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學
接通小姨發(fā)來微信通話的請求,通過視頻我看到了闊別4年的母親,滿頭銀發(fā),老態(tài)龍鐘,我的思緒有些混亂。記憶似乎還停留在母親當年風風火火的樣子,轉眼看到如今這般模樣的一個老太太,鼻子一陣發(fā)酸,眼淚猛地噙滿眼底。還記得2016年11月,我抽空探親時,母親很精神,臉上的皺紋不太深,陪她晨煉,我呼哧帶喘的才能跟上她。4年,才4年,母親老得認不出來了。不由得感嘆:歲月啊,你這個失敗的雕刻師,在我母親臉上竟然鐫刻上了時間的記憶。
看到母親的蒼老樣子,我強忍淚水,哽咽且又戲謔地說:“這是誰家的老太太?”,逗得母親和小姨開懷大笑,這笑中我也看到了母親眼睛里晶瑩的淚水,這笑中也體會到對親人思念的滋味,這笑中包含著多少對歲月的無奈。
疫情期間,母親一直和小姨蝸居在家中,母親有多思念兒子,可能只有小姨知道,只是她不讓打擾戰(zhàn)斗在防疫一線的兒子,思念也就留在記憶的深處,要不是小姨多次提出,可能這次視頻母親也不會同意的。
隨后和媽媽在視頻上聊了一會兒,母親說的都是些村間軼事,無非是張家老三的孫子要結婚了,李家老二的孫子要滿月了,王家兒媳婦改嫁了等等。我盡管不感興趣,但又不能不聽,還要不時地附和幾句,讓母親的話題繼續(xù),興趣不減。其實我知道,母親也不是想告訴我這些雞毛蒜皮的事,而是想和我多聊一會,多看看我。
掛斷視頻,我不禁淚如泉涌。一個曾經(jīng)那么要強的人,也經(jīng)不起歲月的折磨。我和弟弟常年在外,家里就母親一個人守著一個院子,以往還能與姊妹走動走動消遣時間,疫情期間只能固守在家中,百無聊賴,手機不離身,盼著兒子的電話,再把囑咐的話裝進電話線,快遞到兒子的心中,老人的追求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常記得小的時候,父親迫于生計,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家外都是母親一個人張羅,人勤快、有力氣、膽子大是大家對她一致的評價。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外面伸手不見五指,為了去山上的地里干活,她就得一個人走夜路,躡手躡腳地拿上農(nóng)具,輕輕掩上門,瘦弱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黑色中。太陽出來的時候,她又得急匆匆地趕回家,為還在上學的我們做早飯。每年種小麥、種秋田、收小麥、農(nóng)耕等,她經(jīng)常起早貪黑,地里莊稼也是井井有條。那時候的母親是強者,我們都以她馬首是瞻,我們都聽她的話。
母親只上了四年學,字認得不夠多,但她熱愛學習,當農(nóng)村時興在縫紉機上做衣服的時候,母親自學縫紉技術,當我們弟兄倆穿著流行的西裝、學生裝的時候,她眼光中總會流露中一些滿足。她很會織毛衣,只要是圖片上比較好看的毛衣花紋,她都能悟出花紋的編織方法,許多想給自己的男友或老公織毛衣的女人,都到母親跟前請教,什么地方該生(織毛衣的專業(yè)術語),什么地方該收,什么地方擰花,母親現(xiàn)場教學,她織的毛衣,大小合身,花樣大氣,深得好評。在流行用廢紙箱上的尼龍帶編菜籃的時候,母親又開始琢磨如何編出更好看、更實用的菜籃,簡單的尼龍帶經(jīng)她的手,轉眼變成一個引人眼球的籃子,能買菜,能送飯,大家紛紛拿來原產(chǎn)料,讓母親“加工”,母親分文不取。那時候,大家都聽她的話。
母親年輕的時候愛看書,張賢亮、張抗抗、路遙等作家的小說她都讀過,她記憶力超好,看過的小說都用自己的話能講出故事梗概,并能將小說中的喜劇情節(jié)繪聲繪色的講給別人。農(nóng)閑的時候,有幾個年輕的女孩子都愿意到我家來聽她講故事,講外面的世界,講城市人的生活??赡軓哪菚r候起,我就定下上大學一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決心。
1994年我考上大學,1997年我畢分配到新疆工作,一直到2004年,都是母親和父親在家中度日,母親眼睛花了,書不看了,織毛衣還得戴著老花鏡,我們多次勸她不要再勞累了,好好休息,把生活過好,身體健康比什么都好,也許服從了命運的安排,也許確實干不動了,母親一天的工作就是給父親做飯,幫父親干點家務,開始聽我們的話了。
2004年父親突然患腦溢血去世后,母親身體每況愈下,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無法照顧,我們都擔心她撐不過去,跟著父親走了,在大家的勸說和弟媳婦等人的精心照料下,她終于熬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候,身體慢慢得到恢復。經(jīng)過失去老伴的打擊,經(jīng)過病痛的折磨,母親終于向命運低下了頭,家里的什么事都聽我們的意見,時間久了,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擔心她身體不好,免疫力低,就和弟弟多次勸說,不論什么情況,都不要出門,靜靜地待在家里,看看電視,種種花草,居家休息是對家庭的最大貢獻,對兒女的最大支持,她真的很聽話,連外公的兩周年祭日,她都沒有參加。
我想,母親如此“聽話”,不是害怕病毒的侵襲,不是忘卻對外公祭日的祭拜,而是接受了歲月的折磨,順從了命運的安排,不給千里之外的兒子添麻煩,固守家園,固守思念,讓兒女們放心地去干自己的事情。
其實人與人之間需要的就是那份心有靈犀的感情,母親之所以聽話,是她理解了兒子的心情,我們之所以感動,是因為理解了母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