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珍
“那個女孩挺漂亮的”。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議論我的時候非常吃驚,畢竟二十多年來沒人這樣夸過。甚至有些自卑的我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和“漂亮”這樣的字眼扯上關系。我并不美,放在人群中數(shù)來數(shù)去都找不到的那一種。
高中時候,矮小的我坐在最靠近黑板的那排,左手扶著眼鏡,木訥地做筆記。下課,路過的同學,不是突然抽走我手里的筆就是拽跑我正在看的書,我并不在乎這樣的小把戲。在眾多女孩的文科班里,我的成績算不上名列前茅,但也不會落到十名之外。我不大喜歡和其他女孩子在一起打打鬧鬧,也不喜歡上課躲在一摞書后面偷偷讀言情小說,女孩們在一起討論要什么衣服最流行的時候,我也會轉過頭,扶著經(jīng)常往下掉的眼鏡,靜靜地聽她們說。在那個愛幻想的年紀里,我也會偶爾趴在窗戶上向外望,幻想有一個男生也在默默地關注著我,小說里的情節(jié)是不會發(fā)生在一個平凡的女孩身上的,想到這里,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那群在照鏡子的女孩們。
課前的十分鐘,抱著書去背昨天沒復習完的知識點,老師總喜歡從第一排開始提問,右手邊的作業(yè)本從早到晚會越來越厚,最后一起塞進書包里。咬著筆,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一陣粉筆末飛了過來,我連忙把椅子往后挪,看著擦黑板的班長,真美。我喜歡班長又順又直的頭發(fā),綁成一個高高的馬尾,我也偷偷地喜歡后座的女孩,羨慕她有像布娃娃一樣的裙子,但是我知道,我不可以?;氐郊?,放下書包,媽媽走過來問作業(yè)有沒有做完,我張了張嘴,剛要說話的時候,一本練習冊遞過來,告訴我又做錯了幾道題,就這樣,我把到嘴邊的話又默默地咽回肚子里。高中的日子每天都這樣過著,不覺得無聊,也感覺不到開心,人群中,我一直似有若無地存在著。
直到拿著錄取通知書,走在大學的林蔭路上,遠離了高三的壓抑和父母的控制,我才貌似有了選擇的權利。女孩們手挽手,走在琳瑯滿目的大街,在鏡子里拭擦成熟的口紅,朝對方嫌棄地撇撇嘴。在這個追求美的時代,丑,好像更具有變美的潛質。我脫掉了陪伴十幾年的眼鏡,室友給我認真地畫著眼線,燙卷的頭發(fā)多了幾分不同的味道……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擠出來一絲笑容,這還是當初的自己嗎?
當我們再次相聚的時候,印象中的女孩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禮貌性的微笑之后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我有些驚訝,也許是她們美的太早,在那個羞澀的年代里,她們就懂得如何去美,而像我這樣的丑小鴨搖身一變的反差,反倒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青春的日子里,我們穿著校服,一臉稚氣卻朝氣蓬勃?;ㄩ_的季節(jié),我們汲取陽光,艱辛的付出希望可以更好地綻放,不論是在角落里,還是記憶的中央,夾雜著青春羞澀的花開,不遲。
【青少年心理密語】
青春期的孩子,心中常常住著一個小小的“它”,善良而又脆弱,敏感又倔強,那是專屬于那個季節(jié)的色彩。青春期是塑造性格的關鍵時期,在每個人自我建立的時候,追求極致的完美,一些孩子就會擴大了對自己缺點的不滿,變得很敏感,甚至產(chǎn)生了自卑情結。會有孩子因為身材矮小而自卑;也會因為成績不佳而自卑;甚至因為性格內向而自卑……也許,你為肥胖而自卑的時候,有的人卻因為自己太瘦而苦惱。所以,正視那些自卑,它們其實曾陪伴我們度過了一段又一段艱難的時光,那些小小的自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驕傲的自尊。
青春期的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沒有建立完全,他們對很多事情的認知其實還是比較的模糊,有研究表明,青春期自卑的首要因素就是體像,身體的外在形象,包括容貌。其實太多的有意義的事情,要遠遠大于形象的美丑。曾經(jīng)的一個朋友患有小兒麻痹,一條腿不能動,上樓梯走路的時候,需要一只手臂把不能動的腿推到前面才能移動,對于普通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她需要做很久?,F(xiàn)在的她從事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給特殊兒童和家長進行心理疏導,特殊兒童所受到的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可能遠遠大于他們身體上的,當她緩慢走上講臺給孩子們講課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都會覺得她很美。很多時候,當我們失去的時候才意識到重要性,健康、善良的意義遠遠大于形象上的美丑。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應對同一性與角色混亂的危機,目標就是讓孩子形成一致的、全面的自我認識,成為能在社會上發(fā)揮自己價值的人。在同一性的建構中,包括:明確你是誰、你的價值和你選擇的未來生活方向。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試圖將自己的多方面:外貌、吸引力、朋友等整合起來,達到一個對自己的整體認識”,完成同一性的青春期可獲得認同感、自信心、幸福感,形成健康積極的自我意識。
在青少年早期的孩子,應該學會在所處文化背景下取得成功需要的必備技能;作為青少年后期的孩子,他們需要學習的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找到建設性的方法并運用這些技能,一生受之所用。漫長的青春歲月中,孩子出現(xiàn)的主要心理危機是角色混亂,這將很大程度上延長心理成熟的時間,這也就解釋為什么有些人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其實,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危機是正常的心理發(fā)展階段,同一性危機可以解釋青少年大多數(shù)的無秩序行為及混亂的自我意識,多給青春期孩子一點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建立正確的自我,健康快樂有意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