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動物與營地的東非草原

      2020-10-30 01:55楊璐瑜
      中國國家旅游 2020年9期
      關鍵詞:塞倫蓋蒂馬拉河食草動物

      楊璐瑜

      每年,隨著密集的蹄聲,成千上萬的遷徙動物越過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奔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倲?shù)以百萬計的角馬、湯氏瞪羚、斑馬、黑斑羚和格蘭特瞪羚組成浩浩蕩蕩的遷徙大軍,也形成東非大地上令人震撼的景觀。

      一年四季皆可看到的大遷徙

      既然數(shù)量如此龐大的動物群體一直都在東非大草原上,那為什么很多旅行社卻說每年7-8月才是看動物大遷徙的最好季節(jié),這是事實還是誤導?

      要想一探究竟,你得先要明白在塞倫蓋蒂-馬賽馬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以角馬為代表的食草動物為什么會進行大遷徙。首先,動物有不同分類。東非草原上的動物不僅僅分為食草和食肉動物兩大類,還分為“移民”和“原住民”,而90%的食草動物都是“移民動物”。其次還要知道食草動物變成“移民”的原因?!耙泼駝游铩钡倪w徙是受氣候的影響,氣候變化帶來了雨水,雨水帶來了鮮嫩的青草,所以食草動物是跟隨雨水和鮮草而移動、遷徙的。在它們史詩般的旅途中,遷徙的動物穿過塞倫蓋蒂的4 個主要棲息地:塞羅內(nèi)拉和南部(Seronera & theSouth),格魯梅蒂和西部走廊(Grumeti & Western Corridor), 中部平原(CentralPlains),塞倫蓋蒂北部(Northern Serengeti)。

      塞倫蓋蒂-馬賽馬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兩個明顯的季節(jié):11月到5月是雨季,6月到10月則是旱季。雨季也有兩個不同時間段,通常在11月到12月中旬有持續(xù)45天短雨,從3月到5月則有長時間強降雨。在潮濕的月份,南部平原上郁郁蔥蔥的覓食地成了大量食草動物的餐桌;而隨著旱季的臨近,南方平原的草開始變黃,動物們則開始向北方的濕潤地區(qū)遷徙。

      因此可以說,動物每月都在進行大遷徙。以150萬頭的角馬為代表的食草動物是遷徙大軍的主力,它們“逐水草而居”,一年中各月的棲啟地都不相同。

      Jan

      每年7月,草都長在塞倫蓋蒂南部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qū)(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大量鮮草為數(shù)百萬食草動物提供了口糧。

      Feb.Mar

      2月和3月,塞倫蓋蒂平原是食草動物的大餐桌。食草動物在雨量豐沛的戈爾丘地(Gol Kopjes)西部大快朵頤。2月也是角馬的誕生旺季。經(jīng)過3_4周的懷孕,超過5000頭的小角馬誕生;而進入3月,長雨季就伴隨著暴風到來了。

      Apr

      4月通常有詩續(xù)一個月的暴雨,但是鮮草在南部平原趨干耗盡了。食草動物開始向西部遷徙,因為越來越多的鮮草出現(xiàn)在這里。

      May

      5月,雨量開始逐步減少,遷徙大軍移到了西部走廊平原的格魯梅蒂河(Grumeti River)附近。長達幾百公里的“甬馬大隊”在這里隨處可見,它們的發(fā)情和交配期也開始了。

      Jun

      6月,食草動物仍在西部的格魯梅蒂禁獵區(qū)(Grumeti Game Reserve)。與此同時,角馬的數(shù)量會大幅減少:它們要越過格魯梅蒂河,因此不少角馬會成為水中“原住民”鱷魚口中的年度大餐。

      Jul

      7月,食草動物向此方林地遷徙,來到伊科隆戈禁獵區(qū)(Ikorongo Game Reserve)。坦桑尼亞出現(xiàn)了冬季的氣息。一旦到了只剩下林地區(qū)域才有青草時,食草動物就開始分道揚鑣了:角馬和斑馬繼續(xù)遷徙,向北方行進,瞪羚則仍留在中央林地。

      Aug

      8月,遷徙大軍到達了坦桑尼亞的最北部,接近了肯尼亞的邊境,靠近著名的馬拉河(Mara River)。

      Sept

      9月,是坦桑尼亞塞倫蓋蒂最干旱的季節(jié),所以食草動物必須跨越馬拉河,去肯尼亞的馬賽馬拉草原獲取食物。在馬拉河沿岸,獅子們每日瘋狂的狩獵可以持續(xù)好幾個小時。而河谷中的“原住民”鱷魚,也享受著這場食物自動上門的盛宴。

