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荃
街頭的老樹下,是老人的紅薯攤。
老樹已經(jīng)很老了,斑駁的樹皮上掛滿了青苔。老人也很老了,縱橫的皺紋里,寫盡了滄桑。
老人總在晨風(fēng)正清涼時,推著他銹痕累累的烤架來到街頭。雖已年邁,老人的筋骨卻仍然遒勁有力。他總披著件灰綠色的軍大衣,攜著一只矮矮的小木凳,慢悠悠地來到老樹底下。他從筐里挑出幾個滾圓的大胖紅薯,放進烤架,點燃火花??炯鼙銌鑶璧睾咧≌{(diào),滿意地吐起白煙。不一會兒,清甜的薯香便和進晨風(fēng)中,溢滿街頭。
路上的孩子,最難以抵抗這香氣的誘惑。每每經(jīng)過街頭,眼睛便直勾勾地盯著烤架望,情不自禁地湊過去。老人總微笑著從烤架中挑出個胖紅薯,輕輕用紙袋包住,撕開被烤得焦黑的外皮,露出黃嫩嫩的瓤兒,熱騰騰地冒著香氣。孩子們早已難忍唾津橫溢,剛接過手,便狼吞虎咽起來。老人頂喜歡孩子,喜歡他們吃得抬不起頭、滿嘴黃瓤的樣子,喜歡看他們滿足地打著飽嗝。
老人無甚愛好,惟午后下棋,暮時太極。
逢午后,街上人少清凈,老人便在老樹的樹陰下,擺上一盤象棋,邀人對弈。不論年齡,來者不拒,而同街的幾位老者,尤為常客。時常,在老樹的清陰下,幾位耄耋老者圍坐棋盤邊,聞著蟬鳴,伴著薯香,罩在老樹的綠影下,便隔絕了世塵和喧囂。棋子相碰,老者長笑,如銅鐘奏樂,渾厚悠長。若再輔以一壺茗茶,幾盞淡酒,怕是古時的君子隱士,也難掩幾分妒意吧。
待到日暮黃昏,殘陽斜照,老樹狹長的樹陰下,老人便微閉雙目,獨自打起了太極。無素裝道袍,檀香環(huán)繞,有的只是件滿是補丁的軍大衣和清甜的薯香。老人日子過得挺清苦,獨自一人住在陰濕的狹室,早晚也只是粗茶淡飯。而此刻,老人心中卻早已無我,動作一起一落,已隨心意。動時剛強有力,靜時氣定神舒;行時似身后老樹的枝干,蒼郁粗壯,盤虬臥龍,止時亦如身后老樹,緘默無語,無欲無求。
薯香清甜,樹影清幽,老人清歡。
生命,其實并不需要太多,一人,一樹,幾親朋,幾雅好,此生,足矣。
(編輯:王瑩)
評點:葉芹
文章用簡練而舒緩的筆調(diào),描寫了一位平凡卻不失生活趣味的睿智的老人,選取的是細(xì)小的生活事件,剪裁有度,詳略得宜,娓娓道盡了生活真諦。