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1月到1979年2月,鄧小平曾密集出訪,數(shù)量之多,超過了他一生其他時間出訪國家的總和。當時,鄧小平的出訪有重大的戰(zhàn)略目標,一方面要團結(jié)周邊國家,另一方面要向西方發(fā)達國家尋求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所必需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等方面的幫助。他作為中共領導人,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決定了這些國家與中國國際關系的走向。最終,鄧小平以他不同凡響的智慧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成果,改善了中國與鄰國的關系,使中國不可逆轉(zhuǎn)地走上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道路。
國際傳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細分受眾市場,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不同的傳播策略。出訪之前,鄧小平針對不同國家所要傳遞的信息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
對于尼泊爾、緬甸、朝鮮等周邊國家而言,講故事的重點在于解釋中國尊重別國獨立自主和絕不稱霸的信念。鄧小平在尼泊爾指出:“霸權主義者在南亞的激烈爭奪,使這一地區(qū)長期不得安寧,嚴重威脅著這一地區(qū)國家的獨立和安全,遭到南亞人民的譴責和反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深切同情并堅決支持這種正義的立場。”
對于美國和日本,除了要尋求它們對中國外交的支持外,還要向它們尋求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經(jīng)驗和幫助。因此,講故事的重點就在于中國推進和平的決心和中國未來發(fā)展穩(wěn)定的預期,以及愿意成為一個負責任合作國家的態(tài)度。鄧小平在白宮同卡特進行會談時指出:“我們的看法是,整個世界局勢是不安寧的。如果要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和平、安全、穩(wěn)定的世界,就應該認真對待國際局勢。就中國來說,我們不希望打仗。我們的目標是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這就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和平環(huán)境。”
講述人只有先融入當?shù)厣鐣屖鼙姼惺艿剿纳埔夂妥鹬?,才能真正吸引到愿意聽故事的群體。在訪問新加坡時,李光耀事先簡單了解了鄧小平的習慣,專門為他準備好痰盂和煙灰缸。但是鄧小平事先也了解了李光耀的習慣和過敏癥,與他在一起會談時既不抽煙也不吐痰。當李光耀解釋為何新加坡會在印尼之后同中國建交時,鄧小平表示完全理解,并一語雙關風趣地說:“我能忍耐,如同在這里我尊重主人的意愿,會談中忍著沒有抽一支煙。”鄧小平對新加坡的訪問贏得了李光耀極大的信任和好感。
在泰國,鄧小平參加了王儲哇集拉隆功親王剃度儀式,這在非常崇信佛教的泰國廣大公眾中引起了強烈而良好的反響,泰國人民從電視實況轉(zhuǎn)播中看到這一情景都甚為感動。當?shù)孛襟w評論,“鄧小平對泰全國頭等大事的理解與重視,使他抓住了泰人民的心,成為最重要的歷史性來訪者”。
尋找講述人與受眾之間共同的歷史經(jīng)歷總是能快速地拉近彼此的距離。鄧小平訪日期間借用歷史上徐福奉秦始皇之命東渡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他說,日本早有蓬萊國之稱,聽說有長生不老藥。這次訪問的目的是:第一交換批準書;第二對日本的老朋友表示感謝;第三尋找長生不老藥。接著又補充說,或許沒有長生不老藥,但是我想把日本發(fā)展科學技術的先進經(jīng)驗作為禮物帶回去。鄧小平的話一下子就拉近了中日兩國的距離,使雙方可以忘卻短暫的不快,攜手走向未來。
各國人民在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差異巨大,但在情感抒發(fā)和表達上卻有超越國界和民族的相通之處。新中國成立以后,中美之間交往很少,美國人對于中共領導人往往留下刻板的印象。但是當鄧小平在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熱情擁抱并俯身親吻了唱歌的孩子,在場的不少美國觀眾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那一刻,他們看到的是一位和他們有著一樣真情實感的鄰家爺爺。一直強烈反對同中國建交的參議員拉克澤爾特在看了這場演出后說:我們被他們打敗了——誰也沒法投票反對孩子們唱中國歌曲。鄧和他的夫人看來真的愛人民;他確實令在場的觀眾和電視觀眾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