      Oct

      10月塞倫蓋蒂的旱情仍在延續(xù);依據(jù)“水在哪里,動物就在哪里”的自然法則,食草動物大軍都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

      Nov

      直至11月初,雨水重新回到坦桑尼亞,坦桑尼亞的雨季漸漸開始,食草動物才會“回家”。它們將再次跨越馬拉河,從馬賽馬拉回到塞倫蓋蒂。

      Dec

      12月,隨著雨水的到來,坦桑尼亞南部平原的草又長出來了。遷徙隊伍重新回到坦桑尼亞南部的洛利翁多禁獵區(qū)(Loliondo Game Controlled Area)。最先回來的是瞪羚,緊跟其后的則是角馬的大型“旅游團”。

      東非動物大遷徙的進程就是這樣一年年周而復始。了解了這個過程,我們就能明白:其實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看到巨大的遷徙隊伍。數(shù)以百萬計的動物大軍是東非大草原上的“活動招牌”,它們一直都在,只是你要清楚它們在哪里而已。

      當然,如果你完全沒有掌握動物的遷徙規(guī)律——比如當10月份動物都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度假”的時候,你卻一頭扎進了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南部——這也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觀看動物,不過,那時能看到的只是少數(shù)“原住民”而已。所謂“原住民”,包括東非狷羚、小羚羊、轉(zhuǎn)角牛羚、非洲大羚羊、大象、水牛、長頸鹿和鴕鳥等物種,它們大多能充分利用棲居地水草資源,當然如果本地遭遇嚴重的干旱,這些“原住民”仍然會死于饑餓和干渴。

      當成群的角馬、斑馬和瞪羚隨水草遷徙時,草原上的食肉動物也迎來了數(shù)量巨大的獵物??墒牵笮褪橙鈩游锿€要守住自己的領地,這使得它們很難長時間追蹤獵物的遷徙過程。豹子是有領地的,所以不會跟隨遷徙大軍,只有當角馬出現(xiàn)在它們的領地內(nèi)時,它們才會享受到豐富的食物;獅子也擁有領地,但有時也會跟隨遷徙隊伍,甚至會遠行超過50公里。

      塞倫蓋蒂的鬣狗則形成了一種往返機制,成功地解決了移動盛宴的問題。鬣狗媽媽會跑出40-50公里去尋找食物;特別是在她自己領地內(nèi)獵物稀少的時候,她會跟隨遷徙的動物,殺死并吃掉獵物,幾天后再回巢給幼崽哺乳。母鬣狗每年的行程可達3500公里,這是角馬一年徒步行進距離的4倍——真是不辭辛勞的慈母。

      所以,即便你真在最不恰當?shù)臅r候,去了最不恰當?shù)牡胤?,完全看不到遷徙大軍的影子,至少在塞倫蓋蒂-馬賽馬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個區(qū)域中還是會看到本地“原住民”,其中就包括部分食草動物和大型食肉動物。

      如果像一些旅行社宣傳的那樣,只有7-8月才能看到動物大遷徙,那么高端營地就都應該都集中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邊境——馬拉河附近,因為7-8月動物大遷徙團隊就在這里。但事實卻是: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的各處都遍布高端營地。比如著名的東非頂級營地品牌“&Beyond”,在塞倫蓋蒂西部和南部及馬賽馬拉都有帳篷營地;另一個知名營地品牌Singita在塞倫蓋蒂的西部和北部安置了營地;而著名的四季酒店在坦桑尼亞的營地酒店則在塞倫蓋蒂的中部地區(qū)。

      由此可見,在塞倫蓋蒂馬賽馬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處都有觀看動物的上佳場所。只要你在合適的月份到了合適的區(qū)域,就一定不會失望。

      距離“天河之渡”1.5小時車程的奢華營地

      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qū)的面積僅僅是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十分之一;一年中約占80%的時間中,遷徙動物都活躍在塞倫蓋蒂。

      塞倫蓋蒂,在當?shù)卣Z言中的意思是“巨大的開放空間”。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北部地區(qū)是這個“巨大的開放空間”中最熱鬧的地方,每年動物大遷徙要在這里往返經(jīng)過兩次:8、9月,動物們的遷徙大軍會到達坦桑尼亞的最北部,接近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邊境,并將穿越馬拉河;而到了11月,遷徙大軍再次跨越馬拉河,回到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

