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交互性,就是信息可以雙向傳播。在傳統(tǒng)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主要是單向傳播,廣播播音主持沒有完全根據自身的主觀經驗去篩選和傳遞信息,但是所傳遞的信息是否符合大眾需求,是否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廣播播音主持無法得知。但是在新媒體視域下,廣播播音主持除了運用傳統(tǒng)的媒介發(fā)布信息,同時還借助微博、抖音、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發(fā)布信息。并且可以通過觀看量、轉發(fā)量和點贊量等數據評判該信息是否是大眾需要的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評論區(qū)與聽眾進行互動,了解聽眾的需求。比如,本臺微信公眾號《鄂爾多斯之聲》在2015年發(fā)布了“一碗面溫暖一座城”,通過廣播播音主持對面館主人孩子患大病需要高額費用時的無奈和自食其力、起早貪黑只為多賣一碗面的新聞進行報道后,達到了八十多萬的收聽量,很多聽眾在評論區(qū)表示“要捐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一座小城瞬間滿滿的都是愛。包括中央級媒體及其他好多大媒體都進行了轉載。因此在新媒體視域下,廣播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通過與觀眾互動,提供聽眾所需的新聞。
在新媒體視域下,各類未經審核的信息也能夠通過個人賬戶發(fā)布,因此廣播播音主持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嚴謹性的工作特征,辟謠虛假信息,傳播真實信息。比如,在“疫情”期間,“鹽不夠吃了”“白醋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等虛假信息頻出,并且很多虛假信息都是借助“新冠肺炎”的熱度迅速傳播。因此在新媒體視域下廣播播音主持要堅持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首先,在篩選信息時要嚴謹。保證所播報的每一條新聞都有據可依,每一個數字都能有所考證。其次,要嚴謹客觀地看待每一條網絡新聞。廣播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專業(yè)的新聞媒體人,必須要謹慎地看待每一條新聞,避免被虛假新聞所迷惑。
溝通技巧是每個新聞媒體人必須具備的技巧。在傳統(tǒng)媒體環(huán)境下,廣播播音主持主要是在線下和觀眾或者新聞相關人員進行溝通,但是在新媒體視域下,溝通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溝通形式也越來越多。不僅有線下溝通,還有線上溝通,甚至很多線上溝通都是現場直播,因此對廣播播音員、主持人的溝通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廣播播音員、主持人在與受訪者進行溝通前,要先查詢受訪者的信息,不僅要查詢性別、職業(yè)、年齡等基本信息,同時還要查詢受訪者之前是否有受訪視頻,進而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能夠通過視頻分析受訪者性格,合理設置提問問題,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其次,在溝通過程中,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要學會“控場”,不要被受訪者帶走節(jié)奏。同時要根據受訪者的回答及時調整問題順序、提問技巧。
廣播播音員、主持人是傳播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主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承載者。但是多元文化在新媒體視域下,我國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遭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因此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傳播正能量。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要借助自己的影響力和自己所占據的平臺,將國家在疫情期間所做的努力傳遞給其他國家,辟謠虛假信息,維護國家的權威。同時,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要不斷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端正自己的思想政治態(tài)度,并捍衛(wèi)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新媒體的到來,促進了媒體行業(yè)的發(fā)展,也讓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要想實現自身價值,也應該從新媒體的視角出發(fā),重新分析媒體工作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發(fā)展方向,進而才能夠明確新媒體視域下廣播播音主持的特點,并優(yōu)化播音主持的技巧,提高工作質量,為大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