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mg/L魚藤酮>50 000 mg/L煙堿>400 mg/L苦參堿>50 mg/L桉樹腦。除蟲菊素和魚藤酮對石榴蚜蟲的殺蟲效果顯著,其中除蟲菊素濃度為120.0 mg/L時,5 d后的防治效果可達(dá)97.7%,除蟲菊素濃度為60.0 mg/L時,5 d后的防治效果可達(dá)95.5%;實際使用時推薦除"/>
朱英 駱緒美
摘要 使用5種不同濃度的植物源農(nóng)藥(煙堿、魚藤酮、除蟲菊素、桉樹腦和苦參堿)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殺蟲效果研究,結(jié)果表明,5種植物源藥劑的殺蟲效果從大到小依次是60.0 mg/L除蟲菊素>120.0 mg/L魚藤酮>50 000 mg/L煙堿>400 mg/L苦參堿>50 mg/L桉樹腦。除蟲菊素和魚藤酮對石榴蚜蟲的殺蟲效果顯著,其中除蟲菊素濃度為120.0 mg/L時,5 d后的防治效果可達(dá)97.7%,除蟲菊素濃度為60.0 mg/L時,5 d后的防治效果可達(dá)95.5%;實際使用時推薦除蟲菊素濃度為60.0 mg/L,魚藤酮濃度為120.0 mg/L時,5 d后的防治效果可達(dá)93.7%。對比而言,除蟲菊素使用效果更佳,石榴蚜蟲室外防治試驗推薦使用60.0 mg/L除蟲菊素和120.0 mg/L魚藤酮。該研究為室外防治石榴蚜蟲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 植物源農(nóng)藥;石榴蚜蟲;殺蟲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6.6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9-01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37
Abstract Fiv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otanical pesticides including nicotine, rotenone, pyrethroids, Eucalyptus brain and matrin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pomegranate aphi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the five botanical insecticides was 60.0 mg/L pyrethroids >120.0 mg/L rotenone >50 000 mg/L nicotine >400 mg/L matrine >50 mg/L eucalyptus. 2% pyrethrin and 6% rotenone had significant insecticidal effect on pomegranate aphi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120.0 mg/L,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7.7% in five day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60.0 mg/L,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5.5% in five day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6% rotenone was 120.0 mg/L, the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 was 60.0 mg/L in actual use, ?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93.7%, and the effect of 2% pyrethrin was better.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 pyrethrin was 60.0 mg/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6% rotenone was 120.0 mg/L for outdoor measure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basis for outdoor control of pomegranate aphid.
Key words Botanical pesticide;Pomegranate aphid;Insecticidal effect
作者簡介 朱英(1977—),女,安徽懷寧人,工程師,從事林業(yè)科技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副研究員,碩士,從事林木培育、園林植物引種馴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6-22