      每年7-11月,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北部地區(qū)會有多達40個營地,但是這其中70%的營地都屬于因為動物大遷徙而臨時安營扎寨的簡易營地。整個北部地區(qū)只有7 個常年營業(yè)的高端營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Serengeti Bushtops Camps。

      2010年8月開業(yè)的Serengeti Bushtops Camps一共只有15頂帳篷。它們一字排開,分布在2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從我入住的5 號帳篷,竭盡全力地向遠處張望,也只能看到附近3-4頂帳篷的部分側(cè)影。出于好奇,我安置好行李后,步行出發(fā)去一觀15頂帳篷的全景。

      沒有想到的是,每頂帳篷的間隔距離都有好幾百米,步行在營地的小徑上,越走越心慌。我入住的時候,正好是營地的淡季,當天只有兩組客人入住。加之又恰逢雨季,此時營地里的野草長得幾乎超過成人身高。我走在兩側(cè)都是密密麻麻草叢的營地小徑上,很長時間都碰不到一位客人、一個服務生。漸漸地,每邁一步,都伴隨著一次膽戰(zhàn)心驚。想到或許有什么野獸就潛藏在身后的荒草中,虎視眈眈地盯著我的一舉一動,我的后背一陣陣發(fā)涼。

      對15頂帳篷的整體考察實在是無法完成,我半途放棄了。營地的經(jīng)理Pantaleo從開業(yè)至今已經(jīng)任職10年了,聽說我的“考察”體驗后大笑起來,然后安慰我說:“我們很幸運,自開業(yè)到今天的10年時間,除了大象、水牛造訪之外,就沒有什么兇猛的動物進入營地了?!?/p>

      事實上營地的15頂帳篷分布在長達1公里的直線距離上,從1號到15號帳篷,步行只需要十幾分鐘。如果營地周邊都是平原,一個人步行十幾分鐘倒不算什么事,不過現(xiàn)在正是野草長得最茂盛的季節(jié),高度超過了1.8米。我一個小女子獨自步行在荒草間,不心慌才怪呢。

      15頂帳篷的名稱也很特別,都是以塞倫蓋蒂草原上動物的名字命名的:狐貍、獵豹、瞪羚、獅子、河馬和長頸鹿等。帳篷高高架起在平原上,每1頁的面積高達120平方米,可謂極盡奢華。帳篷有很大一部分面積是開放式的露臺,上面有一個戶外浴缸、一個可以容納7個人的超寬觀景沙發(fā),以及一個可以讓4個人同時用餐的餐桌。露臺的前景就是一望無際的塞倫蓋蒂大草原。

      營地距離馬拉河有1.5小時的車程。我很好奇,作為塞倫蓋蒂北部為數(shù)不多的永久營地之一的Serengeti Bushtops Camps,選址為什么不挑離角馬跨越馬拉河這“動物界的壯觀史詩”更近一點的位置,以便讓入住客人更近距離地觀賞一年一度的“天河之渡”?

      Pantaleo經(jīng)理告訴我:馬拉河在坦桑尼亞國境一側(cè),一共有12個“過河點”,其中幾個“過河點”最為驚險。曾經(jīng)有一次,他親眼見到幾十頭角馬在其中一個“過河點”沖刺對面的懸崖,沒有—個成功的,全部摔死在懸崖下面的馬拉河里。

      每年動物大遷徙,經(jīng)過馬拉河的這一段,都會有成百上千的角馬或摔死,或被鱷魚咬死,它們的尸體漂浮在河面之上,有時候甚至會堵塞河道,弄得臭氣熏天。那簡直就不是“天河之渡”,而是“地獄之門”。所以Serengeti Bushtops Camps營地特意選址在距離馬拉河45分鐘車程的地方,這樣客人們既可以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去觀賞“天河之渡”,又一定程度地遠離“地獄之門”。

      第二天,我登上營地的四驅(qū)車,跟隨游獵向?qū)rayson來到了馬拉河。這時候動物大遷徙的團隊都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南部,北部地區(qū)一派平靜安詳。

      因為雨季的原因,馬拉河水暴漲,原本棲息在馬拉河里的“常駐居民”——河馬和鱷魚,都紛紛移居到馬拉河谷外面的淺灘里了。想必它們此時都饑腸轆轆,但也只能耐心地等待著7月才會到來的“饕餮盛宴”。

