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偉
駱宗明是河北省灤州市一名普通退休干部。從1959年開始,他一直保持著記錄家庭生活的習慣。他1959年剛參加工作時,每月工資26.5元,如今每月退休金5341元。60多年來,他記錄了388本“家庭檔案”,擺滿了客廳里的一面書架。翻看一本本“家庭檔案”, 79歲的駱宗明老人禁不住感慨“今非昔比”。
在“家庭檔案”里,一篇手寫的《從四世同堂到安居樂業(yè)》文章,記錄了駱宗明多次建房和搬家的經(jīng)歷:1941年,駱宗明出生于一間簡陋的茅草屋,在戰(zhàn)亂中茅草屋曾被日寇燒毀,后來他在親戚家寄居多年;1949年,駱宗明在政府幫助下,一家人分到了一間半土坯房;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子受到損壞,政府幫助進行了維修,依然是遮風擋雨的家;1992年,他搬到了單位的職工宿舍居住;1996年,他搬到一座農(nóng)家小院里,一直生活至今。
“家庭檔案”里,有一張駱宗明與老伴李秀芹2018年補拍的婚紗照。1959年,駱宗明結(jié)婚時,因家境困難,新棉被都是從別人家借來的,洞房花燭之夜只充當擺設(shè)。如今條件好了,他們補拍婚紗照,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檔案里一個小賬本上,記錄著駱宗明婚后家庭的每一筆“大額”開銷。其中一項記錄著:1965年4月1日搬家,買水桶一個,9.6元。對此,駱宗明一本正經(jīng)地解釋:“那年頭,一個水桶就能頂10天工錢,可不就是個大件嘛!那時候,記賬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量入而出?!?/p>
如今,家里買空調(diào)、全自動洗衣機等電器,駱宗明都懶得再記賬了:“我每月退休金能買兩臺洗衣機。這些支出項目,在家庭經(jīng)濟生活里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了?!?/p>
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駱宗明的“家庭檔案”記錄內(nèi)容有了新變化,記載更多的是外出旅游、養(yǎng)生保健、參與琴棋書畫活動、參加老干部宣講團等內(nèi)容。
“這些年,國家對我們這些老人照顧有加。我這個初級師范畢業(yè)生免費上了4年老年大學,也算是本科畢業(yè)了!”駱宗明說,如今物質(zhì)生活充裕了,他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每天和老伴一起鍛煉身體,與4個女兒經(jīng)常組織家庭聚會聚餐,一家人還不時外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