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曉春
我家三哥小名春仿,長我五歲。也許是沾了“春”字的光,他皮膚好、五官正、容顏青春,個性豁達爽朗、風趣幽默。
三哥在貧窮落后的漢陽邊陲橫山腳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小學三年級是他的最高學歷,但若要論嘴上功夫他卻十分厲害。腦瓜靈、舌根活,大場小合、見多識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懸念疊出、妙語頻生。
我的婚事還是三哥管的“閑事”呢。兄弟眾,家道貧,貌不出眾,語不驚人,有如此“硬傷”的冷男豈能討到好姑娘的芳心?父母嘆、三哥急,托干親、拜友人,四處打恭、八面作揖,偶有相約,無果而終。我的自尊遇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世事難料,未承想真有一位膽大的女孩把我當“古董”一樣,收藏到如今。事后得知是三哥剛結(jié)識的病友牽來的姻緣,方結(jié)成了我們現(xiàn)在的美滿。
三哥很小就異常懂事。我十歲那年,大嫂不幸離世,丟下了嗷嗷待哺的侄兒,且侄兒身體極度瘦弱。三哥深情地望著母親憔悴的面頰:姆媽,您和伯爺為我們吃的苦太多太多,現(xiàn)在我有能力,可以幫您照看好侄子,您就放心在生產(chǎn)隊里干活掙工分吧。那年頭,家里沒錢購買嬰兒營養(yǎng),他上樹掏蛋擒鳥,下河捕魚捉蛙,折過腿,溺過水,但只要對侄兒身體有益,他都千方百計弄。
盡管我們各自有家,生計不斷增壓,年齡越來越大,可親情絲毫沒被沖淡。關(guān)鍵時刻,你幫我,我助你,攜手渡難關(guān)。一有農(nóng)閑,弟兄們就聚在父母低矮的土坯屋里,聊生產(chǎn)生活,話世間萬象。在沒有父母的日子里,我們依然保持著熱度。后來,一紙調(diào)令把我從鄉(xiāng)學帶到縣城,但我們?nèi)愿羧钗宕螂娫?,兩端不放心。各自心中早已聳立一座“送弟閣”與“望兄亭”。
前年臘月,三哥被救護車火速送到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實施搶救,總算撿回了一條命。侄兒侄孫齊施援手,你五千他八百同表敬意,二哥的女兒和女婿把兩萬孝心錢遞到三哥的手上:“到時我們是不會袖手旁觀的,您就別操錢的心。”霎時,一向能言快語的三哥老淚縱橫,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皼]有三父當年的傾囊相助,今天我們拿兩百元看您恐怕都費勁……”侄女話音剛落,病房里笑聲一片。
過完庚子春節(jié),三哥正式步入了古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