      我的游獵向?qū)rayson十分膽大,把越野車就停在了淺灘前面幾米的地方,然后支起臨時餐桌,在滿是河馬和鱷魚的背景下,我和他享用起了塞倫蓋蒂草原上的早餐。這頓飯我吃得膽戰(zhàn)心驚,總是擔心草叢中潛伏著一只餓得心慌的鱷魚,一個飛撲就把我當成了它的早餐。

      當天傍晚下起了大雨,剛剛用餐回到帳篷,我就聽到有只動物在—個勁地撓我?guī)づ裢鈧?cè)的帆布卷簾。

      我想起Pantaleo經(jīng)理曾分享過他的經(jīng)驗:遇到獅子,一定不要跑,要盯住它的雙眼,慢慢地一步步后退;面對水牛,最有效的辦法是馬上躺倒在地上裝死;而遭遇到正面而來的大象,則要對著它,大聲地咆哮。這些招數(shù)被我死死地記在心里了??墒?,現(xiàn)在面對“抓撓卷簾”的不速之客,我該如何應付呢?

      帳篷內(nèi)的書桌上有—個木制的哨子。管家囑咐過,遇到緊急情況就吹哨。眼下的“抓撓卷簾”算緊急情況么?到底要不要吹哨呢?雖說我已不是第一次到東非了,也逐漸習慣了荒野世界的—切,但確實也還沒有練就“虎膽雄心”。

      第二天一早,在管家的帶領下,我在帳篷門口發(fā)現(xiàn)了長頸鹿的糞便和鬣狗的腳印,這才搞清了前晚來客的身份。真是驚心動魄的一夜!在東非,每個白天和夜晚都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情形,而這也許就是它如此讓我著迷的原因吧!

      Tips如何抵達

      可以直接飛到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國際機場,從這里再搭乘坦桑尼亞的境內(nèi)小飛機Coastal去營地所在的機場Serengerl/Koqatende。

      輕型小飛機可能會沿途經(jīng)停多站,時間在為1.5—3小時,單程費用約385美元。抵達后,營地會開車來接客人,再開車60分鐘到達Serengetl Bushlops Camps營地。

      注意事項

      入住營地的客人需要交納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入園費,每人每晚60美元;此外還要交納在國家公園的過夜費,每人每晚50美元。總計每人每晚110美元的費用,由營地在賬單里統(tǒng)一收取。營地可以步行游獵,每人收費50美元;沒有夜間游獵活動。

      漂浮在馬賽馬拉半空中的“凡爾賽宮”

      肯尼亞馬賽馬拉大草原上有超過100家?guī)づ駹I地,你如果想知道哪家是排名第一,隨便問一個游獵向?qū)Щ蛘卟蛷d服務員,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你:“Angama Mara?!?/p>

      Angama在當?shù)氐腟wahili語中是“懸在半空中”的意思,顧名思義,營地的選址特別獨特:它位于東非大裂谷的邊緣,高高建在300米的懸崖之上,俯瞰著腳下一望無際的開闊大草原。好萊塢知名電影《走出非洲》就是在Angama Mara營地的所在地拍攝的,影片中的場景完美地符合《走出非洲》的作者凱倫·布里克森的描述:“視野非常開闊,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偉大和自由?!?/p>

      Angama Mara 2015年7月才開業(yè),算是比較新的營地。我好奇的是,馬賽馬拉大草原上,很多高端營地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二十多年。Angama Mara現(xiàn)在的位置怎么會到2015年才會有人選中?

      我有幸見到了營地的創(chuàng)始人Nicky Fitzgerald女士?,F(xiàn)年65歲的Fitzgerald女士本人是酒店界的傳奇,她有在高端營地工作40年的“工齡”,她的先生Steve曾經(jīng)是舉世聞名的酒店集團“&Beyond'的CEO,她自己也是該集團高管,僅僅在“&Beyond”就有15年工作經(jīng)驗,共主持了多達60個高端營地的開業(yè)工作。

      Fitzgerald女士解答了我前面的疑問:這個山頭在整個馬賽馬拉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而且景色實在是太美,所以一直就是周邊眾多高端營地垂涎的一塊“肥肉”,包括“&Beyond”和圣殿酒店集團都覬覦已久。但山頭的經(jīng)營權很多年前就被一家經(jīng)濟型酒店獲得,只是運營得不好;之后有一個美國狩獵愛好者想把它改造成狩獵者俱樂部,但是當時肯尼亞已經(jīng)禁止獵殺動物,所以改造方案也就擱置下來。