石榴蚜蟲是一種雜食性害蟲,為石榴樹常見害蟲之一,又稱蜜蟲、膩蟲,石榴蚜蟲的體型較小且柔軟,呈半透明,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吸食汁液獲取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1]。雨水較少天氣,果樹含水量變少,樹液中的營養(yǎng)濃度隨之上升,石榴蚜蟲繁殖能力會隨之增強(qiáng),蟲口密度短時間內(nèi)急劇增多,出現(xiàn)危害高峰。進(jìn)入雨季后,大雨沖涮會減輕石榴蚜蟲的危害[2]。石榴蚜蟲會造成石榴樹幼葉卷縮掉落,枝梢枯萎,誘發(fā)病害,也致使幼果與花蕾的掉落,導(dǎo)致石榴樹勢差,直接造成產(chǎn)量減少和果實品質(zhì)降低[3]。
植物源農(nóng)藥對害蟲具有胃毒、干擾正常生理代謝和行為活動等特點,具有麻醉效果為神經(jīng)毒劑,損傷昆蟲中腸或干擾昆蟲消化酶系為消化毒劑,抑制細(xì)胞線粒體呼吸鏈氧化還原酶為呼吸毒劑[4-7]。植物源殺蟲劑常見的種類主要有魚藤酮類、煙堿類、除蟲菊類、桉樹腦、苦參堿等,各種農(nóng)藥成分優(yōu)劣勢不同,殺蟲效果也不盡相同[8-15]。為得到最佳的藥劑和濃度,筆者采用5種不同濃度的植物源農(nóng)藥在室內(nèi)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處理,對比得到效果最好的植物源農(nóng)藥,為石榴蚜蟲室外防治試驗所需藥劑種類及其用量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藥劑。
91%煙葉(煙堿)微粒粉末,6%魚藤酮,2%除蟲菊素,5%桉樹腦,1.5%苦參堿。
1.1.2 供試蚜蟲。
石榴植株來源于懷寧縣苗圃,飼養(yǎng)石榴蚜蟲的方法是將收集且?guī)Щ氐男庐a(chǎn)無翅孤雌蚜蟲接種于采回已經(jīng)處理過的石榴葉片上,室內(nèi)培養(yǎng)條件為溫度25 ℃、濕度80%和光照16L:8D,注意定時更換新的石榴新鮮葉片,使其建立室內(nèi)人工飼養(yǎng)種群。試驗之前,先挑出20只無翅成蚜重新置于新的石榴葉片上繁殖后代,12 h后,用毛筆將成蟲移除,留下若蚜,培養(yǎng)至二齡蚜蟲即可試驗。
1.1.3 試驗儀器。
主要儀器設(shè)備有SW-CJ-1FD超凈工作臺、DHG9101-2SA電熱恒溫鼓風(fēng)干燥箱、BC-11041噴霧塔、BX51、SZX10光學(xué)顯微鏡、MS3漩渦磁力振蕩器、HVE-50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MGC-250人工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ZQZY-C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用于飼養(yǎng)石榴蚜蟲的材料與工具有養(yǎng)蟲籠、飼養(yǎng)瓶、加濕器等。
1.2 試驗方法
1.2.1 藥劑配制。
根據(jù)藥劑使用說明推薦濃度進(jìn)行預(yù)試驗,由此確定5種不同濃度。
91%煙堿,配制成濃度梯度為50 000、25 000、16 067、12 500、10 000 mg/L。
6%魚藤酮,配制成濃度梯度為120.0、60.0、30.0、15.0、7.5 mg/L。
2%除蟲菊素,配制成濃度梯度為120.0、60.0、30.0、15.0、7.5 mg/L。
5%桉樹腦,配制成濃度梯度為50、40、30、25、20 mg/L。
1.5%苦參堿,配制成濃度梯度為400、300、200、150、75 mg/L。
1.2.2 供試樣本處理方法。
每種藥劑有5個不同的濃度,濃度參照上述藥劑濃度配制,再設(shè)一組清水對照組,3次重復(fù)。以一種藥劑為例,其余藥劑處理過程一致。首先,取出之前飼養(yǎng)至二齡的石榴蚜蟲共100只,石榴蚜蟲的體型大小要相近,分為5組,每組20只。其次在干燥潔凈的培養(yǎng)皿中放入濾紙,將分組好的石榴蚜蟲放入,將配制好的5個藥液分別裝入手動噴霧瓶中,每個瓶中裝5 mL藥液,對準(zhǔn)培養(yǎng)皿進(jìn)行噴灑,藥液需均勻噴灑到濾紙上,將其噴完,之后將5個培養(yǎng)皿中沾染上藥劑的濾紙和石榴蚜蟲全部轉(zhuǎn)移至5個有新的石榴葉片的容器中繼續(xù)飼養(yǎng),貼上標(biāo)簽注明信息用以區(qū)分。每天觀察并對石榴蚜蟲的死亡情況進(jìn)行詳細(xì)記錄,共計5 d。
1.3 數(shù)據(jù)分析
用Excel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jìn)行統(tǒng)計與分析。
對照組死亡率=(死亡蟲數(shù)/供試蟲數(shù))×100%
處理組死亡率=(感染死亡蟲數(shù)/供試蟲數(shù))×100%
校正死亡率=(處理組的死亡率-對照組的死亡率)/(1-對照組的死亡率)×100%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煙堿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
5種濃度煙堿依次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噴霧處理,記錄每天的蟲口死亡數(shù),共5 d,計算得到不同濃度煙堿藥劑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圖1)。
