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如寫實,“瞬間香味就飄散到了院里、村巷”:對比和擬人,“香得任何粥無法比擬,都甘拜下風”。
C.文中寫道,“灶王爺上了天”“驚擾了這位掌握生死命脈的大人”等語句,看似有著濃厚的迷信、宿命色彩,實則是為了表達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
D.文中精選中國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臘八和春節(jié),不厭其煩地描寫過節(jié)的情景,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二者相比較,臘八更富有文化氣息,春節(jié)更體現風俗習慣。
2.為什么說“在所有的年貨里,最亮眼的就是年畫”?請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講鄉(xiāng)愁,第五、六兩段則是在追溯臘八的起源,這是不是偏離了文章主題?請聯系文章具體內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