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勛
我去一家公司給工程師做講座,我不問他們有沒有聽音樂會、看展覽的習慣,反而問他們:“你在這里工作5年了,知道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么樹嗎?”大多數人一時無法回答。事實上,他們公司門口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里發(fā)亮。后來再見面時,有一位工程師和我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xiàn)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所以不會經常和太太吵架了?!?/p>
他還問我現(xiàn)在5歲的女兒該學鋼琴還是小提琴,我只是建議他,11點下班回家后多抱抱女兒,這才比較重要。因為所有的藝術講的都是人的故事,一個孩子如果不記得父親的體溫,她將來看畫、聽音樂就無法感動。如果沒有人的記憶,所有藝術對她而言都只是賣弄而已。
我們從年輕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感覺,但別忘了,工作忙碌之余,你還是一個人。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炎熱的夏天午后暴雨的氣味,那是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都會引發(fā)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現(xiàn)在美常常成為新的知識、新的壓力,一位富有學識的博士可能對美失去了感覺,而一個不識字的農夫卻可以看到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生活中的美學,應該是不按照別人的安排的。每個人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