由圖1可知,隨藥劑濃度的增加,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逐漸增加,表明殺蟲效果隨濃度的增加而提高;5 d后,藥劑濃度為10 000 mg/L時,蚜蟲校正死亡率為53%;濃度為12 500 mg/L時,死亡率為63%;濃度為16 067 mg/L時,死亡率為72%;濃度超過25 000 mg/L時,死亡率在86.5%以上;濃度為50 000 mg/L時,死亡率達(dá)到最高值91.5%。由此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達(dá)到最高時,煙堿藥劑的最優(yōu)濃度為50 000 mg/L,此時達(dá)到的殺蟲效果最佳。
2.2 不同濃度魚藤酮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
5種濃度魚藤酮依次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噴霧處理,記錄每天的蟲口死亡數(shù),共5 d,計算得到不同濃度魚藤酮藥劑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圖2)。
由圖2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隨魚藤酮藥劑濃度的提高而增加。
藥劑濃度為7.5 mg/L時,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為60.9%;藥劑濃度為15.0 mg/L時,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為67.9%;藥劑濃度為30.0 mg/L時,石榴蚜蟲校正死亡率為74%;藥劑濃度為60.0 mg/L時,石榴蚜蟲校正死亡率為85.5%;藥劑濃度達(dá)120.0 mg/L時,石榴蚜蟲校正死亡率最高為93.7%。
藥劑濃度為7.5、15.0和30.0 mg/L時,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遞增約為7%。
由此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時,魚藤酮藥劑濃度為120.0 mg/L,對石榴蚜蟲的防治效果最佳。
2.3 不同濃度除蟲菊素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濃度除蟲菊素依次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噴霧處理,記錄每天的蟲口死亡數(shù),共5 d,計算得到不同濃度除蟲菊素藥劑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圖3)。
由圖3可知,隨著除蟲菊素藥劑濃度的增加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也隨之提升。
除蟲菊素藥劑濃度在7.5~60.0 mg/L時,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以約6%的增幅遞增。5 d后,藥劑濃度為7.5 mg/L時,蚜蟲校正死亡率為68.9%;濃度為15.0 mg/L時,蚜蟲校正死亡率為82.9%;濃度為30.0 mg/L時,石榴蚜蟲校正死亡率為89%;藥劑濃度為60.0和120.0 mg/L時,分別是95.5%和97.9%,藥劑濃度增加1倍,防治效果提升不明顯,由此可知,藥劑的使用濃度不是越高越好,藥劑使用時合適的濃度雖未能達(dá)最大防治效果,但可節(jié)省成本、保護(hù)環(huán)境。由此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時,除蟲菊素藥劑濃度為120.0 mg/L,此時達(dá)到的殺蟲效果最好,但根據(jù)實際使用時的情況推薦濃度為60.0 mg/L。
2.4 不同濃度桉樹腦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濃度桉樹腦依次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噴霧處理,記錄每天的蟲口死亡數(shù),共5 d,計算得到不同濃度桉樹腦藥劑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圖4)。
由圖4可知,隨藥劑濃度的增加,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逐漸增加,表明殺蟲效果隨濃度的增加而提高,但5個濃度增加的效果沒有之前幾種藥劑的效果明顯,當(dāng)藥劑濃度為20 mg/L時,死亡率僅為42.9%,未超過蟲口死亡數(shù)的50%;濃度為25 mg/L時,死亡率剛超過半致死濃度為51.3%;濃度為30 mg/L時,死亡率為52.9%;濃度為40 mg/L時,死亡率為57.5%;濃度為50 mg/L時,死亡率為60.6%。由此可知,桉樹腦殺蟲效果最好時的藥劑濃度為50 mg/L,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最高。
2.5 不同濃度苦參堿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
不同濃度苦參堿依次對石榴蚜蟲進(jìn)行噴霧處理,記錄每天的蟲口死亡數(shù),共5 d,計算得到不同濃度苦參堿藥劑對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圖5)。
