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治中
摘要:本文以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外包為例,將信息系統(tǒng)外包的開發(fā)交付作為研究對象,提煉信息系統(tǒng)外包建設中的主要因素,形成17個特征值,應用Fisher-score算法進行排序,并據(jù)此實施后再動態(tài)評估,嘗試建立一套適用于項目實施的風險識別管理方法。
關鍵詞:信息系統(tǒng);外包;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20)09-0087-04
1 背景介紹
學校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總體目標是:要求通過與國家信息化標準整合無縫對接,建設一套獨立的適合學校的管理系統(tǒng),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開放的、可提供數(shù)據(jù)共享及多種應用服務的技術平臺和一個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強、可管理的信息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一個學校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一套面向?qū)W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綜合信息服務的職能體系與服務平臺。規(guī)范學校的辦公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明確工作責任,以及更好的促進各部門及部門間工作的開展。如何及早的發(fā)現(xiàn)和審定在軟件外包開發(fā)中的各種風險,并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確保智慧校園軟件開發(fā)得以保障,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1]。
2 軟件外包項目風險管理研究
2.1 軟件外包項目風險管理
軟件外包(Software Outsourcing)是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服務模式,是指客戶(發(fā)包方)將軟件項目中的部分工作轉(zhuǎn)交給軟件外包服務商(接包方)代工開發(fā)的一種行為,它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是工種細分和經(jīng)濟一體化的大勢所趨[2]。
2.2 執(zhí)行流程與風險管理
對于軟件外包項目,流程如圖1所示。
可能遇到的風險如下:(1)甲乙方對項目主要需求產(chǎn)生分歧;(2)合同條款不清晰;(3)溝通不足;(4)人事變動;(5)監(jiān)管不到位。
根據(jù)以上我們列出的軟件開發(fā)外包風險,本文初步制定出管理風險的架構(gòu)流程,如圖2所示。
3 軟件外包風險管理特征值提取
對于軟件開發(fā)管理中的特征值提取,和項目開展中的需求、人員存在著緊密對應關系,查閱最新的軟件開發(fā)風險管理相關文獻,目前定義了影響軟件開發(fā)管理的特征值有150多個,參考已有研究對于這些特征值的分類和重要性的界定,整理出需要重點關注的特征值如下[3-4]。表1展示了部分需要軟件項目管理特別要關注的特征值。
在軟件項目領域,風險管理模型越來越多,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Boehm模型、SEI的CRM模型、Hall的六學科模型、Riskit模型和CMMI模型等風險管理模型[5-6]。本方案最終定義需要關注的風險和風險組合,共計17項作為特征值,來構(gòu)造特征向量,均在表2中列出。
4 Fisher score算法的外包風險評估
4.1 最優(yōu)評估方法
特征值尋優(yōu)一直是熱點關注的問題,主要做法是從一個樣本存在的許多特征屬性中,選取其中的一部分對回歸結(jié)果和分類結(jié)果等影響最大的特征值[7-8]:
4.2 Fisher score實現(xiàn)最優(yōu)排序
本文經(jīng)過對原始需求情況進行整理,提煉了17個特征屬性,并按照從1逐漸遞增,形成序號為1到17的17種特征值組合。
根據(jù)國際上通用最優(yōu)特征值選取算法的研究,最后選擇了Fisher score算法對特征值進行排序,其結(jié)果表明排名第一的是第10個特征值:項目資金投入,分數(shù)為6.31,也就是說在項目預算充足的情況下,隨著需求的變更或甲方需求的膨脹,或者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那么乙方可以通過加大項目預算投入來增加人手或者調(diào)配資源,來抵抗項目出現(xiàn)的風險情況。而得分小于1分的特征值為:合作條款是否清晰,軟件使用者情況,項目上線部分反饋,這些都不會影響項目關鍵性的推進問題。排名靠前的特征值當中大部分與項目的成敗有關,也間接證明了在軟件開發(fā)管理中,一些關鍵問題甲乙方要特別注意,加以防范。
5 基于Fisher-score算法分析的軟件外包風險應對
在對風險進行識別后,接下來需要對風險做出深入分析和評估,最終得出風險因素的發(fā)生概率、可能損失以及風險值。
并構(gòu)建遞階層次模型,以抵御出現(xiàn)的風險,四層階梯結(jié)構(gòu)為:目標層、準則層、次準則層和方案層,如圖3所示,項目團隊根據(jù)四層結(jié)構(gòu)模型對項目的各種風險進行把控。
本文以信息化項目實施方為例,借鑒軟件風險管理模型,并結(jié)合軟件開發(fā)生命周期,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將細節(jié)化開發(fā)的每個任務對應以上的特征值,形成特征矩陣,對以上特征值進行fisher-score分析,并輔以人工干預,總結(jié)出特征值的排序,并據(jù)此去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問題。通過對其接手項目過程中出現(xiàn)的風險進行識別、分析,找出主要問題,并提出有效應對手段和監(jiān)控方法,建立起一種完整的風險管理框架,使項目管理者和技術主管能更有效掌握項目各階段潛在的風險,保障項目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Grover,Varun,Cheon,Myunjoong,Teng,James TC.The effect of service Quality and Partnership on the outsourc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unc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Spring1996.
[2] Boehm B W.Software 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M].IEEE Software,1991.
[3] Boehm B.W.,Software risk management[M].Piscataway: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89:98-99.
[4] Chow T,Cao D.A survey study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agile software projects[M].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08.
[5] Prikladnicki R,Yamaguti MH,Antunes DC.Risk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oftware development:A process integration proposal[C].5th IFIP Working Conf on Virtual Enterprises.Toulouse,2004.
[6] Wuliang P,Chengen W.A multi-mode resource-constrained discrete time-cost tradeoff problem and its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solution[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
[7] Cooper,Lynne P.A Research Agenda to Reduce Risk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A Practitione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ngineering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June,2003,20(1-2):117-140.
[8] Steven Pender,Managing incomplete knowledge:Why risk management is not suffici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