      2009年,F(xiàn)itzgerald女士和她先生Steve都退休了,他們選擇了全身而退,甚至出售了手里持有的“&Beyond”股份。2013年的—個下午,Steve接到了山頭的馬賽地主打來的—個電話:美國人已經(jīng)決定退租了,地主問Steve是否有興趣接手。彼時,已經(jīng)退休居家4年的Fitzgerald夫婦決定把最好的留給自己。于是他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重出江湖,立即和地主簽了25年租約。

      然而即便算上當年出售&Beyond的股份,F(xiàn)itzgerald夫婦手里的資金還是不夠。他們又花費15個月,籌集到了1800萬美元。最終,2014年8月營地開始動工,僅用了10個月,2015年7月AngamaMara營地就開業(yè)了。

      Angama Mara營地占地約283公頃,分為南部和北部兩個相對獨立的營地,兩個私密營地都分別有15頂帳篷,所以Angama Mara是總計有30頂帳篷的奢華營地。

      Nicky不無感慨地說,4年的退休生活讓她—度完全離開了高端營地,但正是因為距離感,讓她再回來時,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一次,她要隨心所欲、要創(chuàng)造與眾不同,她說:“我要用景色震撼你?!?/p>

      建在300米東非大峽谷高處的30頂帳篷,每一棟都配備著寬敞的觀景露臺和全景落地玻璃窗,正對著馬賽馬拉這片茫茫無際的大草原。

      步入我的帳篷,無論是站在露臺、躺在床上,還是泡在浴缸里,整個空問的感覺就是Angama——“漂浮在半空中”。這種視覺震撼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截然不同于在馬賽馬拉大草原上安營扎寨的那些“接地氣兒”的帳篷營地。

      多年的營地工作,讓Fitzgerald女士感覺全世界的帳篷設計都好像是一個樣,讓人視覺疲勞。所以在Angama Mara的設計上,她決定不僅要用景色震撼客人,同時也要在內(nèi)部裝飾上創(chuàng)造不同,讓每一位入住客人驚艷。在Angama Mara,你會看到空間中充斥著大量的紅色,無論是在公共空間還是在每一頂帳篷里面,到處都洋溢著鮮艷的正紅色,而不是我們在帳篷營地經(jīng)常見到的千篇—律的游獵系列常用的米色、綠色、皮革色。

      Fitzgerald女士說,紅色雖然突出,讓人意想不到,但其實靈感是取自馬賽人的shuka——袍加身的外衣。紅色的搖椅、紅色的靠包、紅色的床罩……紅色,原本是馬賽人最傳統(tǒng)的顏色,但因為幾乎沒有任何營地大面積地使用過,反而令AngamaMara營地有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時尚感。而在家具的選擇上,F(xiàn)itzgerald女士也打破傳統(tǒng)帳篷營地一貫采用的野奢家居風格,選擇了更加輕松、時尚的款式。

      建成后的Angama Mara具有摩登前衛(wèi)的形象。加之它“懸在300米高空中”的獨特位置,使得它完全不同于那些隱藏在肯尼亞大草原叢林里的簡易帳篷營地,而更像是漂浮在馬賽馬拉半空中的“凡爾賽宮”。

      Angama Mara營地如此吸引人的另外一個原因,當然在于它是電影《走出非洲》的取景地。電影中一些史詩般的場景就是在營地的所在地拍攝的。Fitzgerald女士是《走出非洲》的忠實影迷,她說這部電影自己總共看過7次,還拜訪過拜訪作者凱倫·布里克森位于丹麥的故居。

      猜你喜歡
      塞倫蓋蒂馬拉河食草動物
      馬拉河之渡
      百“?!倍山?/a>
      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替牛椋鳥說句公道話
      “清潔工”
      替牛椋鳥說句公道話
      假面
      強渡馬拉河
      遠古十大食草動物排行榜
      非洲角馬的生存法則
      大渡口区| 贵南县| 彰武县| 麦盖提县| 托克托县| 南部县| 江都市| 怀远县| 永福县| 威远县| 宽甸| 敖汉旗| 随州市| 施甸县| 滦平县| 新乡县| 瓦房店市| 琼结县| 布尔津县| 陵水| 营山县| 贡山| 页游| 灌云县| 青河县| 右玉县| 万全县| 利津县| 威信县| 通辽市| 青冈县| 宝坻区| 澎湖县| 黔西县| 封开县| 德安县| 清水河县| 饶平县| 丰城市| 涞水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