由圖5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隨藥劑濃度的增加而提高,表明殺蟲效果隨濃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殺蟲效果增加并不明顯。5 d后,當(dāng)藥劑濃度為75 mg/L時,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僅為42.9%;濃度為150 mg/L時,死亡率為53.5%;濃度為200 mg/L時,死亡率為60.9%;濃度為300 mg/L時,死亡率為67.5%;當(dāng)藥劑濃度為400 mg/L時,石榴蚜蟲校正死亡率為69.9%。由此可知,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僅為69.9%,此時苦參堿藥劑濃度是400 mg/L,在5種濃度中殺蟲效果最好。
3 結(jié)論與討論
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煙堿殺蟲的最優(yōu)濃度為50 000 mg/L,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為91.5%;魚藤酮殺蟲最優(yōu)濃度為120.0 mg/L,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為93.7%;除蟲菊素濃度為120.0 mg/L,石榴蚜蟲的校正死亡率為97.7%,除蟲菊素濃度為60.0 mg/L,蚜蟲校正死亡率為95.5%,推薦的最優(yōu)濃度為60.0 mg/L;桉樹腦殺蟲最優(yōu)濃度為50 mg/L,蚜蟲校正死亡率為60.6%,苦參堿殺蟲最優(yōu)濃度為400 mg/L,蚜蟲校正死亡率為69.9%。由此可知,5種植物源藥劑的殺蟲效果從大到小依次是60.0 mg/L除蟲菊素>120.0 mg/L魚藤酮>50 000 mg/L煙堿>400 mg/L苦參堿>50 mg/L桉樹腦。
除蟲菊素濃度為60.0 mg/L和魚藤酮濃度為120.0 mg/L時,對石榴蚜蟲的室內(nèi)試驗防治效果最好,因此,推薦使用除蟲菊素濃度60.0 mg/L和魚藤酮濃度120.0 mg/L作為室外石榴蚜蟲防治試驗最佳的藥劑和濃度。
參考文獻(xiàn)
[1] 劉平.植物源殺蟲劑的主要種類及應(yīng)用前景[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19(4):57-60,68.
[2] 尤龍,李曰鵬,任士偉.國內(nèi)常見植物源農(nóng)藥的研究進(jìn)展[J].廣州化工,2018,46(13):12-13,19.
[3] 黃培鑫.魚藤酮產(chǎn)品登記概況及未來展望[J].農(nóng)藥市場信息,2017(28):28-29.
[4] 葉增發(fā),趙俊杰,吳盼盼,等.羥基桉樹腦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進(jìn)展[J].輕工科技,2017,33(1):38-40,95.
[5] 張興,馬志卿,馮俊濤,等.植物源農(nóng)藥研究進(jìn)展[J].中國生物防治學(xué)報,2015,31(5):685-698.
[6] 梁佳麗,曾智,龔恒亮,等.魚藤酮的殺蟲機(jī)理及其在白蟻防治上的應(yīng)用前景[J].農(nóng)業(yè)災(zāi)害研究,2015,5(9):13-14,37.
[7] 張向忠,劉文獻(xiàn),高亞.豫東平原區(qū)石榴蚜蟲的發(fā)生、危害與防治[J].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2014(4):43-44.
[8] 王玉龍,關(guān)扎根,賈學(xué)思,等.苦參堿在農(nóng)業(yè)害蟲防治中的應(yīng)用研究進(jìn)展[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2,40(4):424-428.
[9] 徐芬芬,葉利民,王愛斌,等.植物源農(nóng)藥[J].生物學(xué)教學(xué),2010,35(1):9-10.
[10] 顧海莎.植物源農(nóng)藥研究進(jìn)展綜述[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7,35(24):7520-7521.
[11] 劉建豐.天然植物殺蟲劑除蟲菊素的特點及應(yīng)用[J].農(nóng)藥市場信息,2007(6):35.
[12] 王桂清,姬蘭柱,張弘,等.中國植物源殺蟲劑研究進(jìn)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6,39(3):510-517.
[13] 張庭英,徐漢虹,王長宏.魚藤酮的應(yīng)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農(nóng)藥,2005,44(8):352-355.
[14] 低毒植物源殺蟲劑——除蟲菊素[J].農(nóng)業(yè)新技術(shù),2005(3):30.
[15] 張永平.石榴蚜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農(nóng)村實用技術(shù),200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